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什么意思(这句话出处与作者)
别再沉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了,苏轼的原句更有韵味!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作为一句网上的名句,传播可以说是十分的广泛了,很多少男少女走出社会,时不时把这句话拿出来感慨。
该句话改编自《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一本2016年8月15日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孙衍。
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
我们在红尘里摸爬滚打半生,渐渐明白了人生的真意,回到了最初的自己,找回了出发时那份清澈的心态。我们的皮肤可能已褶皱,双鬓可能已斑白,但心态并未随岁月变老,内心仍是少年,依然可以充满希望地过好这一生。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同样的含义,早在宋代大诗人苏轼写过了《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有所体现。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是苏轼在酒席上写的即兴作。苏轼有个好友叫王巩,曾因“乌台诗案”连累被贬,这次酒宴是苏轼和王巩都被贬多年后的再相逢。
宴席上,苏轼遇见了词题目中说的寓娘。这位寓娘是王巩的爱人,她陪着王巩被贬多年,吃尽了苦头。此次,王巩终于从岭南回到京城,苏轼心疼地表示:你们在岭南时应该吃了很多苦。苏轼本意是她心中肯定有万千委屈,可对方却回了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寓娘这翻话让苏轼触动很深。一个弱女子,内心却如此坚毅。千百年来,多少读书人被贬,每每都是哀哀怨怨。苏轼自己是个很豁达的人,所以被贬黄州等地时,他懂得借美食、美景疗伤,并写下了诸多名篇。
可是,他心中却并不甘心,所以乐观的他也曾在不少诗作中表达过内心的愤懑。但眼前这位姑娘,却能将条件艰苦的岭南,当成另一种故乡。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虽然很文艺,但它的精神内核只是不忘初心。而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不只是不忘初心,更重要的是带着这份初心,克服眼前的困难。细细品来,着实更加有韵味。
提起苏轼,人们不免佩服他才华横溢、独步古今,无论是散文还是政论文章,往往都脍炙人口。他身处逆境的旷达,他的诙谐,还有骨子里的顽童天性,始终为后人称赞。
有人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
很多人喜欢苏轼的诗词,喜欢有关他的故事,他像谜一样影响着万千读者,他的文章成就了文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