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冢-最是繁花似锦时
四季繁花 我许你绚烂盛夏
人生四时 我允你最美芳华
——题记
在日本,你必得看看「宝冢」的歌舞剧。它带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自成一派,虽然始终是日语演出,但却让世界各地的人趋之若鹜。
说几个你不可拒绝的理由: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太太,出身宝冢。
宝冢的演员全部是女性,结婚必须退团,是可谓“刹那芳华”。
如果你想在现实世界里,看最唯美的爱情和最悲情的英雄,那宝冢是唯一的选择。
18年年初 我在地铁里看到的宝冢海报
我与宝冢——
我第一次认识宝冢,是在今年五月,大阪地铁里急匆匆的赶着车,发现几乎所有站台都贴着同一张海报。海报上人物妆容夸张、风格华丽。说是真人版二次元也不为过了!于是我心下里想着,这肯定不是我的菜。但一瞬间,我瞥过海报上正中间人物的脸,那轮廓清晰俊美,虽是个男人,但怎么生得这么秀美的轮廓呢!我便生了严肃的好奇。再顺着剧目指引处搜索,我开始了解宝冢。
宝冢由来——
宝冢剧团在1914年成立,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本部在兵库县宝冢市,所以取名—宝冢。
它的前身是为了让日本钣急电铁的旅客,在等车时消磨时光所用。创始人小林一三先生是名商人,他不懂艺术,更不懂什么歌舞剧。于是,他用做生意的原则定义剧团,要求宝冢剧团必须遵守三个字“清、正、美”。
转眼百年,阪急电铁还在平稳地运行着;如果你想从大阪到京都或者宝冢,它将会载着你去。但在站台上,人们等车的空隙里却再也看不到宝冢女孩唱歌跳舞了。
她们已经离开站台,站到了最光鲜的舞台上!用投入的表演、精湛的唱跳,为全世界的人展现着独特的宝冢之美!
宝冢男役
宝冢之美——
宝冢之美,首先—在于「双性之美」。
宝冢剧百年来只有女性演员。扮演男性角色的女演员被称为男役;扮演女性角色的则被称为女役。
宝冢男役演员的筛选甚是严苛,要求身材修长、面容清秀、唱跳俱佳,是谓真正的“天仙攻”。
在世俗的眼光中,女性之美为阴柔,倡导女性要温平、顺从。比如大才子李敖,就自行总结其对女性的审美为:白,瘦,幼。暨皮肤白皙,身材瘦弱,无年龄感。
相反,男性之美则为阳刚,倡导男性要坚毅、刚强。比如男性肌肉健硕,就会被视为阳刚之为,很有男子力。
而将这二者融合于一个女人身上,太少则缺、太过则满。其中分寸之难拿捏,非得需要“台下十年功”方能得“台上一分钟”。
宝冢男役扮演的角色,舞台动作舒展,大开大合,极尽英气爽朗,全无女性的柔弱妩媚之感,但也没有纯男性化的非常坚硬的动作。她们的声线都是低沉沙哑的质感,是日本人传统审美当中的歌姬音色。类似于日本歌手—中岛美嘉,您可以一听以了解。男役演员身材高挑颀长,都在170-178CM之间。也正因为演员的这些特点,宝冢剧的男主角主要是少年英才,或不老神明。
相比于男役演员,女伇演员的身高往往会在160CM左右,身量窈窕,五官精致,舞台动作柔缓优美,声线清脆婉约,极尽女性之美。基于这样的特点,女主角则多是纯净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
和风四季
宝冢之美,其二—在于「自然之美」。
对于自然万物,四季流变,日本人自古便带着细腻入微的感受。表现在宝冢当中,他们将这里的演员分别编入不同的组别:花组,雪组,月组,星组,宙组。涵盖四季,包罗天地。
花组以象征繁花似锦的华丽风格见长,设立于1921年,是宝冢最负盛名的一组。人言:在花组最华丽的时代,也是宝冢最华丽的时代”。
而同样成立于1921年的月组,则以如月光般柔和细腻的表演见长。也是首次为日本人奉上宝冢歌舞秀的组别。
雪组,成立于1924年,是为了纪念宝冢大剧场(本部)的落成。以演出传统和风剧目见长。
星组,成立于1933年,是为了纪念东京宝冢剧场的落成。这组的剧目主要以突出男役演员为主,大多是少年英雄的故事。
到星组为止,65年之后,宙组才成立,是宝冢最有兼容性的组别。
于我而言,即便不亲眼看到宝冢的表演,只是听着组别的名字,已觉心神愉悦了。不过,宝冢之美,又怎能不亲自一探呢?
东京宝冢剧场 观剧之前
宝冢之美,其三在于「简明之美」。我以自己看过的剧目来讲吧。
九月底,特意去了东京宝冢剧场,刚巧赶上花组的新剧《弥赛亚——天草四郎》公演。匆匆赶到的我只买到了站票。为了看剧,要足足站一个半小时!连我自己都感动了。
《弥赛亚——天草四郎》剧照
故事是典型的少年英雄主题。宝冢剧有一个神奇之处,即便你不了解故事背景、也听不懂日语,却照样能看懂剧情。这是因为宝冢故事的剧情逻辑简单、大起大落,这样是非常高明的做法。一来舞台剧时间短、表现手段有限,大起大落的情节能充分调动观者情绪,使人沉浸其中。二来故事简单,观者大多能猜到结局。虽使人沉浸其中但却隐隐产生一种上帝版清明的感觉。观者是带着站在高处的愉悦感来看着剧中人命运起落的。这种情绪会让人不自觉地愉悦起来。其三这样的简单直接,对外国人十分友好。不至于因为听不懂而昏昏欲睡。
左 男役:天草四郎 右 女伇:流雨
就《弥赛亚》这部剧来说。主角天草四郎原是名海盗,在遭遇沉船后被冲到一个叫天草的偏僻小岛。岛民世代信仰天主教,认为善良的人死后必将去到天堂!虽然在地方官的压榨下生活困苦,但依然善良乐观地生活着。他们热情的接纳了男主,并给他取名天草四郎,当作亲人般对待。在这里,天草四郎爱上了善良美丽的岛上姑娘流雨。为了保护岛民不再受压迫,四郎带领大家起兵反抗地方官暴虐的统治,最后战败牺牲的故事。
男役女役刚一出场,你就能猜到他们必然会相爱。剧中对于反派的强权、岛民的疾苦时时铺垫,你很快就能隐约猜到结局必然悲壮。你看着天草四郎率领岛民揭竿而起;你仿佛上帝般早早洞悉了结局,却只能看着剧中人迈向既定的命运。一种沉浸也抽离的感觉,十分微妙,却也恰到好处的美妙。
余音绕梁 久久不绝
宝冢将戏剧与歌舞秀结合,声、画、舞、情交织错落,让观者的眼睛与心灵沉浸在一派梦幻绚丽的世界中。《弥赛亚》的结尾,也是非常有宝冢特色的。它不忍心将最美的事物生生撕裂给人看,于是,总会留给我们一个希望和光明的结局。
结局 四郎与流雨在天堂相守
四郎和流雨死后果真升入天堂,他们穿着金闪闪的衣服,在云端高歌。
世上千百苦,一念一天堂。这也是我欣赏宝冢剧最重要的原因!如果生活太苦,他便为你尽力去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即便是假,但情爱是真,希望是真,人生而趋向光明是真。凡是经历过的人,有几人不懂?几人不求呢?就当宝冢是在凡尘琐事中,忽而劈开了一扇虚妄之门,这样的善意,你要?还是不要呢?
剧散 2018年10月11日于北京补充完成 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