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人, 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 雄霸四个洋面, 自立为国王
自从新航线拓荒以来,国家之间交易频频,海盗鼓起,尤其是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刻,可谓是海盗们的“黄金时代”,不计其数的海盗活动在商业航线上,而早在上百年前,一个名叫陈祖义的中国人早就组建了一支上百艘战船的海盗集团,部众到达上万人,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祖义,本籍广东,明朝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当了海盗,后来在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当上了一名将军。国王身后,他招集部下,自立为王,变成了渤林邦国的国王。并以此为基地,操控马六甲海峡十几年;活动区域从日本海共同延伸到阿拉伯海域,变成其时国际上最大的海盗喽罗。据《瀛涯胜览旧港记》记载,陈祖义为人“甚是豪横,凡有通过客人船舶,辙便劫掠资产”。
因为陈祖义有一支强壮的海盗军,其对一些滨海国家常常烧杀抢掠,攻陷滨海乡镇五十多座,通过武力威胁迫使西洋一帮小国向其年年纳贡。但其对其时的明朝也是称臣纳贡的,不过其进贡有点格外;他不好其他国家相同,而是到了进贡那天,空船动身,一路上抢到啥就进贡啥。回国的时分又一路抢回来,满载而回。让明朝皇帝受不了他的是,他不但抢西洋一些小国商船,就连明朝的使船也抢,让明朝皇帝大为动火,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曾赏格50万两白银缉捕他,到朱元璋儿子手里赏金提高到750万两。
永乐三年六月(1405年7月),郑和船队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归航回国。返途中,郑和派人招安陈祖义。陈祖义确定郑和船队上“有宝藏”,所以派人向郑和表明他想投诚,暗暗预备使用诈降一举争夺郑和船队。但郑和船队的人数和船舶数量都优于陈祖义,所以陈祖义煽动部下说:“明朝的船队虽众,但操船者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明朝的船虽大,但行动迟缓,且不熟地势;明朝的水师虽强,但多年未战,骄兵,且以马步卒为主。”最首要的是陈祖义底子看不起郑和,以为郑和即是一个靠皇帝恃势凌人的宦官,没有啥本事。
让陈祖义没有想到的是郑和虽说是一个宦官,但其有勇有谋,而且一眼就识破了陈祖义的计谋,并将计就计,等他来降时一扫而光。所以当陈祖义率众狙击时,敏捷的就被郑和围住,通过激战,陈祖义部有五千多人被杀,被俘数千,可谓是全军覆没。陈祖义与其首要部将被明朝皇帝朱棣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斩首了,一代枭雄就此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