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青春故事(中国十大青春故事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十大青春小说都是哪几部?? 2、现代名人青春励志故事 3、关于青春的故事 有哪些名人的青春故事 4、青春励志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中国十大青春小说都是哪几部??
中国十大青春小说:《青春岁月》(王蒙)《恋爱的季节》(王蒙)《击壤歌》(台湾 朱天心)《动物凶猛》(王朔)《晃晃悠悠》(石康)《糖》(棉棉)《三重门》(韩寒)《拒绝联考的小子》(台湾 吴辉祥)《北京娃娃》(春树)《草样年华》(孙睿)近来在新浪网读书频道独家火爆连载,并备受传媒报道的大陆青春校园小说《草样年华》,由于在法兰克富书展上取得惊人的版权销售业绩,也同样吸引了关注中国大陆畅销书状况的台湾出版界和传媒的眼球,著名的台湾博客来网上书店更是由此对两岸的青春小说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草样年华》和王朔的《动物凶猛》、石康的《晃晃悠悠》、韩寒的《三重门》等,均被列名为中国十大青春小说加以分析。博客来网站的综述文章分析道:大陆校园青春小说《草样年华》在前阵子刚落幕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大放异彩,共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公司争先恐后地购买了此书的版权。《草样年华》于2003年初在新浪网站上连载,由于内容详尽反映大学校园各方面的生活,北X大学生“不正经”的放浪作风引起各界争议。由于种种原因,大陆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将之正式出版。其实各阶段的青春小说都深具时代意义,反映社会现实;王蒙19岁(1953年)以热血奔腾的《青春岁月》走红文坛,接着《恋爱的季节》簇发的爱情火苗烘托当时追求自由开放的年代。而“痞子”作家王朔在《动物凶猛》中拢聚了所有年轻的元素,以调侃荒诞的文笔,不以为意的嘲讽传统权威。《动物凶猛》后来更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气呵成让人几乎目不转睛。朱天心真诚朴素的《击壤歌》,孕育数代文艺青年对于未来的理想与期待。相较于早期青春小说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现在的青春小说的描写对象与题材广泛,青春与都市爱情、情欲揭露、晦涩苦闷交织而成的自传体小说,成为目前最为“实时”的青少年生活写照。愤怒少年韩寒的《三重门》是他17岁时著作的自传体小说,道出惨绿少年面临升学压力的烦恼及迷惘,直叙平淡苦闷的考生生活,却获得真实社会里莘莘学子的广大回响。上海复旦大学更因此破格录取韩寒,不过他并没有接受,脱离教育体制向外发展,与《拒绝联考的小子》吴祥辉相同的抉择。同样是自传体小说,而甫上市便震惊八方、造成各界哗然的《北京娃娃》, 号称是中国第一本反映残酷青春的女性小说。作者春树颠覆青春小说天真烂漫基底,赤裸揭露自己14岁到17岁悲惨坎坷的情感历程,毫不遮掩爱恨情欲的书写。春树自我放纵的叛逆前卫风格,使得众人在震撼之余,不得不体会到现代大陆年轻人亟欲跳脱传统包袱,遵行享乐主义的现状,有人赞扬《北京娃娃》的真实,也有人认为那是堕落的表征。而形容自己的青春岁月像狗尾巴般《晃晃悠悠》的石康,继《支离破碎》、《一塌糊涂》组合而成的青春三部曲后,日前最新力作《心碎,你好》,浓厚的个人风格、真实的青春面貌依旧,不同的是社会历练让他的作品出现时代感,深受好评。拜网络之赐,众多年轻作家独领风骚,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狂放岁月,抒发对于现实的不满或各式各样的另类幽默,在网络大受欢迎后集结成书出版。这些一般被认为惊世骇俗、不正经的青春自传小说,无论是爱情、迷惘或情欲等题材,皆深具时尚、实时的时代感,与年轻读者的生活背景产生共鸣,销售成绩始终不恶。
现代名人青春励志故事
在现代,有很多名人的青春 故事 都是非常励志的,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感悟,那么现代名人 青春励志 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名人青春 励志故事 篇1:烟王褚时健再创业
近几年,“褚时健”这个多年前炙手可热的名字,在被淡忘多年后再度成为一个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他在70多岁本该苦度余生时重创基业,承包了一片2400亩荒山种橙子,十年后发展成为了拥有35万株冰糖橙且拥有完备道路规划和水利设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今年88岁的褚时健,这位昔日万众瞩目的“烟草大王”,因之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褚橙王”、极具典型性的传奇企业家。他留给这个社会的,不仅是他亲手造就的前后两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是一笔有待深入解析的精神 文化 财富。但愿这个新一轮“褚时健现象”引出的话题,能提供给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家们更多更大的正能量,能够引起各类社会人士更为广泛的借鉴与 反思 。
他亲手造就了“烟草帝国”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当代中国,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比比皆是,但像褚时健这样大起大落、耄耋之年东山再起,极具传奇色彩而又颇具启迪意义乃至 教育 意义的企业家,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人。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却在1957年因秉持公道、不愿整人而被打入另册,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黑暗岁月。1979年,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的褚时健被委派到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尽管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但这个早年扛过枪、当过行署人事科长,后来又犯过“政治错误”并因之吃尽人生苦头的褚时健,却在经营管理破败、落后的作坊式烟厂时,从烟田到车间进行了一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企业再造。
终于以苦战奋斗加创新开拓,把农民的烟田变成烟厂的“第一车间”,千方百计做优做强卷烟质量和品牌,率领企业发展壮大,迅猛飙升,造就了享誉全国的经济奇迹,自己也在1986年同时兼任了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等职。
在褚时健的率领下,红塔烟草集团和产品异军突起,称雄全国,并带动了云南烟草的崛起。不但建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企业职工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在他效力于红塔的18年中,企业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为国创税近1000亿元,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他为国家的贡献超过1400亿元,为国民经济和地方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众皆知晓的“烟草大王”,全国最红的国企领导人之一,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称誉。
褚时健发展国有企业、创造经营奇迹的 经验 到处传颂,他的话甚至被形容为“圣旨”,他本人俨然成了行业“教父”。某卷烟厂请到他去“传经送宝”,红地毯一直铺到厂外很远。他点石成金,得到他的批条就等于发财。各路烟商、官员和干部子弟八仙过海、各显所能,演绎出种种生动的故事。
当年的“褚案”曾是典型现象
但是这个神话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嘎然而止。他从至高的权力宝座上重重地跌落下来,被指控犯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成了有可能把牢底坐穿的囚犯。
当年,这个案子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据当时新华社的报道,对法办褚时健,“有些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不少人认为,褚时健……功劳太大了,过与功相比,算不了什么”。“有些人思想上有顾虑:查办褚时健,会不会把企业查垮了,影响云南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并由此引爆了一个全国广泛关注的“59岁现象”,即许多主政的官员或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者退休前普遍心理失衡,大多想捞取些个人利益以为“补偿”,否则权力会“过期作废”,从而沦为罪犯的现象。
大凡国家制度健全的企业经理人,几乎都能获得与他们创造价值相符的高额收入;当代中国在经历大力度的改革改制后,各类 企业管理 者们也大多获得了与他们的付出相当的高额收益。可“生不逢时”的褚时健在红塔奋战18年的收入加奖金总共不过80万人民币,相当于每创造17万元的价值才获得一元钱的个人收益。种种心理的失衡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终于使他在不适当的时候拿了不适当的钱,造成了那个不成熟的时代企业家付出和收入相背离进而导致犯罪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南方人物周刊曾在有关褚时健的专访中提到一个历史上难以思议的情景:当年在参加毛泽东的追悼会时,褚时健竟突然失控地发起笑来,妻子马静芬火急制止以至将他的胳膊掐出血来。后来,褚时健在回应笑的原因时坦承:我当时想,他妈的,一切该结束了!
如果说他这可能导致弥天大祸的疯狂发笑,体现了他超乎常人的勇气、胆略和对于苦难年代的深刻反思和勇敢扬弃,并可由此解释他经营红塔烟草后一系列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卓识和创新开拓,则他后来因贡献巨大、自己获益极小而心理失衡所导致的一次对待物质财富上的“超前占有”,则让他付出了牢狱之灾的惨痛代价,他唯一的女儿也于狱中自杀身亡。
褚时健闻讯后平生鲜有地放声痛哭。他说是他害死了女儿,他说就在前几年,女儿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希望他早点退休,别再工作了,而他却偏偏没有听进去,还想多为企业做些贡献。
现代名人青春励志故事篇2:聚美优品陈欧
谈改变
更喜欢转折点之后的人生
陈欧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比较顺的,但他更喜欢转折后的人生。“第一次创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如果不是在22岁选择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如果我选择了一条道路比如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可能到后面人生稳定,但也就走不上创业这条道路。我创业的目的是改变未来。”
立志改变未来的陈欧改变了历史。后来陈欧感觉和公司不合拍,卖掉了GG-Game。随后他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位,这也就是他口中所说的“第二个转折点”。2010年3月,陈欧创立聚美优品,29岁荣登福布斯创业者榜。2014年聚美优品在美国上市,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24岁,当我去了斯坦福后,学校告诉我们,我们要创业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更高深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人。”陈欧说,听到这个说法后,自己开始思考有哪些 创业项目 ,因为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回想一下,我人生真正转折点是从学生时代迈向社会选择创业的道路,这个道路当时选择不一样的话,可能今天我还是在新加坡拿着博士学位专门做研究,可能就不是今天的陈欧了。”
谈代言
作为CEO,我为80后90后代言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是非常犹豫的。
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希望他站出来,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一直担心别人说他高调、得瑟,怕被“枪打出头鸟”的陈欧,终究还是担起了重任做营销。
于是就有了红遍网络的“陈欧体”,在80后、90后是风行一时。他亲自出镜为公司拍摄的“为自己代言”的 广告 引起80后强烈共鸣。再后来,陈欧不断出现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他还曾与张朝阳等明星企业家一起参加着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里,张朝阳是“可爱潮男”,陈欧则是“80后创业新贵”。
谈创业环境
这是最好时代,创业要趁早
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陈欧说:“在北京所有的五星级酒店的咖啡厅,聊的都是天使投资人,哪怕下班之后我们吃烤串喝啤酒的时候,你也可以听到旁边有人会说:借壳上市。这对创业者来说就是最好的春天,最好的时代。”
陈欧鼓励青年人勇敢创业。“今天如果你还没法说服自己,踏出创业这一步,那是对自己人生的背叛。也是对自己价值的背叛。所以各位创业者,如果今天你还在踌躇不前,还在思考风险的时候,勇敢迈出这一步,很快就会海阔天空。创业的选择是跟随你的心,当你觉得有些事情现在应该开始去做,就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之后发现创业会有一百种死法,你就不做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陈欧经历了创业的痛苦期。陈欧说,在2009年遭遇了次贷危机,遇到了融资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我很幸运,我还可以发工资。当时我拿到的天使投资只有180万美元。今天的创业者可能会笑了,而今天可能A轮融资就有1000万美元。无疑这是最好的时代。”
在陈欧看来,现在这个时代,作为新媒体内容的创业者,他的成功几率可能会很大,强势的社交媒体让优秀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IP后面变现的机会很多,但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已经很难了,因为先行者已经完成了“垄断”,没有资本的助力已经很难做大。现在创业者们的启动成本还是比以前低了很多,创业者只要找准方向,中国经济的未来依旧要靠创业的年轻人。
[img]
关于青春的故事 有哪些名人的青春故事
1、少年束发受书
李大钊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幼年时,他就听到了鸦片战争等痛心的历史故事。五岁时,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十一岁那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不久,八国联军侵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李大钊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虽然,祖父想让他成为一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他却沿着一个爱国者和革命者的道路前进了。他决心发愤读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来挽救祖国于危亡之中。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李大钊如是说,他热烈搜寻当时宣传新思想的书刊,贪婪地读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几乎手不释卷。
李大钊少年时代积累了渊博的学识追求真理,焕发着“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思想,这就为他一生壮丽的革命事业种下了根苗。
2、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
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
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3、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青春励志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1、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
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
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的马云一手扛住阿里巴巴的天下。
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
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3、华罗庚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等。
4、高尔基
他的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5、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前对记者说:“我将竭尽全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能令他们活得快乐而有尊严的国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6、居里夫人
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居里夫人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7、李白
他自幼聪明但贪玩,在寺庙读书,本是一顽劣之孩童。后因在途中偶遇一老妇在那磨一铁棒,并在与之交谈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铁锄磨成针”这个道理,并成为一个有名望的诗人。
8、林肯
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副食美利坚民族向着恢复国家统一和解放黑奴的伟大目标稳步前进。在胜利之时,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质朴,宽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维护联邦大业和民族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已任。最终他功成身亡,成为正义事业的伟大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