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名府城的城墙
北宋大名府城市形态探析
文/桂士辉
北宋北京大名府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北大街乡一带,以大街村、御营村、双台村为中心,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现在的东门口、铁窗口、南门口、北门口四村就是大名府原来的四个主要城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大名府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时为贵乡郡。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建魏州。隋大业三年(607年)罢魏州改称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武阳郡为魏州,升为都督府,咸亨三年(672年)罢都督府复为魏州。安史之乱后为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是黄河以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五代时期,是后唐的国都,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陪都。北宋为东京开封的陪都,号称“北门锁钥”。北宋灭亡后,刘豫建立伪齐,以大名府为国都二年,为陪都六年。明建文三年(1401 年),因漳、卫河漫溢,城废。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淹没地下,遗迹、遗物保存较为丰富和完整,故有“东方的庞贝”之称。
北宋四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均在城市之下,北京大名府是唯一一处地面可见遗址的京城,极具考古发掘价值的大遗址,对其开展深入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北宋大名府的研究极少,对北宋时期大名府的城市形态的研究鲜有涉及。故本文不揣浅陋,试对北宋大名府的城市形态及其影响的因素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益于对北宋大名府的研究。
1、北京大名府城的城墙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升大名府为北京,以右谏议大夫任中师为修建北京使,皇甫继明为修建北京副使。以苏绅为修建北京副使。皇甫继明主持营造宫室,大兴土木以邀赏。遭到大名府知府程琳的反对,于是改由程琳主持修建北京。以枢密副使、翰林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苏绅为修建北京副使。修建北京历时五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据《宋史•仁宗本纪》,修北京宫城,朝廷就拨付“內藏库缗钱十万”。修建后北京大名府规模宏伟壮观,“略如都城”,城墙由内向外分别为宫城、子城、外城。
1、宫城及其建筑布局。
民间俗称宫城为皇城,在今大街乡双台村内及北侧,前身为唐魏博节度使衙署,后唐庄宗改建为皇宫,后晋、后汉、后周作为陪都行宫,北宋为皇帝驻跸行宫。宫城的规模和主要建筑,《宋史•卷85•地理志一》载:“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中曰顺豫,东曰省风,西曰展义。东一门,曰东安。西一门,曰西安。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东西门二:东曰凝祥,西曰丽泽。殿东南时巡殿门,次北时巡殿,次靖方殿,次庆宁殿。时巡殿前东西门二,东曰景清,西曰景和”。
宫城是唯一进行考古勘探的。2009年4月19日至8月18日,邯郸市文保所进行了考古勘探。宫城城垣平面呈南北长方形,方向月13°,周长约1900米,南北长约510至576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约2.5平方公里。墙体为夯筑,宽度12至21米不等,残高在0.6至2米左右。四周城垣南开三门,东、西、北各有一门。宫城外有沟(未确定是否是护城河)宽5至10米,最宽处13米,深1.8至3米。沟外是宽13至26米的环城大道。
考古勘探的结果与《宋史》记载基本是一致的。
2、子城及其建筑布局。
《宋史•地理志一》载“子城在宫城之外,旧牙城也。”然《邯郸大遗址》、《宋大名府故城宫城区文物勘探报告》等均忽视了子城的存在。牙城产生于唐朝后期,唐广德元年(763年),安史旧部田承嗣降唐,授魏州刺史,后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创建牙军,作为割据一方的军事力量,牙城或建造于此时。《宋史•地理志一》记载子城有东、西城门两座:东门曰泰通、西门曰宣泽,北门、南门城门名文献缺详。
子城东城墙在双台村东砖瓦窑西侧,隐约可见有一道城墙痕迹,南北走向,东西宽约30至40米,残高约1.5米,城墙东侧因烧制砖瓦取土发现了子城护城河,宽不详。在砖瓦窑北头取土坑西发现了子城东城墙与西城墙的拐角处,城墙夯土基础明显,地面因多年土地平整耕作,子城北城墙地面没有任何痕迹。
在御营村东侧的大街乡希望小学南500米处,有一东西走向的城墙痕迹,为子城的南城墙,东西长约1500米,城墙宽约40米左右,高约1米。根据子城南城墙的走向,该段城墙恰处于大街村、御营村的分界处,这里是子城南城楼,是当年全城的最高点,至目前,这里的地面仍高于其他地面。子城西城墙地面无任何痕迹。
宋元丰七年(1084年),黄河溢元城埽,决横堤,河水暴涨破北京城,大名府知府王拱辰紧闭子城,固守仓库等。民间传说,御营村即御林军营所在地。据文献记载,宫城外还有五礼记碑、田绪遗爱碑在宫城南门外;据民国《大名县志》:“王翁孺墓:在今城东十五里,八区双台村东,双台村俗称‘台上’。《元和郡县志》:‘元城县东二百步有王翁孺墓’。” 由此可知,子城内为衙署、仓库、军营等所在。
3、外城及其建筑布局。
外城是在唐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展筑的八十里魏州城的基础上收缩而成的。据《宋史•地理志一》记载:北宋北京大名府外城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门一十七。南面三门:正南“南河”、东“南砖”、西“鼓角”;北面二门:正北“北河”、其西“北砖”;东面二门:正东“冠氏”、东南“朝城”;西面二门:正西“魏县”、西南“观音”。有水关二:上水关“善利”,下水关“永济”。据实测,现存城墙遗址约44.4里,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5.7公里,外城周长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
外城的城门名,在北宋后期曾一度更名。《宋会要辑稿•方域二•北京》记载:宋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九日,赐北京内外城门名,南河门曰景风,南砖门曰亨嘉,鼓角曰阜昌。东南朝城县门曰安流,朝城罗门曰巽齐。正东冠氏门曰华景,冠氏罗门曰春祺。北河门曰安平,北砖门曰耀德。魏县门曰宝成,魏县罗门曰利和,子城西门曰宣泽。西南观音门曰安正,观音罗门曰静方。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内城创置北门曰靖武。左右四厢二十三坊:永宁、延福、靖安、惠安、宜春、敦信、安仁、善化、七贤、大安、德教、宜春、崇化、三市、普宁、广利、长乐、景行、景明、凤台、延康、福善、保安。
《宋史•地理志一》与《宋会要》记载略同,只是将“罗门”记作“第二重门”。由《东京梦华录》载东京开封府“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熏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也。”由此东京开封府的“直门”推考,大名府的“罗门”(第二重门)是瓮城内第二道城门名。除东西记载瓮城有名字外,北面和南面均无“罗门”(第二重门)门名。
外城各门所在位置是:南门口为南河门,摆渡村北为南砖门,孔庄村北为鼓角门;沙堤村东是观音门,沙堤村北引河口是善利门,铁窗口村是魏县门;北门口西引河口处是北砖门,东侧是北河门;红寺村北河口处是下水关永济门;东门口村是冠氏门,冠氏门往南是朝城门。
大名府故城城墙遗址
大名府有二十三坊,宫城是皇宫所在,子城是衙署,仓库所在,这二十三坊应是分布在子城和外城之间的。除二十三坊外,外城内的建筑还有:南门内东侧的大名府署、文庙,沙堤村东长乐坊的压沙寺、红寺村南的大安寺和普照寺、宫城西北的百花坞(村民俗称“看花台”)、府文庙南城墙上有魁星楼,至今村民仍祭祀。
4、唐乐彦祯展筑魏州新罗城之前的旧罗城
唐代州城一般是以牙城(衙城)、子城、罗城逐层次第的布局结构。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在展拓扩建魏州城之前,魏州城确实有“罗城”的存在。《旧唐书》载:“大象二年,于(贵乡)县置魏州。武德八年移县入罗城内。开元二十八年,刺史卢晖移于罗城西百步。大历四年,又移于(御)河南岸。”北宋营建北京是收缩的魏州八十里外城,并非唐乐彦祯之前的罗城,北宋大名府时期这座旧罗城不再见于文献记载,或部分与北宋大名府外城重合,或废弃。
2、北京大名府外城的形态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载:“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世典故以“卧牛城”指宋代汴京(开封)城。 在大名县民间俗称北宋大名府城为“四十八里卧牛城”,四十八里是大名府外城的周长,卧牛城是大名府外城的形象。
在“卧牛城”的称谓上大名府城与东京开封府也是一致的,二者在营建上均是以卧牛为仿生对象。东京开封府的外城轮廓已不可见,但北京大名府外城目前地面上仍然依稀可辨。判北宋大名府外城城墙走向图,卧牛头北尾南,腹东背西;北砖门西为牛项,北河门为牛首,魏县门、观音门、鼓角门之间为牛脊,南河门、南砖门为牛臀,朝城门为牛腹,冠氏门为牛前足,范庄村为牛后足。特别是在范庄村,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约180米的城墙墙体仍在,村民称这就是牛膝盖。
3、影响北京大名府城市形态的因素
北宋大名府城垣轮廓呈现的是卧牛状,南北两面明显外突,东南、西北、东北城角皆呈屈曲状,完全不是唐代州城常见的受坊市制约的四方规整型。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名府是因大运河而兴起的城市,大运河对大名府城市形态的影响极大。大运河南北贯通后,魏州城因控扼大运河永济渠南段,水陆交通枢纽的便利条件,使魏州迅速成为全国闻名大都会和商业、文化中心,河北最繁华富庶的地区。《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志》“魏州贵乡下,有西渠,开元二十八年刺史卢晖徙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注城西,却注魏桥,以通江淮之货。”大运河的拉力,经贸的发达,在魏州城西沿大运河岸“夹水制楼百余间”,重新开辟了一个商贸区,使魏州城规整的坊市形态受到冲击。乐彦祯“约河口旧堤”展拓八十里魏州新罗城,是出于保护、服务魏州城西大运河沿岸新开辟的商贸区的举措。
其次,北宋大名府城还受到军事防御因素的影响。大名府为拱卫东京开封府的北门,其军事重镇的地位较为突出。大名府地处大平原,一马平原,地势坦荡,无险可守,三城环套的格局就是很好的封闭式防御体系,外城垣轮廓呈现呈现屈曲状,也远较规整长方形利于军事防守。
另外,政治因素也是影响大名府城市形态的因素。北京大名府是东京开封府的陪都,大名府外城周长略短于东京开封府,这也是尊卑有序的体现。
此外,堪舆学思想也是影响大名府城市形态的因素。宋人认为天上有主宰版筑的星宿,“土功吏二星在壁宿南,一曰在危东北,主营造宫室,起土之官动摇,则版筑事起”。固因此在修筑城池过程中非常重视占卜活动。在城池的选址、形状、营建时间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占卜进行,大名府城卧牛城的外形就是堪舆学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