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广州湾
广东省湛江市旧称“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此名形成于明清时期(图十三),最早出现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广东通志初稿》,时称“广洲湾”。明清两朝以来,“广洲湾”一直隶属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的行政区域,包含着南三岛的十三村坊。广州湾前身是法国租借地(殖民地),1943年又被日军占领,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着的抗法斗争和抗日战争刻录着殖民统治的历史印痕,弥漫着抗击掳掠的烽火硝烟。这里有南路革命军留下的战事史料,有无数为国捐躯的忠魂烈骨。自1899年广州湾被法国租借,到1945年抗战胜利被定名为“湛江”,它的发展历史可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国衰、政败、屈辱、泣血、救亡、图存历史的缩写版。闻一多“七子之歌”揪人心肺的吟唱,郭沫若“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的激情诗句,都道出了湛江历史的悲壮。
广州湾是怎么由来的呢?据载,法国人最先发现广州湾这一片天然良港,是源于一次海军航道测绘。另一种说法是法国军舰“白雅特”号为避台风闯入广州湾,官兵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国政府主张租借广州湾。189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瓜分狂潮中。法国随即以“趸煤”为借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吴川县属的海湾小村坊”广州湾”(今南三岛内)。清政府与法国互换照会,承认“同意租借广州湾与法国,租期九十九年,租界四至另议”。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法互定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雷州府遂溪县、高州府吴川县两县所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法国印度支那总督管辖。从此,广州湾赤坎埠开启了老爷车及电灯时代的新纪元。
从“红土地”的热血爱国里看广州湾历史。“红土”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代的是作为“广州湾”领土一部分的赤坎土色红赤,另一方面象征“广州湾”的红色革命文化。从1899年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改名为“湛江”,湛江的近代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国家衰落、政治失败、人民热血救国图存的历史的缩略写照。“红土”文化意象反映的是湛江人民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系,体现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湛江人民对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抗争行为,蕴含的是湛江人民用鲜血捍卫领土完整、对待侵略势力“寸步不让”的爱国精神。“抗法精神”也是广州湾历史不可忽略的一个词。刻在抗法纪念雕像上的是1961年郭沫若题诗的“一寸河山一寸金”七个大字,是湛江人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铿锵誓言,象征着湛江人民面对侵略者英勇反抗、不屈不挠的精神像黄金般光辉。尽管抗法英雄塑像这个纪念性雕塑中表现的是具体的英雄人物,但是这个抗法英雄是经过艺术手法处理而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在反法战争中英雄人物的个性,也可以在审美观照中感受到面对灾难时抗战人们的共性。广州湾的历史如何传承与发展?一是以视频平台为主阵地的文化宣传如今各大视频平台兴盛,如抖音、快手、bilibili等。善用各大视频平台开展广州湾文化的宣扬,采用长、短视频结合的方式加快广州湾文化的传播,面向更阔大、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进行科普,尤其是年轻人这一群体,将广州湾文化的宣传范围下移化、扩大化,这也是广州湾文化宣传的、重要的前期准备。二是以“流行热点+文化知识”的短视频为开路先锋,获取大量关注,可以制作拟人动画、让广州湾及其各种文化“活过来”、结合“热梗”打造有趣短视频,吸引“流量”、借虚拟主播之口宣扬广州湾文化“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总有一些文物能够记录历史的痕迹,传承文化的血脉。广州湾民俗馆里是一段苦难的租借史,青年人要意识到屈辱的历史是教训,是刻在骨子里的伤疤,不能被遗忘,但更要明白的是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