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行业现状及前景(钢结构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尉凯旋、邹戈、谢璐)
一、钢构行业供给端成本压力减小,需求端公建回暖需求改善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产业链上游 主要为钢材生产和制造,钢材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钢结构行业的采购成本;下游 为公共建筑、住宅、厂房、桥梁等方面应用,对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 驱动作用,钢结构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与其供给及需求端紧密相关。
(一)上游供给端:钢材产销量波动上升,近期市场钢价回落
近年来,我国钢材产量整体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钢材 产量由10.48亿吨上升至13.37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5.0%。此外,根据中国钢铁工 业协会数据,中国主要钢铁企业钢材销售量也呈现逐年攀升的走势,2021年中国主 要钢铁企业钢材销售量为7.43亿吨,同比增长3.3%,2021年增速降低主要和海外经 济复苏以及国内双碳进程的推进相关。总体来看,我国钢材产销量波动上升为钢结 构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
随着近期市场钢价回落,钢结构企业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为其带来更大的利润空 间。根据wind统计的国内螺纹钢价格数据,今年5月份以来钢价回落明显,由5月初 的5142元/吨降至6月底的4319元/吨,两个月内下降了近16%。从近十年螺纹钢价格 和重点钢结构企业的毛利率走势可以看出,东南网架、精工钢构、鸿路钢构和杭萧 钢构的毛利率与钢价均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现象。我们认为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钢 价回落等带来企业利润率的持续改善,钢结构龙头企业的盈利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下游需求端:短期基建投资回暖,钢结构下游需求好转
从需求端看,今年以来各部门相继推出相关政策加码基建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2022年1-5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16%;2022年1-5月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 长6.70%,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提升,而基建投资回暖有利于钢构企业需求改善。企业 层面,根据所披露的经营数据公告,2022Q1钢构施工企业订单实现了较高增速,中 长期看好钢结构渗透率提升。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对钢结构建筑未来五年渗透率情况 进行预测。
二、预计“十四五”期间钢结构市场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一)不同建筑类型中钢结构建筑应用现况分析
1. 建筑业竣工面积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建筑业竣工面积合计约 408257万平方米。为统一口径以便分析,其中主要项可归类为:住宅建筑270590万 平方米,商业与办公建筑(含商业及服务用房、办公用房)41935万平方米,文体与 教育建筑(含文化体育娱乐用房、科研教育医疗用房)25022万平方米,厂房与仓储 建筑(含厂房及建筑物、仓库)59156万平方米,其他类型建筑11554万平方米,占 比情况分别为66.3%/10.3%/6.1%/14.5%/2.8%。根据各项历史情况可合理预计未来 五年各领域竣工面积占比情况应继续维持稳定。
2. 钢结构建筑不同建筑类型分布情况: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数据, 2011年-2018年钢结构建筑产量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6874万吨。2018年钢结构建 筑按建筑类型划分(统一口径后)为商业与办公32.8%,文化与教育25.8%,厂房与 仓储22.2%,住宅2.3%,交通枢纽、桥梁等其他类型建筑16.9%。
3. 钢结构建筑不同建筑类型应用面积现状:此项为合理换算的数据,非实际完工项 目建筑面积:推算逻辑为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单位面积用钢量=钢结构建筑应用面积。 已知2018年钢结构建筑产量6874万吨,由于钢结构建筑产量*钢结构建筑中不同建 筑类型占比情况=不同建筑类型钢结构用量,可知2018年(统一口径后)不同建筑类 型钢结构用量为:商业与办公2254万吨,文化与教育1773万吨,厂房与仓储1523万 吨,住宅161万吨,其他类型建筑1161万吨。 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数据,2018年已完工钢结构建筑项目中,用 钢量分别为:商业与办公建筑130kg/㎡、文化与教育120kg/㎡、厂房与仓储70kg/㎡、 住宅70kg/㎡、交通枢纽等其他类型建筑110 kg/㎡。 可推算得2018年钢结构建筑应用面积分别为:商业与办公建筑17338万平方米、文 化与教育14779万平方米、厂房与仓储21751万平方米、住宅2298万平方米、其他建 筑4849万平方米。
4. 不同建筑类型中钢结构建筑渗透率现状(此项为方便换算的合理数据):推算逻 辑为钢结构建筑应用面积/建筑业竣工面积=钢结构建筑渗透率。根据推算可得2018 年渗透率分别为:商业与办公建筑35.3%、文化与教育66.4%、厂房与仓储40.1%、 住宅0.8%、其他类型建筑51.1%。
(二)钢结构建筑未来市场空间预测
1. 建筑业竣工面积未来五年情况预测:根据往年竣工面积占比数据,不同建筑类型 竣工面积占比基本维持稳定,可以合理预测未来五年占比情况与2021年保持一致。 占比情况分别为66.3%/10.3%/6.1%/14.5%/2.8%。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建筑业竣 工面积合计值,历年来该项增速逐渐走低至维持较低水平,2021年以后由于疫情情 况稳定加之政策利好,基建增速预期估计回升为4%并继续保持稳定。
2. 钢结构建筑未来五年渗透率情况预测:根据历史数据推算得到的渗透率变化情况, 结合钢结构政策公布情况,我们可推知未来不同建筑类型钢结构建筑渗透率增速情 况。近几年来,国家密集出台钢结构建筑的指导政策,各省市也推出相应政策逐步 跟进,钢结构建筑的渗透率有望持续升高。同时考虑2021年国内钢价高企,我们预 计2021年的增速略低于预期。综合来看,商业与办公建筑的渗透率在2012-2018年 增速达到峰值后回落,估计2019-2021增速为8%/8%/2%,2022后继续保持8%增速 增长。文体与教育建筑渗透率经历高速增长后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由于2021年竣 工面积增长较快,预计其2021年渗透率增速较缓,估计2019-2021增速为4%/4%/2%, 2022后继续保持4%增速增长。厂房与仓储建筑渗透率经历高速增长后已达到较高水 平,估计2019-2021增速为8%/8%/2%,但政策仍继续鼓励钢结构应用,预计2022后 继续保持8%增速增长。住宅建筑渗透率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增长,但随着政策对钢结 构住宅的大力鼓励,加之本身应用的基数较低,估计2019-2021增速迎来为 40%/40%/10%的较大增幅,2022-2025预计保持在15%/15%/12%/12%左右。估计 交通枢纽等其他建筑的渗透率将一直维持较低增速为7%左右,其中2021年受钢价影 响预计回落至2%。
3. 钢结构建筑未来五年应用量情况预测:根据推算得到的渗透率变化情况,应用换 算逻辑进行逆推,可以得到钢结构建筑应用面积,结合之前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协会钢结构分会数据推知的各不同建筑类型单位面积用钢量情况,可以逆推得到钢 结构建筑不同建筑类型中的用钢量情况,继而对未来钢结构建筑行业市场空间做出 合理预测。
由于政策的利好措施与疫情的稳定,推算得到的未来钢结构建筑应用量情况的增速 回升到历史情况是可预见的,预计保持在11%-12%左右。
基于数据推算得到的各不同类型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可以推知钢结构建筑中不同建筑 类型用钢量占比情况。
综上,我们认为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未来市场空 间充足,增长率可观。预计2022-202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用钢量可达 9239/10280/11474/12812万吨,同比增速可达11%/11%/12%/12%。测算结果和我 们6月22日发布的《建筑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稳增长”下基建发力,“新基 建”促建筑转型》中结果略有差异,主要是因为本次对建筑业竣工面积数据进行了 更新,并结合政策及实际情况对各类型渗透率增速进行了调整。
三、光伏建筑行业提速,钢构企业向 BIPV 领域延伸
(一)光伏建筑为绿色建筑新方向,新建建筑逐渐强制转向光伏建筑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减排重要方式,推广绿色建筑大势所趋。在建筑行业内推广绿色 建筑由来已久,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绿色建筑大面积铺开已是大势 所趋。2020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 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2022年5月,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 案》,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目前,实现绿色光伏建筑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类:传统的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与新兴的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作为光伏建筑新的解决方案,在各领域都具备优势,未来将逐渐取代BAPV的市场。 从与建筑的结合方式看,BIPV具有更广泛的使用空间。BAPV主要应用于建筑闲置 空间改造,多通过支架等将普通光伏组件固定在彩钢瓦或者水泥屋顶上。BIPV应用 除了屋顶,还可以作为光伏幕墙、光伏遮阳、光伏温室等,应用场景更多。以屋顶 为例,BIPV是将组件做成建材,光伏板即屋顶面板,除发电外兼具结构功能。而 BAPV将组件外挂在现有建材之上,需利用现有屋顶结构。对比于BAPV(后置式的 光伏阵列,采用特殊支架将光伏组件固定于现有建筑屋面或墙面结构,不具备建筑 建材和建筑美观作用),BIPV具备多项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建筑外观、设计寿命、 屋面受力、防水可靠性和施工难度与速度等方面均领先于BAPV。
对于新建建筑之初即采用BIPV类型,那么性价比是最好的,不仅节省成本也可以节 能绿色环保。但是对于存量建筑而言,BAPV整体经济性更强,即在对原有房屋评 估之后并适当加固屋面承载力即可安装光伏组件,如果是BIPV类型即有可能会拆 换屋面嵌合房屋的结构,成本会因此高很多。因此,从发展的趋势来看,BIPV在未 来会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伏建筑类型还是以BAPV为主。
当前我国光伏建筑应用多为工商业屋顶,市面上大量工业厂房屋顶都采用钢结构而 非混凝土结构。很多钢结构厂房屋顶使用主流的彩钢瓦,彩钢屋面光伏发电项目即 属于上述提到的对已有建筑物彩钢屋面的改造项目,市场空间较为可观。在将彩钢 屋面与光伏发电结合时,建筑物的屋面形式、结构形式、光伏阵列的布置形式及光 伏组件本身的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屋面光伏支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其中钢 架或屋架、檩条和屋面板作为彩钢屋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重能力与彩钢屋面的 光伏支架布置方式具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当钢架或屋架、檩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且屋面板钢度较大时,这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安装条件,光伏支架需采用连接件与 屋面板连接,并尽可能靠近檩条位置固定。
此外,由于彩钢瓦的使用寿命和荷载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长期承重,因此需要采取 一定措施进行加固,目前比较适用的方法为增加型钢,如在钢梁下增设T型钢或C型 钢达到钢梁钢檩条屋面结构的钢梁加固目的。若存在彩钢屋顶钢板锈蚀严重、电缆 套管或屋面给水管道穿屋面板等情况,还需视情况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彩钢屋面光伏 发电项目的防水问题。总体来看,在钢结构建筑上安装光伏设备的技术并不复杂, 且相比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结构建筑更加环保,与光伏产品结合也更加紧密,光伏建筑全面铺开将更加利好钢构领域。同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日前正在推进《既 有建筑物屋顶增设光伏系统钢结构改造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为我国既有建筑物 屋顶增设光伏系统后支撑结构的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BIPV 产业链加速成长,钢构企业有望利用先发优势向 BIPV 延伸
BIPV产业链尚处在发展成长阶段。作为光伏行业与建筑行业的交叉领域,BIPV具备 较强的技术壁垒,对相关企业的光伏组件设计制造能力、建筑施工水平及项目资源 获取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及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BIPV产业 链有望加速成长,已布局光伏建筑相关业务、具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将凭借市场先发 优势及技术优势率先受益,较好地结合光伏产业链与建筑产业链地企业合作方式将 受到市场利好,勇于探索行业的传统建筑企业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就上游光伏组件部分来看,其上游与光伏行业产业链存在一些重合部分。这一阶段 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光伏电池生产商,相关光伏电池企业可直接转进BIPV产业获得新 的利润增长点,如隆基股份、特斯拉、晶科能源等。
就中游BIPV集成商来看,由于BIPV系统的建材化属性较强,相关建筑应用场景定制 化需求及施工精度要求不同,要求相关企业既具备高水平的光伏组件设计及制造能 力,又要求传统建材建筑施工技术及加工能力,因此产业链该部分进入壁垒较高。 但同时因此也能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目前产业链中游主要形成如下几种企业画像: 1.由光伏产业链上游往BIPV业务延伸:由原光伏电池组件企业为代表,如隆基股份、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其中隆基股份一体化集成化优势明显,BIPV布局深入。隆 基股份已针对工商业客户推出适用于屋顶场景的“隆顶”、适用于幕墙场景的“隆 锦”。2021年收购金属维护领域龙头森特股份2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力图贯通 BIPV产业链。2.由光伏产业链配套组件部分往BIPV业务延伸:由原光伏玻璃、支架 等配套组件企业为代表如南玻A、福斯特、中信博等,其中中信博原主营业务为光伏 支架,现已为国内多个光伏项目提供BIPV总承包业务;福斯特为太阳能封装材料领 军企业,2021年与东南网架共同出资组建集投资、研发、设计、建设、运维于一 体的光伏发电新能源合资公司。3.由传统建筑企业往BIPV业务延伸:主要由建筑 钢结构、幕墙、工程三类企业组成,代表如森特股份、东南网架、江河集团、杭萧钢 构、龙元建设等。其中森特股份原为国内高端金属围护行业龙头,有丰富的相关施 工经验及资源储备,2021年由隆基股份入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共同开拓光伏建筑 一体化新领域,有助于构筑产品技术壁垒,有望打通上游材料成本与下游需求环节。
钢结构建筑与BIPV高度兼容,协调发展。无论是钢结构建筑还是光伏建筑,都是建 筑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公共建筑、工商业建筑作为BIPV的主要应用场景,正是钢结构的优势领域。相比混 凝土屋面,钢结构屋面与光伏建筑更加契合,与BIPV也更加适配。此外,钢结构的 造价比混凝土结构略高,这一直是提高其渗透率的制约因素,与BIPV结合后该劣势 得以被光伏发电所产生的效益所弥补。目前,钢结构龙头青睐BIPV光伏市场,多以 收购和投资光伏各细分赛道龙头,发挥双方产业协同能力,切入光伏行业。
(三)整县推进带动分布式光伏发展,BIPV 蓝海市场空间广阔
2021年9月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 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通知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试点县(市、区)676个,全部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 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其中,山东省试点区数目70个,河南省试点区数目66个,江 苏省试点区数目59个,为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地区数目 最多的三个省,前三省入选开发试点总数达195个,占总体数量的比例接近30%。 至2023年底前,试点地区各类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均达到今年6月所下发通 知的要求,将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
相关企业已积极就整县推进提出解决方案,签署整县分布式开发协议,占据分布 式光伏市场,在先行试点中出现了国企、央企一家包揽一县等情况。截至目前, 国家电投已与山西、山东、湖南、辽宁等21个省下属的41个县(市、区)签订了 整县开发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已签署23个整县分布式项目,且其目标为截止到 2022年底,国家能源集团系统开发(主导、参与及签署开发协议)要不少于500个县域。同时,在整县开发新模式下,央企、国企与民营企业也开启了深度合 作,国家电投先后与中利集团、天合光能、华为等企业展开了合作。在整县推进 政策下,央企、国企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分布式光伏分散、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进 一步扩大分布式光伏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 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全国共有676个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 发试点(约占全国县、区数量的1/4),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年全国整县推进屋 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累计备案容量46.23万千瓦GW;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和浙江; 累计并网容量17.78GW,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和广东。根据676个整县屋顶分布式 光伏开发试点报送情况,平均单县规模为200MW-300MW,我们假设单县建设规模 取中间值250MW,则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总装机规模约169GW,若按单位造价4.5 元/W计算,则市场规模预估可有7605亿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整县推进计划的推 进,广阔的建筑分布式光伏市场有望迅速打开,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将迎来较大跃升。
目前光伏建筑主流安装位置是屋顶。屋顶安装具有几点优势:可选择光照入射的最 佳角度安装以获得最大发电量;多数建筑屋顶没有明显的采光需求,故可以采用常 规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投资成本较低。因此有必要单独摘取屋顶光伏建筑系统市 场空间情况进行测算。通过测算,我们预计2022-2025年光伏建筑屋顶市场空间分别 为1593/2224/2767/3000亿元,其中BIPV系统屋顶市场空间分别为50/123/215/300 亿元。 测算逻辑:由于光伏建筑系统及其包含的BIPV系统与总建筑面积及用地面积紧密相 关,合理估算光伏建筑及BIPV未来市场空间的关键是合理判断其安装在建筑上的比 例,基于此我们引入渗透率概念,使渗透率=光伏建筑/BIPV装机容量÷总可装机容 量,以此作为中间量,进而推测未来装机容量空间及其对应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竣工面积累计数据和土地供应数据可得出不同建筑类型平均 容积率,统一口径后为住宅/厂房及仓库/办公及商服/公共建筑容积率分别约为 2.30/1.72/2.18/1.52,基于此可推算出年度竣工面积实际对应的用地面积。则可安装 面积为S=η屋面S屋面,其中η屋面屋面为屋面安装比例系数,平屋面时为0.7;S屋面为屋面 面积,其值等于用地面积×建筑密度。
增量方面:预计2022-2025年光伏建筑屋顶增量市场空间分别为600/806/949/999亿 元,其中BIPV屋顶系统增量市场空间为30/81/142/200亿元。根据历史数据可判断, 随着每年竣工面积的变化,单位装机容量按150W/㎡计算则可得到每年光伏建筑实 际可装机总容量。为获得光伏建筑发电及其中BIPV系统的增量市场空间,需得到各 不同建筑类型实际可安装面积,由于建筑类型的不同,不同的投资方对于光伏建筑 的安装持不同态度,导致渗透率情况有显著差异,基于此需进行进一步假设。国家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到2025 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我们预计未来工商业新建建筑 方面光伏建筑渗透率将在2023年快速升至50%以上,而预计住宅光伏领域渗透率增 速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由于BIPV系统受国家政策大力推动,预计屋顶领域渗透率情 况将显著高于整体水平。由于光伏组件成本的不断下降,预计未来光伏建筑系统成 本将由现在的5元/W降低至2025年的3.5元/W。根据市场空间=可装机容量*造价,即 可获得增量市场空间情况。
存量方面: 预 计 2022-2025 年 释 放 出 的 存 量 光 伏 建 筑 市 场 分 别 为 994/1418/1819/2001亿元。其中BIPV对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20/43/73/100亿元。由于既有建筑已很难针对立面及其他部分进行光伏建筑尤其是BIPV改造,因此可推测 改造领域基本以屋顶改造为主。由于屋顶改造情况较为复杂, BIPV渗透率不及增量 市场。具体测算如下: 以2021年为节点,假定自2015年至2021年的存量装机面积作为光伏建筑改造的存量 基础,由于存量建筑的改造无法一蹴而就,假设这些存量装机面积每年释放1%用于 改造,则改造比例逐渐增加至2030年的10%,可得存量光伏建筑实际可安装面积随 时间改变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到释放出的存量光伏建筑可装机容量情况。假设存量 建筑改造的BIPV装机效果增速较低,基于此预测可推得BIPV存量市场空间。
四、钢构龙头优势凸显,布局光伏加速转型
钢结构市场竞争激烈,近几年,由于钢材价格频繁波动,加之产业政策调整及行业 监管趋严,一些缺乏创新、实力较为薄弱、缺少资质、管理不健全的中小钢结构企业 在竞争中难以为继,相继退出市场。从我国钢结构行业前五大上市公司产量集中度 来看,2021年全国规模前五的上市公司钢结构产量总和为619.0万吨,集中度为 7.08%,较去年的5.77%提升了1.31pct,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未来,随着国家对税 收和社保征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环保严监管政策不断落实,钢结构中小企业利润 空间可能将被进一步压缩,行业有望持续向龙头集中。
(一)鸿路钢构
产能优势明显,稳坐龙头地位: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数据,2021年全国钢结构总生 产量达到8741万吨,鸿路钢构2021年底产能为420万吨,产量为339万吨,市场占有 率3.87%,与行业内其他市占率较高的公司相比处于龙头地位,随着公司近些年产能 的进一步扩张,市占率不断提升。根据公司公告的投资者关系,公司预计2022年末 产能达到500万吨,随着未来公司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以及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公司市 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成本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机制,直接向钢厂采购具规模集采优势:钢材成本为公司 的主要成本,而公司产品定价机制主要为“钢材价格×(1 合理毛利率)”模式, 并在合同签订收到首笔定金后通过及时采购锁定原材料成本,可以适当将钢材价格 波动风险转嫁给下游客户。此外,由于公司的规模效应显著,公司可以跳过钢材经 销商,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表,直接从钢厂采购,每吨钢材的采购成本能够节 约80-200元;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预采购,有效避免钢材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在钢 材价格上涨时,有些经销商将要求现款现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 冲击。而鸿路钢构直接向钢厂采购的模式则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风险和不必要的开支, 同时稳定公司现金流。
需求端聚焦钢结构高端制造业务,议价能力强: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业务主要为钢 结构工程、钢结构制造加工两部分。根据公告数据,公司下游订单主要集中于钢结 构制造加工,在钢结构加工领域的产量远超其它建材企业(普遍低于20万吨),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同时,公司加大全国范围生产基地布局,加强大订单履约能力,尤 其是对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的加工制造类订单,使得公司在钢结 构制造加工领域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公告数据,公司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 入,未来将投入更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引进更为先进的智能化机器装备,促进公 司进一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扩大产能。 专注制造业订单,订单量持续高速增长: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2283亿元,同比增长 31.46%。分季度看,Q1/Q2/Q3/Q4新签订单分别达到52.4/52.9/67.8/55.2亿元,同 比各增长92.0%/8.0%/36.91.25%,2021年公司新签订单全部来源于制造业,工 程订单占比自2017年以来逐步降低至0,制造业订单增速高于整体订单增速。
此外,凭借公司生产基地集中度高的特点,公司具备细分产品的专业化优势。公司 自2016年开始逐步确立以钢结构加工制造为核心、其他业务相辅助的经营策略,积 极与地方政府寻求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建立起十大 生产基地,分别在安徽(合肥、金寨、涡阳、宣城、蚌埠、颍上)、河南(汝阳)、 湖北(团风)、重庆(南川),基地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形成钢结构产能300多 万吨、各类板材产能3000万平方米。由于生产基地集中度较高,公司在原有产品基 础上实现了更细分的部品部件的专业化:气楼、系杆、箱形柱、十字柱、H型钢二次 加工厂、光伏太阳能支架等都进行了进一步地细分,更有效地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光伏方面,公司自身有400万平米的屋顶,可以充分 利用屋顶进行太阳能发电,目前已经在合肥、湖北部分屋顶实施;同时,公司还有专 业的光伏支架生产线及光伏支架所需的年产30万吨的热镀锌配套生产线。未来公司 将关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结合公司业务优势探索发展机会。(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精工钢构
钢结构工程龙头地位稳固,EPC及装配式业务发展迅猛:据公告数据,2021年全年, 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金额169.49亿元,同比稳增13.29%。其中2021年上半年,钢结构 专业分包业务新签订单79.54亿元,同比增长32.05%。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14.20%, 同口径下降2.6个百分点,主因钢材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所致,Q3/Q4业绩增速 放缓。公司加强了EPC和装配式业务布局以降低对原材料的依赖。公司2021年全年 实现钢结构销量101.60万吨,同比高增34.00%,钢结构工程龙头地位依然稳固。据 公告数据,公司2021年EP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68亿元,较2020年增长80.59%, 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旗下EPC公司以上海为业务大本营,EPC及装配式建筑业务 实力强劲,2021年承接EPC及装配式建筑业务共43项,业务扩张迅猛。为继续扩充 业务,公司拟在安徽、江苏、浙江省建设产能基地,达产后新增钢结构产能35万吨, 装配式建筑产能40万平方米。
老客户订单充足,公建大订单数高增:2021年全年,公司承接公共建筑项目累计 64.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7%。其中,亿元以上订单22项,总金额43.89亿元, 同比增长61%。公司承接工业企业类客户项目72.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0%。 公司的工业企业类客户主要为5G、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 业,且多为老客户持续合作。来源于上述新兴战略产业订单占订单总数约80%,来 源于老客户的订单占订单总数的58%。在手订单充裕是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保障。
抓住分布式光伏发展机遇,创造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分布式光伏一直是公司绿色 建筑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起即开始布局和探索,已拥有多项光伏 建筑相关专利。早在2014年,公司参股设立联营企业——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 限公司介入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投资、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曾先后完成了山东 邹平绿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抚州精工广银铝业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项目、青岛 中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数十个电站项目。2019年以来,精工能 源先后与三峡集团、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引进国企作为投资 者,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2022年3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在浙江绍兴设立子公司精 工绿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分布式光伏的EPC业务。该子公司将成为公司 专业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主体,成为公司为客户提供绿色低碳建筑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产业布局。
BIPV技术储备丰富,积极对外寻求合作。在当前有利的行业趋势下,公司积极寻求 对外合作,结合现有的建筑产品体系,开发出更多元化的绿色建筑产品组合。2022 年3月,公司就与东方日升绿电(浙江)建材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 BIPV屋顶产品,积极推动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取得更广泛的应用;5月,公司与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 合作协议》,双方拟发挥各自优势开展BIPV业务合作,战略合作期间计划实现光伏 系统500MW销售规模,2022年度计划实现100MW销售规模。公司与江苏天合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推动公司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的进程,促进业务快速落地, 增厚公司主业业绩。同时有利于提升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促进公司做大做强。公 司现已承接完成广州南站、靖江体育中心、各类工业厂房等多个公共建筑、工业建 筑BIPV项目,进场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前景可观。
(三)东南网架
战略转型EPC,钢结构主业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是知名的钢结构、网架制作安装壹 级资质企业,是首批建设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定点生产企业,具有钢结构、网 架及相关附属工程甲级设计资质的单位,属钢结构行业龙头。公司凭借钢结构主业 传统优势,受益于政策利好积极推进战略转型EPC,在装配式医院、学校、会展、体 育场馆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杭州湾智慧谷二期项目EPC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 2021年公司累计新签及中标合同185.88亿元,其中EPC业务订单总额占比近半。 2021年全年,公司EPC业务营收为18.64亿元,同比高增177.52%,创历史新高。公 司总承包模式的成功转型未来将继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前瞻布局BIPV,积极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产业:在BIPV和储能需求释放背景下,公 司重点布局BIPV,积极转进绿色光伏建筑产业。技术层面,公司拥有光伏建筑核心 专利20余项,拥有省级光伏建筑一体化施工工法,是全国唯一“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层面,公司目前已形成BIPV金属屋面系统 核心技术,并参与杭州东站、兰州中川机场二期、京沪高铁德州东站等BIPV项目, 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例如杭州东站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钢结构主要由地下、 高架和屋盖部分组成;屋面采用光伏一体化铝锰镁合金直立锁边系统,共使用超过 44000块电池板,铺设12万m2发电装置。从运行情况看,该电站可满足杭州东站30% 的用电需求。
BIPV布局速度快,力度大。2021年4月,公司收购福斯特51%股权,合资成立碳中 和科技有限公司定位集投资/研发/设计/建设/运维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未来主营业 务如下:(1)对既有建筑屋顶,进行光伏发电项目EPC和合同能源管理开发、投资。 (2)对新建光伏建筑发电一体化EPC以及合同能源管理开发、投资。(3)申办碳 交易、电力交易等资质,并参与交易。2020年福斯特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488.24万 元,净利润443.57万元。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浙江福斯特资产总额(未经审计) 约为2.42亿元。2021年9月,公司与萧经开签署投资协议书,东南网架福斯特碳中和 科技公司总部经济中心将设在萧经开,计划到2026年,项目涉及总装机容量预计约 950MW。同月,公司与山西运城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项目涉及总装机 容量500MW,为公司整县推进省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2021年10月,公司与天津港 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签署《“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北方总部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项目涉及总装机容量预计约1000MW,形成以天津港保税区为核心、辐射北方地区 的BIPV光伏建筑产业链。公司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正在稳步推进中。
聚焦差异化发展,打造“装配式 ”模式。公司围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健康发 展、数智发展”四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调结构、转模式、腾空间、上台阶”,坚 持“EPC总承包 1号工程”双引擎驱动的市场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十大营销” 战略,把装配式钢结构医院、学校和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城市综合体等彰显东南优 势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项目作为营销工作的重点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优势,推 进“装配式 EPC、装配式 BIM、装配式 AI、装配式 BIPV”融合发展。根据公告, 公司于2022年4月8日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议案》,本年首 期项目初步估算装机规模为101.31MWp,估算总投资约为3.82亿元,首期项目建成 后预计平均每年可提供约9300万kWh清洁电能。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BIPV新能源业务发展板块,加快光伏建筑领域的拓展,推进公司“装配式建筑 BIPV” 的战略转型。 净利润增长迅猛,盈利能力强:根据公司公告数据,公司2021年实现收入112.87亿, 同比增长21.94%,归母净利润4.93亿,同比增长82.00%。同时2021年新签合同共 154项,累计金额142.1亿元,同比增加26.68%,稳健的订单获取能力是利润增长的 保障。综合来看,公司利润增速显著,盈利能力强。
(四)杭萧钢构
深耕钢结构主业,营收稳步增长:作为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公司剥离房地产 业务,深耕钢结构传统业务。钢结构产量方面,公司钢结构产量稳步增长,2019年 -2021年钢结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6%/22%/27%,2021年达到87.24万吨,2016年 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7.62%。新签合同额方面,公司2021年累计新签合同额150.13 亿元,同比增长16.74%,其中钢结构制造与安装新签订单总额达107.09亿元,占比 71.33%,同比增长6.66%。钢结构业务订单中,多高层钢结构70.74亿元,同比增长 17.33%,空间结构8.38亿,同比增长8.74%,受政策利好影响,业务扩张较快。营 收方面,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95.78亿元,同比增长17.68%,营收稳步增长。
“购建并举”稳步扩大产能:2021年,公司新设河南信阳、安徽芜湖2家控股子公司, 增资收购控股丽水杭萧、于都杭萧2家公司;海南杭萧、兰考杭萧、于都杭萧等子公 司均进行了二期工厂的产能扩张建设,六安杭萧顺利投产。公司按着既定的战略部 署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现有产能大约为100万吨左右,年底预计有20%- 30%的提升,实现120-130万吨产能。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智能化转型升级:公司高度聚焦产业升级转型,积极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公司20家工厂上线使用,实时 用户数量超过3000人,初步实现了100多个工程项目及其项目钢构件的实时性追溯 和协同管理。公司重点打造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建筑材料购买服务为产品 的万郡绿建B2B平台,依托公司品牌优势、公司体系内15家控股子公司、百余战略 合作伙伴的采购规模优势,链接全球优质资源,聚合海量采购需求,发挥产业互联 网的平台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
战略布局BIPV,培育新发展动能:公司在建材领域构建了“BIPV光伏发电”新型建 材、“绿色环保”传统配套建材的“双赛道”发展格局,以实现与主营业务的融合互 补、双向促进。BIPV方面,公司于2021年通过投资入股浙江合特光电有限公司(公 司持股51%)的方式参与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推广,积极推动上下 游产业链布局。合特光电是一家专注于光伏发电技术研究及BIPV“建材化”产品应用 的科技型企业,旗下BIPV产品涵盖了“光伏发电屋面瓦、光伏彩色幕墙、光伏地砖、 轻质化可弯曲的柔性组件”等多种类型。合特光电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平方BIPV 组件的智能生产线于2021年11月5日正式投产。合特光电具有独特的叠层电池技术, 其实验室转化效率走在前沿,公司后续有望通过整合合特光电的BIPV产品,形成整 体解决方案。绿色环保的传统建材方面,子公司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系专业生产钢 筋桁架楼承板、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等产品的绿色建材供应商。2021年,汉德邦 新研发了“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产品,能同时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装 配式钢结构建筑,并实现了第一条自动化、数智化生产线的研发生产,公司有望在 细分建材领域进一步在全国加大市场占有率。
注重科技研发投入,协同整合多方资源:公司积极利用子公司合特光电的既有产品 优势和技术优势,以自有的BIPV特色产品为主,力图打造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 解决方案服务商。在研发战略上,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 学等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将知识产权形成初步布局;在产品技术壁垒上,将高效 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产业化,通过市场将储备的技术尽快转化为产品价值 和竞争优势;在建筑场景应用上,开发应用于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的BIPV 绿色建材新产品,实现产品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适配。市场战略上,重点与央企、地方 政府合作,推动规模化项目的落地;利用BIPV、轻质组件特色产品,拉开差异化竞 争,努力打造大型地标项目。在营销协同上,协同公司市场客户资源和既有生产基 地,共谋市场发展,抢占先发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