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为什么就变得如此不正经?
本期福利在中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人们喜欢将两性的事儿用看似“纯洁”的语言代指。
sex、vagina、penis、porn、erotic...这些在国外都是非常正常,可以挂在嘴边的词。
但在中国,你是万万不能把“生zhi器”挂在嘴边的。
一切“不可描述”的话语,都可以用“搞黄色”一语带过。
“搞黄色”怎么就不正经了?“黄色”就是一个正经活泼颜色嘛,不知怎么得就被人拿来各种代指。
可是人家“黄色”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这样被人歪曲?“黄色”在古代象征着高贵与尊崇。
在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中,“黄色”只有被人敬仰的份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在汉语本土文化中黄色并没有瑟瑟的含义,那它浑然天成的不正经气质到底是从何而来?“黄色”的浪荡基因首先让我们看看英文,"yellow"表示“嫉妒、忧郁、吝啬、卑劣可耻等”,到目前为主也没有新添的涩涩含义。
但上世纪的人哪里懂得什么英译,“黄色”的low含义最初是由“黄色新闻开始由美国传到中国。
事情是这样的,《世界报》和《纽约日报》为了掐架,经常喜欢做一些博人眼球的内容。
《世界报》的漫画版“黄孩子(yellow kid)内容包括骇人听闻的事件,题材不限犯罪、情色等。
变成了当时的大爆款,这种剧情设定满足了人们喜好猎奇和八卦《纽约时报》一看,什么!对头的漫画栏目竟然如此火爆,于是立刻copy于是乎,整个美国新闻业都充斥着低俗和博人眼球的内容,这种内容也被人们称为“黄色新闻”。
搞一搞其他颜色?基佬紫感受一下难道国人只喜欢“搞黄色”?NO,“基佬紫”了解一下呗。
基佬紫其实就是薰衣草紫,并且是在美国曾是同性恋间的暗号。
但此后由于政治竞争,杜鲁门发动了麦卡锡运动,封杀同志,歧视、打压同性恋是该运动的主要内容。
60年代,同性恋群体开始游行与反抗,也是著名的石墙运动,这场运动改写了同志命运。
原谅绿了解一下除了黄色、紫色,人们当然也没有放过绿色。
绿色被冠名为原谅绿。
中国人自古和绿过不去。
“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
”绿头巾真正被用作“被出轨”之意是到了元代后。
元代的制度规定娼妓或乐户的男性必须统一佩戴绿头巾。
绿头巾就此成为一种耻辱性的配饰。
到了清朝,男性开始佩戴帽子,绿头巾终于退出配饰舞台,而绿帽变继承了绿头巾的那份别致含义。
从此在江湖上名声大震。
回到现代,“绿色”更是有了拓展延申,开始人们单独使用它,“A绿了B”、“你被绿了”等等 词语。
之后更是创造出了“原谅绿”。
在之前的贴吧时期,非常流行此类段子:“谁还没个过去,还是没犯过错,虽然她和别人好了,虽然喜当爹...有什么大不了啊,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发展着发展着,绿色自此拥有自己的专业学名,即“原谅绿”。
END看更多有趣文章阅尽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