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下一句怎么说(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云中松鹤
云中松鹤每日感悟(三百四十三)
(接上期)
简单
解读
(352)“黎明前的黑暗”蕴含着哪些人生道理?
【引言】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次“黎明前的黑暗”,而且人们通常会把“黎明前的黑暗”比作“胜利”即将到来的暂时“黑暗”。对此,鄙人经过多次观察天象分析与认真地思考认为:
“黎明前的黑暗”实际是不存在的,因为太阳不可能“倒转”!
那么,“黎明前的黑暗”这一说法,又是如何产生的?其中寓意着什么?
要理解“黎明前的黑暗”,我们首先来谈谈登山。
只要登过山的人都有如此体会:随着登山高度的增高,山路就会越来越崎岖、越险峻、登山人员的气力与耐力也越接近“耗尽”;所以
登山者越是到接近山顶的时候,越是感觉坚持不住
,有的甚至永远停止在离山顶一步之遥的地方,不再前进。
同理,一个人在经历了漫长黑夜的等待与煎熬后,到天快亮的时候,尤其心理更加迫切盼望着“天明”
;此时若天空出现一点乌云,就会影响心中的“期盼”与“光明”,故此时很多人有“黎明前黑暗”的感觉,其实际都是一种“错觉”,应当是正常的“乌云遮掩月”,很大成份是心理作用。
但是,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了,我们办任何事情,在接近“胜利”之时,我们的“心理作用”即精神的力量,就显得十分“脆弱”。这个时候,谁能坚持、谁会坚持、谁懂得精神的力量,谁就能取得胜利!
例如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
,敌人的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及人员多少等,都远远超越志愿军数倍,但最后,志愿军取得了胜利,敌人却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美军是非正义的战争,缺乏的就是精神力量。
至此,我们再回过头看“黎明前的黑暗”蕴涵的人生道理:
(1)“黎明前的黑暗”既是一种心理作用,也是人生博弈的“转折点”;
(2)“黎明前的黑暗”既是自己的薄弱点,同时也是敌人的薄弱环节,这个时候竞争双方主要是拼“精神”与“毅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3)“黎明前的黑暗”既然是自己的“薄弱”的时候,其必然也是敌人的最猛烈“攻击”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一定也是竞争双方的斗争最激烈,最残酷,最艰难的时候;
(4)“黎明前的黑暗”既然决定事物的“成败”,那么我们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有“预案”,即搞好战略储备。
记得上大学时,我们班长总是全校的长跑冠军,我曾经问过他“取胜的秘诀”;他告诉我,一定要保留一点实力,在最后决胜阶段“使用”!
(5)由于大家都知道“黎明前的黑暗”,既是决胜的关键,又是对手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要想取得“完全胜利”,一定要“留有后手”,防止此时敌人出其不意地“猛攻”等。
总之
,“黎明前的黑暗”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它蕴涵着事物从
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
节点
”,或叫事物发展变化的“
机遇点
”,我们必须要学会
把握与超越
。
同时又说明了
:人生“关键时刻”往往只有几步,“超越了”就意味着凤凰涅槃,超凡脱俗,更上层楼;“失败了”很可能就会一败涂地,被打回原点,直至长期不能翻身。
(作者:云中松鹤,2025年6月27日上午,写于北京)
特别声明:
鼎新智库今日头条
号,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允嘉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飞主任
若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擅自转发《云中松鹤每日感悟》文章,一经发现,根据情况,可随时发起法律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