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林业站把我的山林地定性为自然林,我现在无法开发砍伐,我该怎么办?
县里林业站把我的山林地定性为自然林,我现在无法开发砍伐,我该怎么办?随着天然林全面禁止商业性采伐,我国的天然林将进入全面保护时期,这是我国继区划界定国家、地方公益林以后,对天然林全面保护的又一举措,对促进天然林面积、蓄积双增长,维护生态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自然林的界定问题自然林又称天然林,是指自然状态下通过母树萌芽更新或天然下种自然繁育更新形成的森林,树种多为当地的乡土树种,对当地的环境、气候极为适宜,生长稳定,生态防护功能最佳。
天然林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通常具有相当稳定的生态群落,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微生物、动物等,是森林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天然林的界定,各地均有规范的技术规程做依据,通常将非人工造林,自然更新演替形成的天然萌芽更新的林分、自然下种更新的林分,都称为天然林,包括次生林分。
天然林保护以后该怎么办?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经是我国木材的主要来源之一,出于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国相继出台天保工程,2002年开始区划界定国家、地方公益林,2016年又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并试点推行区划补贴,目前各地均在开展,给予禁伐山场一定的经济补贴。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一项生态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区划界定的天然林,是严禁砍伐更新造林的,通常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取一定的收益。
一是纳入天保工程,享受一定的政府补贴,目前基本与当地的公益林补助标准相同;二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进行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经营活动,获得一定的收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对国家的天保工程给予大力支持。
谢谢!你在自已山林地上栽上树已经成林,可是县林业站把你的山林地已经定性为自然林。
根据这个情况,我想县林业站一则与你无怨,二则与你无仇,他这样定性自然有做的道理。
很可能你这块山地林至关重要,关系当局整个环保绿化工程完善臻美问题,也可能存在全局布置有锦上添花之最。
不管从何种利益打算出法,当然,林业站执意坚持这样规划,起码建立在国家法律和当地政府行政法规制度上的。
依我看,你不要着急,先与县林业站勾通,了解一下定性为自然林的有关情况,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强划和肆意越权等非法行为。
如果你表示反对和怀疑,也可以向当地林业站索取有关文件和信息,帮助和化解心中疑难问题。
农业站秉公执法,确实存在认真落实政策的需要,我希望你做一个守法公民,自觉维护国家法律和当地行政法规。
既然自然林不允许砍伐,国家当地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条文会给你适当补贴的。
如果自已感到冤屈,可以咨询一下有关法律事务所,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如何理解什么是生态旅游资源?
传统生态资源,是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
留住青山绿水,记住美丽生态乡愁,让游客能够有心灵感动,和文化记忆, 寻觅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旅游内涵所在。
根扎自然,取之自然,用于自然,服务自然。
没有华丽取众的再旅游造景观。
绿树上长满青苔,叶翠杆绿,勃勃生机。
没有受到任何的人为过分夸张修饰,违背自然规律的再造景观。
用纯手工制作,加工,烧,蒸 ,挤榨,油品,白酒,糕点,在石磨,夯锤,纯人工操作,这也是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让游客参与踩高跷,舞龙灯,划旱船,踩木水车打水,摇木米斗扬稻谷,重拾老祖宗留下的精髓瑰宝。
也是原生态旅游的另一部分。
人类与自然生态,完美合作演绎,找到游客欣赏的根,与精神归宿,这就是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是有差别的。
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eco-tourism resources)。
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
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资源。
以原生态动植物或水源、地貌为主要景观的旅游资源。
这个概念有几个要点:(1)生态美。
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态系统。
没有审美价值或审美价值不高的生态系统不在此列。
如:有些入侵物种形成的生态系统。
(2)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即,具有开发价值。
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衡量。
如果投入大于产出,则不具有开发价值。
(3)应当以生态的方法进行开发。
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凡是自然的旅游资源,基本上都会被认定为生态旅游资源。
如:沙漠、冰原、火山、盐湖等几乎没有明显生态系统的资源。
这就是生态旅游资源的泛化。
生态旅游,有两种理解,一是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二是采用生态方法开展的旅游活动。
两种概念都可以接受。
但这里还是推荐: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狭义的生态旅游概念:采用生态方法,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有好的一方面,就是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生态教育,迎合大众要求。
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就是,一些企业会去搞概念炒作。
或采用非生态的方法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冒充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