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中国的图瓦共和国:国籍换了,却仍甩不掉的4个中国胎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图瓦”,这个名字大家乍一听可能还以为是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但其实这个国家就在我们的隔壁,与其说是我们的邻居,更不说其实这个国家曾经就是我们身上的“一块肉”。
在20世纪初,图瓦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并在苏联解体后独立,成为今天的图瓦共和国。
但如果你细看如今的图瓦你会发现,尽管图瓦已经不再是中国的一部分,其独立后却依然难以完全摆脱过去的烙印,许多中国的“胎记”,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存在。
探寻图瓦,如何从母国逐渐脱离
图瓦地区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国的西北部,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好地处中国与俄罗斯的交界处。
图瓦地区的地形多样,包括山地、草原和森林,主要河流为叶尼塞河。图瓦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最早在唐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和图瓦这片区域建立起了联系。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的管理,特别是铁勒结骨部族,李世民在图瓦地区设立坚昆都督府。
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都护府,主要负责管理和防御北方边疆地区,确保唐朝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
图瓦地区在1207年被蒙古帝国征服,正式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而在清朝击败噶尔汗国后,图瓦地区也纳入了清朝的版图之内。
这一时期,图瓦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划,虽然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在清朝政府的管理和军事防御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朝政府在图瓦设立了行政机构,并与周边的俄罗斯帝国保持了复杂的外交关系。
进入民国时期,图瓦依然被视为中国的一部分。但这一时期中国周围豺狼虎豹,很快就有许多周边国家开始打起了图瓦的主意。
尽管民国政府在图瓦有一定的行政管理,但由于边境地区的特殊性,民国政府的实际控制力相对有限。这一时期的图瓦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逐渐显现出与中国本土的区别。
1911年,当时的中国正值辛亥革命,国家正处于两种形态的过渡期,沙俄趁机撺掇外蒙古独立,阴谋得逞后,立马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旁边的图瓦。
在1914年,俄罗斯帝国出兵,迅速占领了图瓦这片重要的战略区域,随即在这片土地上,设立了一个被称作“保护国乌梁海边疆区”的伪政权。
在十月革命之后,苏联这个新生的国家成立,图瓦看到了这一重大革命变革带来的潜在好处,于是迅速做出反应,宣布独立,紧接着建立了名为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的新政治实体。
直到1944年,图瓦正式纳入了苏联的领土之内,至此图瓦终于成功的傍上了这位老大哥。
但好景不长,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苏联于1991解体,失去保护伞的图瓦此时要是想搞什么独立,这恐怕以后的日子也没法过了,于是就继续跟着最大的大哥混,如今属于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分离百年,图瓦依然留有这些中国文化的印记
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其实从未承认图瓦的地理地位,某种意义上,图瓦就像那有点叛逆,管不住的孩子,被外面的人三言两语的哄骗,独立之心愈发坚定。
但即便分离了已有百年之久,图瓦身上那家乡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以至于现在还能在其身上看到独属于中国的“胎记”。
尽管图瓦已经独立,图瓦语作为主要的语言,依然与汉语有着深远的历史联系。历史上,图瓦在被中国统治期间,汉语对图瓦语的影响深远。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的借用和语言结构的某些相似性上。许多图瓦人日常交流中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实际上借用了汉语中的词汇。
比如说,图瓦语中,问候语“你好”借用了汉语的发音,称为“nihao”。 图瓦语的句子结构在某些方面与汉语相似,特别是在主谓宾的排列上。某种程度上来说,图瓦语也算是半个汉藏语系。
虽然图瓦主要使用的是图瓦语,但汉字的使用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历史遗迹、文化记载和某些行政文档中,汉字的痕迹依然可以见到。
在图瓦的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中,汉字作为记录工具曾被广泛使用,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关于图瓦历史和文化的资料。
图瓦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与中国节日非常相似。图瓦和我国集中在新疆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有着许多相同的节日。
而且在图瓦的一些地区,我们还会过春节和中秋节,春节期间,图瓦人会像中国人一样,进行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传统活动。
图瓦的饮食文化中也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例如,图瓦的许多传统菜肴使用的调料和烹饪方法,受到中国烹饪风格的影响。
图瓦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北方地区相似,主要以牛羊肉和面食为主,在一些地区的图瓦人甚至会用筷子吃饭,如果不仔细分辨看上去几乎和中国人的餐桌没什么两样。
图瓦的建筑风格中保留了不少中国元素,尤其是在一些历史建筑和寺庙中。例如,图瓦的古老寺庙和部分传统住宅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子,包括飞檐、斗拱等设计元素。
在图瓦的首都科克托,仍保留有一些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历史建筑。科克托的图瓦历史博物馆和一些古老的寺庙建筑中,常可以看到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和建筑形式。
独立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图瓦的现实困境
虽然图瓦现在还是有许多文化、习俗于中国还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毕竟已经不再属于中国,一心想着独立、傍大款的图瓦离开中华大地的怀抱后,如今的生活怎么样呢?
很显然,经历了几番周折,才稳定的成为了俄罗斯联邦一员的图瓦过的并不好。
根据2018年的数据,图瓦共和国的人均GDP仅为3380美元,与中国相比,只有中国的20%左右,即使在俄罗斯地区,这个数值也是排在较后面,属于贫困地区。
图瓦的经济主要依赖畜牧业和狩猎业。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工业和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你可能不敢相信,哪怕是首都克孜勒市甚至都没有铁路连接,更别提什么航空交通,交通往来极其不便。
结语
图瓦作为中国曾经的属地,最终分离出去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大痛点。尽管图瓦已经分离,但它仍保留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胎记”,这足见中国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和深远影响。
从图瓦保留的传统节日、音乐、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根基依然深植于全球各个角落。这种文化的延续和认同,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深刻影响力。
无论图瓦身在何处,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民族联系的重要纽带。真正的中国人,不仅在于国土的界限,更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继承。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更在于每一个对其有深厚认同的心灵中。无论图瓦的未来如何变迁,这份文化认同都将继续连接着中华民族的根脉。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 2021-09-13 什么是图瓦人?
知乎 2022-03-08图瓦共和国:俄罗斯的一部分,1994年正式脱离中国,如今盛产美女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