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后代还存在吗(诸葛家族有后代吗?)
诸葛亮狭义的家族到今天没有确切的后代流传,而广义的诸葛亮家族一直兴盛到唐朝,但是主要不是诸葛亮的功劳,而是诸葛诞的功劳。
我们先说狭义的诸葛亮家族,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养子诸葛乔,一个是亲子诸葛瞻。
诸葛乔是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儿子,因为诸葛亮长时间没有儿子,所以过继给了诸葛亮。
诸葛乔小时候很聪明,诸葛亮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可惜他早逝。
诸葛乔虽然死的早,但是他还是留下了一个儿子诸葛攀,因为诸葛瑾在东吴被灭族,所以诸葛攀后来又回到了诸葛瑾这一支。
而诸葛亮的亲儿子诸葛瞻虽然和儿子诸葛尚一块死在绵竹,但是诸葛瞻次子诸葛京还活着。
蜀汉灭亡后诸葛京和诸葛攀一起从四川迁移到了洛阳一带居住。
诸葛京在西晋靠着爷爷诸葛亮的威名混得不错,一度从县令做到了东宫舍人。
西晋官制规定:大县令有治绩,官报以大郡;不经宰县,不得为台郎。
也就是说不管再有背景,想要担任台郎(类似今天ZY办公厅)必须先担任县令。
当然,你们懂得,县令和县令区别大了,有关系的就在洛阳附近当县令,然后很快就调入朝廷做台郎;没关系的就去辽东、岭南做县令,那就是一辈子了。
诸葛京去陕西做县令比较符合他敌国降臣后裔的身份,但是他能得到当时尚书仆射山涛举荐做到东宫舍人,那真是沾了他爷爷诸葛亮的光。
史载山涛举荐诸葛京第一句话就是“郿令诸葛京,祖父亮……”
之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狭义上诸葛亮一家消息就基本没有了。
只是在王羲之《十七帖》中《成都城池帖》里提到了诸葛攀之子诸葛显,当时琅琊诸葛氏另一支诸葛诞后人在东京是真正的显贵,诸葛诞儿子诸葛恢是会稽太守,诸葛显估计是南渡依靠诸葛恢吃饭。
而这就是狭义诸葛亮家族在史籍里最后的确切消息了……之后都是穿凿附会的产物。
说完狭义诸葛亮家族,再说广义的。
广义的诸葛亮家族当然指的是琅琊诸葛氏,琅琊诸葛氏能成为绵延几百年世家大族,主要不是因为诸葛亮,而是因为诸葛亮族弟诸葛诞。不过诸葛诞出仕时已经是魏明帝时期了,估计诸葛亮和诸葛诞压根就不认识,只是同族而已。
诸葛诞虽然后来因为造司马懿的反被诛杀,但是琅琊诸葛氏和司马氏是姻亲关系,诸葛诞的女儿就嫁给了司马懿之子司马伷,而司马伷的孙子就是东晋元帝司马睿。
因此琅琊诸葛氏能一直延续到唐朝,在唐朝还能进入《贞观氏族志》,主要是诸葛诞这一支的功劳。
目前东晋之后还能被载入史籍的诸葛氏基本上都是诸葛诞这一支,比如隋朝大学问家,著作郎诸葛颍,他就是诸葛恢的后人。
综上所述,狭义诸葛亮家族在东晋初年诸葛显之后就不在见于史料记载了,目前浙江八卦村号称是诸葛亮的后人,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即使他们真是琅琊诸葛氏后人,那么更大可能是诸葛诞那一支。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先无子,过继了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为继承人。被拜为驸马都尉。跟随诸葛亮到了汉中,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去世。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因为诸葛恪被灭族,诸葛亮又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就又让他回去做了诸葛瑾的继承人。
诸葛亮的亲儿子诸葛瞻,和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在绵竹抵抗邓艾的进攻,被打败,都战死沙场。
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和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等人都被移居当时的河东郡。诸葛京后来当了晋朝的江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