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2025-08-15 14:56 来源:秀流网 点击: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说起李治,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李治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昏庸无能的窝囊好人,然而历史上真正的李治却是一位极度腹黑假慈悲的政治高手。李世民其实很喜欢李治的,而且李治也是嫡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自幼聪慧端庄,宽厚仁慈。太子李承乾跟弟弟争夺权利搞暗杀失败,之后又想着政变,结果又失败了。于是李世民就把皇位交给了李治,认为李治能够成为仁君,而不会像自己那样弑杀兄弟。

谁知道这个仁君,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弑兄屠弟,连姐姐妹子叔叔侄子舅舅也没放过,李家子孙被他干掉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又被老婆武则天差点杀光了。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1、李治能当上皇帝,似乎是属于天上掉馅饼,但是能稳稳的吃进去,不吐出来才是本事

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大李治9岁,李泰大李治7岁,这哥俩斗得昏天暗地,而且先后都有逼宫的举动或者计划,唯有李治一直置身事外,既安全又保险。

李承乾身体不好,患了腿疾,走动不方便,估计是成了瘸子,心理就有点不正常了,养男宠,李世民知道了大怒,把他的男宠杀了,李承乾又伤心又害怕,担心李世民会把他废掉,立李泰为太子。又是暗杀李泰,又是想逼宫让李世民退位,这点手段哪里能比得过李世民?

太子把自己作死了,彻底倒台了,李泰就去威胁李治,说:“你跟汉王元昌关系那么好,现在汉王出问题了,你的心还安吗?”李泰这是恐吓他,不要打皇位的主意,别跟他抢太子之位。

李治没有跟他辩论,史书上记载,李治当时很慌张,整天魂不守舍的样子,太宗就问他怎么了?他不说,太宗一连问了好几天,他才说了,说李泰跟他说了这番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应答。太宗一听,李治多好啊,想要保护哥哥。而反观李泰呢?李治是压倒李泰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今太子失徳,藩王窥视者,皆俩弃之。”——《资治通鉴》

也就说,皇太子这个位置是皇帝老儿给的,是不用经营的。李承乾误在失徳,李泰失在经营,唯有李治,对上恭孝,对兄亲和,唯一的小心机还是被迫的。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2、与武则天偷情,丑事人人有,不露是高手

都说脏唐乱汉,其实历史上不管皇宫还是大户人家的深宅内院,这种丑事多着呢。

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而身为太子的李治与他偷情,这是一件很大胆的事情。

众所周知,皇宫大院,人多耳杂,而且耳目众多,只要让皇帝发现蛛丝马迹,必死无疑,最少也是废太子,贬庶人。这绝对不是一个懦弱的人敢做的事情。

而我们都知道,太宗并不知晓两人的暧昧,能做到这点,就说明李治真的是个聪慧、善于笼络人心而又异常胆大的人。

废王皇后立武则天,这事绝不是玛丽苏小说里的爱情,他先择了个人能力强但是家庭势力弱的武则天,一举搞定权臣和外戚。

王皇后出生于太原王家,是“五姓女”,所谓五姓女,就是当时最有权势的氏族门筏之女,唐朝人梦想,中进士,娶五姓女,门第高,貌美,知书达礼,太宗对她的评价一直很高,称为“佳儿佳妇”。王皇后的出身绝对不凡,高祖父王思政是西魏的将领,叔祖母是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母亲柳氏的婶婶是李渊的外孙女。

太宗临死之前托孤,把太子治托给了舅舅长孙无忌等几位顾命大臣。高宗登基之后,大权旁落,朝廷重权几乎全落在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门阀手中,他想要掌握实权,这些人都是障碍,必须扫除。

王皇后不仅是西魏重臣的后裔,父母两族也都是李唐王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这就是她的悲剧所在了。高宗想要削弱关陇门阀势力,必须扶寒门子弟,收天下士子之心,废王立武是最快捷而且有效的手段之一。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3、用长孙无忌干掉房玄龄后人吴王等人,用武则天干掉长孙无忌

高阳公主深得太宗喜欢,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婚后,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私通,唐太宗得知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公主奴婢数十人,高阳公主对此非常怨恨。唐太宗驾崩后,虽是哭了一番,但被明眼人看出不够哀痛,并且汇报给了新皇李治。

高阳公主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回头,又招惹出引来杀身之祸的诬告夺产案。

房玄龄去世。高阳公主和大伯子房遗直分家产,夺下本该由房遗直继承的梁国公爵位。房遗直无奈,找到唐太宗告御状。李世民狠狠训了高阳公主一顿。这个事也就不再被提及,唐太宗去世了,这个愚蠢的女人跑到新皇李治那里告了一个刁状。她说房遗直非礼她,这事就大了。

李治将这个案交给长孙无忌,房玄龄当年不支持李治当太子,于是这个本来是性骚扰案。但是办着办着,升级成为谋反案。

先是调查出来高阳公主曾秘密刺探宫禁内情,还占卜星象变化。这在当时,就是谋反。长孙无忌逮捕了房遗爱,一番刑讯逼供后,房遗爱交出了一份谋反的黑名单,于是大清洗开始了。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皇室勋贵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夫妇、巴陵公主夫妇等均被赐死,房玄龄家族几乎被清洗殆尽。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以及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全部牵连进去了。高阳公主夫妇诸子流放岭南。房遗爱最后伏诛,高阳公主赐自尽,房遗直特赦,贬为庶人。

史书上讲,李治不愿意杀害自己亲人,在长孙无忌的逼迫下,流着眼泪下的旨。长孙无忌干掉了李治的政敌,自己一家独大,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他坚持反对,于是武则天如法炮制,整死了长孙无忌。

武则天是个聪明的女人,刚被接回皇宫的时候,她对长孙无忌那可是百般的巴结和笼络。不过长孙无忌却一点都不买账,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好改变策略。武则天通过贿赂培养了一批身份低微的大臣作为自己的亲信,再加上功臣元老李勣“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千辛万苦终于当上了皇后。

659年4月有个叫李奉节的小人物,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等人谋反,韦季方被刑讯逼供后准备自杀。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和长孙无忌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发挥他诬陷人的特长,硬生生的给扯上了关系:他的理由是,根据自己的推断(始末推究),韦季方的背后,肯定有长孙无忌。

根据你自己的推断,没有任何证据都能说人家谋反,后代秦桧也学了这招,换汤不换药,没有证据,但是可以“莫须有”,杀了岳飞。

所以,李治又开始哭了起来。他表示不想杀了舅舅,恐怕被世人唾骂。许敬宗赶紧上去劝,把当年汉文帝哭死舅舅薄昭给搬了出来。汉文帝推行新政,他舅舅薄昭的封地,不仅发生了叛乱,薄昭还把汉文帝派去平叛的钦差大臣钟毓给杀了。犯了这种罪别说是亲舅舅了,就是亲儿子也得掉脑袋。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这两件事哪是一回事,可是李治在没有对长孙无忌任何审问的情况下,就把长孙无忌流放到了黔州,随后许敬宗又派人逼其上吊自杀。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等人,全部废为庶民,流放岭南。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兼李世民的女婿,被流放巂州之后被当地县令活活打死。长孙无忌堂兄的儿子常州刺史长孙祥被绞死。

县令都敢打死皇亲,你要说没李治的指使,真没有人相信。

高宗活着的时候武则天不敢僭越,对于外戚中活着的能人或正值壮年之人,唐高宗毫不留情,但对于外戚中已经逝世的长辈,则是颇为大方。

唐高宗提倡亲蚕,于是武后的亲蚕次数堪称是有唐之最;唐高宗提倡节俭,于是武后主动将皇后裙子上的十三个褶子改成了七个;比如唐高宗忌惮外戚坐大,于是武后就“以身作则”,唐高宗活着的时候武氏子弟几乎在朝堂上不见踪影。

即便是唐高宗因为身体不好而将一部分政事委托给武后处理,武后也只能“处事皆称旨”,按照唐高宗的旨意来处理,并没有做决定的权利。所以当武后看重的李义府、袁公瑜等人被贬被杀的时候,武后既不敢出言相劝,也没资格改变唐高宗的决定。甚至面对宿敌王皇后的族兄王方翼在唐高宗时官运亨通一事,武后也只能咬牙暗恨而没法阻止。

唐高宗可以追复长孙无忌的官爵,将他陪葬昭陵,并恢复齐献公长孙晟的祭祀;对武家也同样如此,唐高宗可以给予武家死去的长辈优厚的待遇,追封个郡王王妃不在话下,而武家那些正当壮年的兄弟和侄子们被贬黜之后是生是死,那就任由他们全靠天意了。

比如武思元,武昭仪这边刚坐上皇后之位,她的这位堂兄就立马被唐高宗贬到偏远的外地郁郁而终了,直到武后熬成武太后,临朝称制后,这才有机会追赠褒赠一下这位被自己连累的堂兄。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4、“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李治灭了高勾丽,杨广李世民都没有做到。平定漠北。大破西突厥,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唐朝的实际统治疆域达到了1251万多平方公里。

李治治理期间,农业持续多年的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接踵而来,一直达到危机的程度。粮价之高,前所未有,唐政府认为高物价是流通货币过多的结果,因此大量减少铸造新币,对私铸的惩办也比以前更加严厉。

京师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

李治还重新建立科举制度,高宗年间,人才辈出。

李治被低估,一个是他自己低调,一个就是因为在他执政是帝后共同执政,死后武则天称帝,这在男权社会里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认为他是昏庸无能,被武则天蒙蔽压制。

相关标签:

​刘娥敢穿帝王龙袍,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
2025-08-15 14:53:54

​刘娥敢穿帝王龙袍,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

刘娥敢穿帝王龙袍,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 不知道宋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大家印象中是个怎样的人,如果只是看了《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相信你肯定不会对刘娥产生好...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
2025-08-15 14:51:39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 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们不太了解位面之子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其实简单来讲就是指一个人的运气很好,和锦鲤的意思差不多。那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2025-08-15 08:12:04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李陵和李广利,两位都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两人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汉将,都与匈奴作战并且最后都投降了匈奴,而且都因此全...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2025-08-15 08:09:49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2025-08-15 08:07:34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国力逐渐提升,经济上也不断增强,使得郑国能够“小霸”于各个诸侯国。《辞通》中...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2025-08-15 08:05:20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的各路诸侯,在自己事业的初期也属于一个创业者,这其中尤其是刘备更惹人注意,因为他与其他人不同,自...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2025-08-15 08:03:05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作为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正是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之下,赵国进入了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然而这样一位将赵国带入更好的时...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
2025-08-15 08:00:50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 慈懿皇后李凤娘是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在历史上有着“悍后”之称,听到这个称呼应该就能想象李凤娘并非一位普通皇后。李凤娘生于宋高宗年间,据...

​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与质孙服有什么关系?
2025-08-15 07:58:35

​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与质孙服有什么关系?

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与质孙服有什么关系? 说起锦衣卫,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也看过不少讲述锦衣卫的电视剧了,就不如说前段时间热播的《锦衣之下》。对于锦衣卫,很多人都会...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2025-08-15 07:56:20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纵观大清王朝,虽说有着康乾盛世的加持,但也仅仅只是过眼云烟,尤其是哪些对于康乾盛世存在质疑的一些人,是否真的有像史书中说的那般繁华。而...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
2025-08-15 07:54:05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少年得志,以诵诗书善文赋闻名于当地。此后河南郡守吴公将其麾入门下,而且十分器重贾谊,贾谊一路高...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
2025-08-15 07:51:50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算一个传统强国,中间有很多国家的实力都远超秦国,那为什么最后只有秦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呢?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有550年的...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2025-08-15 01:08:07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司马迁作为汉朝人,而且还是距离刘邦并不算特别远的汉武帝时期,他写的《史记》也一直都被看作是史书当中的典范,千百年来一...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
2025-08-15 01:05:53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 “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刘备听闻诸葛亮的名声,为了请他出山,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草庐去请他,自己结拜的二弟三弟对于诸葛亮的态度...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2025-08-15 01:03:37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说的是朱元璋,意思是我本是淮右的一介百姓,天下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不过这句话出...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2025-08-15 01:01:22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变法,从结果来看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变法。秦国正是因为启用了商鞅变法才走上强国之路,有...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2025-08-15 00:59:07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毕竟是大枭雄啊,在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霸主,再说说蔡文姬可能大家都不太认识了,她好像在正在的历史上并不存...

​宋朝人都是如何打招呼的?
2025-08-15 00:56:52

​宋朝人都是如何打招呼的?

宋朝人都是如何打招呼的? 宋朝的文教可以被称为各朝代之最,民间对于文学的追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我们近几年看到的历史剧,把背景放在宋朝的是越来越少了,可能这也...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2025-08-15 00:54:37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一般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三方面的严重困扰,只要有一方处理不好,便会转换成危机。总说唐朝相对其...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
2025-08-15 00:52:22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 荆轲,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中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恩情,明知自己前往秦王宫刺杀秦王,就是一件必死的事情,不论成败,但是他还是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