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尉氏县自秦始皇三年置县 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烨烨尉氏,日月炅炅。古曰蓬池,春秋肇兴。郑国别狱,尉缭邑城。秦皇置县、颇负盛名。晋隋唐宋,隶属多更。漕运蓬勃,逵衢八通。鼐庶谐和,百业蒸腾。”《尉氏赋》开头篇的这句话道出了尉氏县历史悠久,也向我们讲述了尉氏县名字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尉氏县历史悠久,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在尉氏县县城西南的断头岗,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
尉氏古称"尉州",据《汉书》:"郑大夫尉氏之邑,故遂以为邑。"意思就是说,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战国时期,尉氏属梁地。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历经分并废置,隶属关系多变,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尉氏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有三国时期阮籍啸台、北宋兴国寺塔、清末刘青霞故居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境内南有双洎河、杜公河,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尉氏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有三国时期阮籍啸台、北宋兴国寺塔、清末刘青霞故居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尉氏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有三国时期阮籍啸台、北宋兴国寺塔、清末刘青霞故居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