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福王藏宝之谜:可能藏在福建某神秘山中
一提到宝藏二字相信有不少人都眼中发亮,宝藏一直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东西,中国有不少地区都传出有宝藏,吸引了许多人前去探寻但是却一无所获。
历史皇帝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收敛的财宝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总会因为他们去世或者朝代更迭这些财宝都下落不明。
就比如说南明福王生前在搜刮的大量财富随着南明兵败都不知所踪~~接下来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析南明福王藏宝谜团吧!
南明福王藏宝谜团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便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住在这里的华夏人民制造过无数的财富。
古代更迭,后世对前朝清算的同时,也不乏搜掠前朝财富的行为。
就清末那种国家危亡时期,列强仍然从中国榨取了数以千万计的白银,更不用说相对富饶的历代前朝了。
然而,许多统治者究其一生聚集的财富,却伴随着他们的陨落而从古代中销声匿迹。
大明帝国覆灭后,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菘称帝南京,史称南明王朝。
南明王朝给明代遗民光复国家以无比希望,但朱由崧本人能力平庸且贪图享乐未能有效抵抗清军,而且无力把控时局,朝廷内乱不断。
占据着富庶的南方,朱由崧搜刮了大量财宝。
。
所集财宝,后据传流入闽西北一带,不知所踪。
据上杭当地人传说,上杭县近郊有一覆萝山,地势十分险要,据村民讲,当时有很多寺院,此中有数个演武场,僧兵不少,清兵进剿,损失不小,有一地名曰将军桥,据传为清兵将军,因未能擒获明王,在此桥自杀。
在山间一处寺庙遗址,曾捡到明清花瓷片,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批宝藏现在应该仍旧藏在福建某一山中。
当属官瓷,胎质细腻,釉色清白,传说财宝不少,至今仍有人金山寻宝。
南明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是明朝第十七位帝王,,南明首位君主。
自1644年到1645年在位,年号弘光,后世称为弘光帝,是明末清初古代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出生于1607年9月5日,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朱由崧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朱由崧随其父福王朱常洵就藩于洛阳。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朱由崧封德昌王,后进封为福王世子。
.
.朱由检十四年?1641年正月,闯王李自成陷洛阳,福王朱常洵从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逃出城外,藏匿于迎恩寺,后被农民军搜出,被杀害。
朱由崧缒城逃脱,前往怀庆避难。
朱由检十六年?1643年五月,福王朱常洵被杀两年后,朱由检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
朱由检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朱由检帝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北京紫禁城武英殿,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其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在位仅八个月。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南京城门大开,朱由崧逃亡芜湖,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
时年四十岁。
.后永历帝为其上庙号安宗,谥号"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帝王"。
南明福王朱由崧的为政举措
1、政治
追尊谥号与平反殉难诸臣:九月初三,朱由崧下令为北京殉难诸臣上谥号,文臣二十一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
随后又给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济国公丁德兴、德庆侯廖永忠、长兴侯耿炳文等开国功臣追上谥号;给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陈迪、景清、卓敬、练子宁等建文朝死难诸臣,蒋钦、陆震等正德朝死谏诸臣,左光斗、周朝瑞、周宗建、袁化中、顾大章、周起元等天启朝死珰难诸臣上谥号。
人事安排:就任监国之后,朱由崧依照廷臣会推,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
不久又以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与原礼部尚书王铎,二人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召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他衙门官员也先后作了安排。
按照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等人的意向是尽量让"正人"占据要津,使朝廷建立之始有一番新气象。
党争:参见南渡三案
2、军队
财政:参见弘光通宝
在弘光立国的一年时间里,所得金钱却几乎从来没有用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实政。
除了豢养军事以外,财政收入的另一部分耗费于帝王、宫廷和官僚,供他们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朱由崧一登大位立即想在生活上同承平时期的帝王看齐。
他下令为自己和太后修建宫殿,为筹备大婚四出购买珠宝。
弘光君臣的大肆搜括民财,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其直接结果一是大失人心,二是文官武将囊橐既富,身家之念重,一旦形势危急,多数非降即逃,卒至以国予敌。
结语:看完上述小编为大家解析的南明福王藏宝谜团,究竟南明福明生前搜刮的财富藏在福建的哪座神奇山中呢?~~尽管有很多人前去探寻但是至今还是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