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船舶
本文首次发布于我的公众号“四巨头船员资讯”
最近有朋友问我,世界上最大的船有多大?
之前记得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是“海上巨人”号,印象中她的载重量达到57万吨左右。刚刚查了一下,这条船已经于2009年12月在印度拆解了。当然经过几次变更船舶所有人之后,他在拆解的时候已经变为“蒙特”号了。
“海上巨人”号(Seawish Giant)是至今为止的最大运输船舶,今后恐怕也不会再有船舶能超越她了。总长度458.45米的世界纪录在运输用船舶中至今还没有能出其右者。
该轮始建于1975年3月,由日本住友重工的追浜造船厂建造,于同年9月船体下水,次年3月舾装完成并进行了海上试航。该轮是希腊一个船东大佬订购的。当时的船名本来计划是叫做“波尔托斯”号的(Porthos)。当初建造的时候,她的设计载重量仅仅41.8万吨,以她的大小还算不上是世界之最,因为当时已经有载重50万吨级的“埃索太平洋”号(Esso Atlantic)和载重55万吨级的“巴替累丝”号(Batillus)。然而这位希腊大佬很不幸,船舶在海上试航过程中发现太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倒车的时候主机引起严重的船体震颤,这是任何船东都不能接受的问题。于是船舶被搁置,开始漫长的诉讼。更不幸的是,到1979年希腊大佬被资金压得破产了。于是,住友重工将她命名为“追浜”号(Oppama),折价出售了。
新的买家我们都熟悉,香港船王董浩云。“海上巨人”号(Seawish Giant)从此诞生了。船舶入籍利比里亚,1979年开始运营波斯湾到日本的航线。跑了一个航次,船体震颤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于是1980年董老委托日本津口船厂进行改造,船自中间切开,加长81.45米,载货能力增加了14.6万吨。自此,真正的巨人诞生了,总长达458.45米,宽68.8米,吃水24.6米,满载排水量65.7万吨,载货能力56.4万吨。之前载货55万吨总长414米的“巴替累丝”号只能屈居第二了。

航行中的海上巨人号
然而,“海上巨人”的命运太过坎坷了。1981年9月完成改造后,世界原油需求已经进入低迷期。改造后的“海上巨人”号只跑了两趟原油运输,1983年底被出租给墨西哥石油公司用于储存原油。直到1987年两伊战争的时候原油运输的运费涨疯了,“海上巨人”号和其他油轮一样前去波斯湾“火中取栗”,1988年5月14日,冒险前往伊朗运载原油的“海上巨人”号遭遇了厄运,在航经霍尔木兹海峡时被伊拉克空军的幻影战机发射“飞鱼”导弹击中,后坐沉在伊朗卡克岛(Kharg Island)的海岸线外。据说当时有3名船员因此丧生。伊拉克人也创造了一项至今无人能及的世界纪录--“击沉船舶的吨位最大”。


海上巨人号被打捞之后的图片
直到两伊战争结束之后,1989年挪威人买下并打捞了“海上巨人”号,并把她拖到新加坡吉宝船厂翻修,船厂在除了维修其他损坏船体之外还为该轮重新建造了整个生活区部分,据说维修费用高达六千多万美金。翻修后的船舶改名为“快乐巨人”号(Happy Giant)。
之后不久该轮又被转卖给另外一家挪威船东,并改名为“亚勒维京”号(Jahre Viking)。这段时间是这艘船舶真正从事运输最久的一个时期。期间船舶由香港华林公司管理。

航行中的亚勒维京号

亚勒维京号在进行驳载作业
2004年3月“亚勒维京”号又被卖给新加坡的一家油轮公司。新东家把它送到迪拜改装为浮动储油和卸油设施(Floating Storage and Offloading vessel,FSO),并再次改名为“诺克·耐维斯”号(Knock Nevis)。2009年8月该轮在卡塔尔的租约到期,船东没能找到新的租家,只好选择将她卖掉拆解。
在她前往目的地拆船厂的最后一程,她再一次被转卖至以香港为基地的船公司名下,并更名为“蒙特”号(Mont)。

蒙特号在印度
2009年12月21日,她用尽一生中最后的力气冲上印度阿兰的海滩,2010年1月4日开始拆解。现今,“海上巨人”号只剩下一只重达36吨的主锚陈列在香港海事博物馆。

现存于香港海事博物馆的“海上巨人”号主锚
本文首次发布于我的公众号“四巨头船员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