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如何改变世界
很多改变人类文明轨迹的研究和发明,都出自那个时代的青年之手。
1665 年,22 岁的牛顿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帮助科学界发展出一套新的数学理论:微积分学。
1877 年,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人类自此能够记录和回放声音,随后在 1879 年他又发明出了第一个能实际应用的钨丝灯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照明方式,在两项伟大发明诞生之际,爱迪生不过 30 岁出头。
1891 年,35 岁的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特斯拉线圈,取得了 “高频率” 15000 赫兹交流发电机的专利,他的创新揭开了现代交流电力系统的序幕,让电磁学、电气工程、无线通信等诸多领域迎来新一轮科技大爆炸,被誉为 “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青年时期的爱迪生、特斯拉和爱因斯坦
1905 年,年仅 26 岁的爱因斯坦就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同一年,他还给出了光电效应定律的最新理论解释,后续延展出来的相对论研究和量子力学重塑了人类对自然和时空的认知,奠基了近现代物理学。
1957 年,35 岁的杨振宁与 31 岁的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合力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
在漫漫人类科技发展史中,奇迹总是不胜枚举,而青年时期则是一个人创新力、想象力或学术成果迸发的最佳阶段。不同时代的科学家和创新者们,凭借着他们的聪明大脑,在其风华正茂、才思敏捷的年纪开始流光溢彩,他们站在先驱巨人的肩膀上,努力让世人看得更高更远,最终自己也化身丰碑。
这些冥冥之中的 “巧合” 似乎也在揭示,成就无关年纪,在 35 岁之前,那些富有勇气、潜心科研、敢于突破的青年科学家、创新者们,他们具备的潜能十分值得被发掘、被重视、被鼓励,他们的脑海中蕴藏着无数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想法,璀璨犹如繁星。
那么问题来了:让当下这个时代熠熠生辉的青年才俊们又是谁?他们正在做什么?又将为世界带来哪些改变?
眺望未来,我们需要一个 “窗口”
1861 年,以物理科学、工程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教研闻名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建校,1899 年,一些 MIT 校友们创立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该刊物侧重关注前沿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的发展,助力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
在 1999 年创刊百年之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团队就总结出了一种有效预测未来的方式,那便是聚焦科学界的青年力量,起初每年会遴选出 100 位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者,2005 年该榜单年度上榜名额进一步浓缩到 35 位,最终形成具有权威性的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TR35)榜单。
这份榜单的评选,汇聚了顶尖的优秀青年人才,他们来自知名大学、公司或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等,所在的科研领域没有限定,涵盖软件创新、生物医药、互联网、材料科学、硬件传感、通信技术、新能源等几乎所有的新兴技术。
上榜者的研究成果预示着未来 5 年正在崛起的新兴技术浪潮,这些青年才俊所选择的技术转化或创业方向,也精准地拼出了未来科技产业版图。
曾经入榜的知名获奖者包括 Linux 之父林纳斯・托瓦兹(1999 年 / 29 岁)、Apple 前设计总监乔纳夫・伊森(1999 年 / 32 岁)、Google 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2002 年 / 29 岁)和谢尔盖・布林(2002 年 / 28 岁)、Yahoo 创始人杨致远(1999 年 / 31 岁)、著名华人科学家鲍哲南(2003 年 / 33 岁)、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2003 年 / 32 岁)、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2007 年 / 23 岁)、世界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权威学者吴恩达(2008 年 / 32 岁)、“基因魔剪” 技术 CRISPR 的先行者张锋(2013 年 / 31 岁)等等。
各位精英在影响力、创新能力、进取精神、未来发展潜力、沟通能力以及领导力等方面表现卓越,不少上榜者后来都成为了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而根据不同的成就方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团队将上榜者定义为五大类别:发明家(Inventors),先锋者(Pioneers),远见者(Visionaries),创业家(Entrepreneurs),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
他们从不同的技术角度切入,成为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关键推动者和践行者,告诉人们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图| 第二届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中国区榜单获奖人合影
聚焦中国青年科技领袖
近年来,在 TR35 全球榜单中,我们也见证到越来越关键的华人面孔,他们的工作正为世界带来更多可能性,来自中国和在世界各地的华裔青年科学家们,逐步成为世界科技创新舞台上的有力竞逐者。
例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2015 年 / 32 岁),他研制出了国际领先的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激发了行业对深度学习处理器的研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刁莹(2016 年 / 33 岁),她的研究通过调控分子组装过程,可利用溶液法来打印柔性电子材料;柔宇科技创始人兼 CEO 刘自鸿(2017/34 岁),其公司研发的新型柔性显示技术产品,可能会改变未来电子产品的走向;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印奇(2018 年 / 30 岁),他带领团队打造的人脸识别技术平台改变了中国的商业应用场景。
2019 年,TR35 全球榜单中多达 8 位华人,他们的研究涉及微米机器人、AI 算法自动化、新型 LED 材料、脑科学、基因编辑等,2020 年,在可拉伸微芯片、纳米材料、热离子转换器、AI 安全等也出现了不少华裔青年科学家领衔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作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中国的独家运营方,DeepTech 于 2017 年将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榜单落地中国,重点发掘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在过去 3 届的年度榜单中,“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中国区榜单先后评选出了 105 位极具创新潜力的科技青年,发掘了百余项由中国青年科学家引导的世界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2020 年 12 月 10 - 11 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将在 “名士之乡”绍兴市上虞区开幕。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绍兴的历史上,古有王充、王献之、谢灵运、贺知章、陆游、王冕、王守仁等响当当的人物,近现代有蔡元培、周作人、鲁迅、陶行知等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在 2020 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感染病学家李兰娟也是绍兴人。
而出身于绍兴市上虞籍的知名科学家也不少,例如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有机化学家袁承业,电机工程专家田炳耕,无机化学家、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徐如人,天体物理学家景益鹏,环境工程专家朱利中等十多位院士,还有被业界称为“AI 架构大神”的 80 后青年科学家贾扬清,他是业内主流 AI 框架 Caffe 的创建者,也是 TensorFlow 的作者之一。古往今来,可谓人才辈出。
今年,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席卷了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缘摩擦有增无减,无论对于科研学术还是创新商业来说都是一种干扰,全球经济回温之际,亟待寻找新兴增长点,诸多创业赛道也对更多的技术突破满怀期待,来自中国的青年科学家和创新者们相聚绍兴上虞,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针对时下大家最关切的问题和挑战,本届峰会将围绕 “引领未来科技之光”、“科技创新的百年传承”、“生命科学的爆发裂变”、“科创家的变革之路”、“交叉跨界多重奏”、“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界” 以及 “科技向善” 等 7 大议题展开,汇聚行业顶尖专家展开对话交流,共享智囊决策。
届时,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2020 年中国区榜单评选结果也将如期揭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