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野夫一个洞的神话
三山五岳的行走,经常被人问到——你的故乡有何名胜?我难免支吾一番,最后赧颜答曰:老家有一个洞。大家便哂笑,似乎我刚讲了一个黄色笑话。
确实,在中国,有名胜古迹的地方,那是太多了;而有洞穴的地方,则更是司空见惯。当三十年前还有不少人处于穴居状态时,故乡的一个洞实在不足以拿出来炫耀。
谈故乡,对多数人而言,都类似晒家当。大户人家肯定摆出来的多是奇珍异宝,像我们这样偏远山地的穷孩子,囊中羞涩,则只好拿青山绿水民风遗俗搪塞说事。就算是沈从文先生当年摆谈湘西,笔下也往往只有河上水手或吊脚楼头的女子,很少论及老家的文物遗迹。因之我拿故乡的一个山洞破题,倒也不觉寒碜。
二
上面所说的这个洞,实际是一个洞群,现在叫腾龙洞。在我的少年时代,老百姓就叫它落水洞——因为奔腾清江到了这里,忽然河床折断遁入地下成为伏流。一道瀑布凌空坠入黑洞,其情景奇崛而近乎惊恐;古人形容为“卧龙吞江”,确确乎十分神似。
落水洞的边上,更有一个巨大难言的旱洞,据说那是清江的古河道,岩壁上还能略见水痕。这个洞在1980年代才被命名为腾龙洞,现在确实成了享誉世界的自然奇观。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这个洞硕大无朋,深不可测;也经常去玩耍,但只敢进去几里路,便不敢深入了。那时有一些熬硝的农民在其中活动,有无数岩燕和蝙蝠栖居洞壁,但是还没有人知道它究竟通向哪里。
一个太大太深的黑洞,给人的印象近乎地狱的走廊,恐怖而神秘;自然遗世独立,阻隔着人类的脚步。直到1984年左右,宣传部和武装部组成了一支联合探险队,才终于第一次贯穿了这个洞,开始掀开其美丽面纱,探出其秘境玄踪。而那时,我刚好在宣传部工作,参与了对它的探索和宣传。
当时的利川人,还不足以知道其国际地位和价值。幸好著名学者张良皋教授看到了我们测出的资料,并实际踏勘了现场,最后宣布——这是中国空间第一大的洞穴,在全世界也排名第二。于是,这个洞才开始有了冠名和美誉。
三
我与这个洞真是有着殊胜缘分。少年时的造访,青年时的探索之外,我还在其中经历过一些惊险故事。
1985年,我所组织的清江民族诗会在利川两度召开。其中一次,我曾经带领全省各地而来的百余诗人作家,首次集体穿越腾龙洞。那时的我们真是糊涂胆大,贸然闯入其中却又准备不足,几十只手电筒根本无法照见前方,况乎根本没有道路。
就这样的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花了十来个小时才走到出口。洞里有很高的妖雾山,前面攀登的人蹬下一块石头,只听黑暗中一路滚下的声音逼近,我和散文家王维洲等人断后,匍匐在地上等待末日般胆战心惊,最后飞石还是击中了王维洲的额头。当夜被抬回的还有另外一位老作家李建纲,他则是累得完全虚脱了。
这次的历险实在让人后怕,洞里有山有河,有无数的岔洞不知所终。漫无边际的黑暗,足以吸走人类的光亮。许多年来,就算是本地人,也很少有人这样完全穿越,更不要说成百人的整体陷入了。
四
1986年,利川人开始有了旅游宣传的理念,因之县委决定成立一个腾龙洞办事处【那时还没有旅游局】。也许因为前面那些缘分,我被发文委任为该办事处的第一个创办人。但是我还未履新,就投考而去了武汉大学,从此开始了我的异乡生涯。
许多年来,腾龙洞的赫然存在,就像故乡的眼睛,贮满了我的乡愁。我无数次地对外地朋友介绍它的神奇,无数次带领他们前来瞻仰这一大自然的奇观。几乎每个人都难以思议,在上古洪荒年代,究竟是怎样的神力凿开了这样一条隐秘的河道。如果没有造物主,清江的水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注入推进,才能打开这样一个奔向远方的隧道啊!
如今终于有了一本书,来向世人详解这一神迹的来历和美妙。整个腾龙洞群的诸般奇观,也都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而我这个原乡人,当然应该再次向所有有缘来利川的客人真诚推荐——无论你们有过怎样的阅历,我深信,当你面对这一身世玄秘的山河胜景时,你一定会感到,你面对的就是一个神话。
2010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