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即墨灵山老母
五一劳动节闲逛灵山的照片
虽然身在都市,但我的心依然徘徊停留在农村,依然从往事的回忆中得到慰藉,得到喜悦,得到许许多多的满足。
我出生的小村子西南方向有一座海拔不到二百米的小山,它是由呈东南-西北走向的三个山头组成,很像古代文人搁毛笔的笔架所以称之为笔架山也是很形象的。三个山头中位于最西北方向的最高最大是这座山的主峰,最东南方向的山头次之,中间的山头最矮最平缓。看似平淡无奇的小土山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灵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来描述灵山非常贴切简直就是量身打造专门用来描述此山的佳句。盖因灵山上有一座神奇灵验的庙宇《老母庙》,这是当地百姓信奉的民间神灵--灵山老母的道场。农历四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灵山老母在灵山飞度成仙的日子,这一天后来也成为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摩肩擦踵的来为灵山老母烧香上供的日子,人们虔诚的来到山上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祛病驱灾、家人安乐、运势畅达,将一切美好的愿望全寄托在无比尊崇的灵山老母身上,他们相信神通慈悲的老母一定会保佑这些善人仁者达成心中所愿。这一天后来也逐渐沿变成胶东地区规模很大的庙会,当地的《即墨县志》等文献多有记载,是当地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有仙(老母)则灵(灵山),浑然天成。
至于这灵山老母的来历,从小就听长辈们无数次的说起过。老母原籍招远,俗名“淑娘”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被卖于即墨县灵山南麓金家湾村的一户人家为童养媳。她的这位婆婆非常刻毒,对身材瘦弱的淑娘百般虐待,每天安排她不停的干各种繁重的劳作而给她的饭食却严重不足,经常饿得淑香两眼发黑头昏目眩,经常是寒冬腊月还让小淑香仅穿单衣在推磨喂牲口。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干不够,坚强的她都默默的承受下来了。然而境况凄惨的淑娘却有一副好心肠,经常帮助村里的一些孤寡老人。谁家的柴火不够烧了他会送一些人家,谁家缺饮水了他会提两桶去,谁家的鸡鸭走失了他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去寻找……,善良勤劳的淑娘所做的这一切都被乡亲们看在眼里,大家都喜欢他并趁他婆婆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塞给淑香一些吃喝的的。他那恶毒的婆婆知道后竟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小淑娘,常常每天天不亮就逼迫他去灵山上拾草拾粪、放牛放羊。
清晨萦绕山头的薄雾,黄昏时紧挨山顶落下的夕阳,苍翠的古松葱绿的槐树,宛转鸣叫的飞鸟和翩翩起舞的蝴蝶……,这一切,都带给年幼却命运多舛的淑娘很多慰藉。她常常一个人坐在山石上陷入沉思,要是能将能将这灵山的美好秀丽铺洒在每一处土地上那该有多好啊!
善良仁慈的淑娘天生慧根,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灵山辛苦劳作中逐渐参悟出天理,终于在那一年的四月十五白日飞升,荣登仙班。那一日,灵山附近的百姓只听得灵山上仙乐齐鸣,眼见得笼罩山顶的五彩祥云中鹤舞翩翩,淑娘立在云端与恭迎她的一班仙人在童子的簇拥下飘然而去,百姓们不禁叩拜在地,恭送淑娘荣登仙班。后来当地百姓自发地捐资捐物修祠塑像,建起了一座庙宇名为“灵山老母”,并对庙宇逐年修缮扩建,渐成规模。人们四时拜祭,香火不断,屡有灵验,百姓们也将老母四月十五悟道成仙的日子定为庙会的日子。
幼年的我,常在父母的带领下在庙会的日子去灵山烧香拜祭。这一天于我而言也是狂欢的日子,山上小贩云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闻所未闻:卖吃的、卖喝的、卖花鸟鱼虫的、卖各种小玩意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此时冰糕可以敞开了嚼,可乐可以尽情的喝,小吃可以开怀的吃,一切都是那么的痛快惬意。
似水流年,一晃自己已是三旬开外的年纪了,在外整日为生计奔波,又逢灵山老母庙会的日子竟因工役繁忙而无缘再返乡一拜,深以为憾。写下几段不成章法的拙文权当纪念吧,愿老母保佑,以后能好一些吧。
——丁酉年农历四月十五 写于青岛
灵山之巅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