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系列:“加勒比海明珠”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国名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据说源自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首都圣多明各。
一:自然地理
多米尼加境内科迪勒拉山脉分中央、北部和东部三条横贯全国,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锡瓦奥谷地,西部有大片干旱沙漠,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为第一大湖,是拉美陆地最低点,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东部属热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多米尼加外海有数个小岛和沙洲,其中最大的两个小岛为东南边外海的沙翁纳岛和西南部的贝亚他岛。北部距离100公里和200公里外海处有三处范围颇大的沙洲,主要是由北边巴哈马群岛延伸而来,分别称为圣诞节沙洲,银色沙洲。
多米尼加河流短小,水势湍急,主要有流经锡瓦奥谷地的北亚克河和流经东北部贝加雷阿平原的尤纳河,均有灌溉和发电之利。河域广布,其中有四大水系,从中央山脉发展出来的北亚盖河为多米尼加最主要也是最长的河流,最后从西北边的基度山海湾出海。中央山脉东边延伸出来的育纳河,经过东边的皇家草原后,流入东北边的山美纳海湾里。中央山脉南边的南亚盖河往南灌溉圣湖安谷地,最后流向加勒比海。
二:历史沿革
多米尼加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被西班牙占领,1496年由西班牙人建立的圣多明各为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
1795—1809年一度归属法国,1821年11月独立,次年2月被海地占领,1844年2月27日再次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1861—1865年再度被西班牙占领,1916—1924年被美国统治,1930—1960由特鲁希略家族统治。
2018年5月1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多米尼加外长巴尔加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宣布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与台湾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
三:社会经济
多米尼加旅游业、出口加工业和侨汇是多经济的主要支柱,主要农业有甘蔗、咖啡、可可、烟草等,多米尼加主要出口蔗糖、可可、咖啡、烟草、服装和金、银、镍铁合金等,进口石油、燃料、食品、机电产品和化工原料等。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委内瑞拉、墨西哥等。
四:加勒比海第二大岛,为何分为两个国家?
古巴岛是加勒比海第一大岛,那么第二大岛在哪里?就是海地岛,位于古巴岛东南。海地岛名气小,没关系,你知道海地岛西部有个国家叫海地就可以了。海地虽然穷到全球知名,但名气相当大。别的不讲,单说经济,海地就没少被拎出来,和海地岛东部的邻居多米尼加进行比较。
2018年,海地GDP为84亿美元,人均只有761美元。多米尼加GDP为715亿美元,人均6722美元。同在一个岛上,历史都差不多,为何一个“中产”,一个“赤贫”?
海地岛最早是被哥伦布“发现”的,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再之后,法国“反客为主”,1665年,法国已控制海地岛西部,也就是现在的海地。1795年,西班牙把海地岛东部全部交给了法国。
1804年,海地岛西部的海地自立建国。西班牙把海地岛送给法国后就后悔了,趁着岛上大乱,1809年,西班牙又收回海地岛东部。1821年11月30日,海地岛东部打跑了西班牙人,宣布成立国家,国名叫西班牙海地。
这说明,无论是法国海地(今海地),还是西班牙海地(多米尼加),他们在潜意识里都是认同“海地”的。即使是海地岛,本名也叫海地岛,总之,岛上有各种“海地因素”。
不过,具体来说,海地(以下皆指今海地)对两国合并的热情更高,而西班牙海地则更倾向于美洲大陆的大哥伦比亚合并。原因很简单,西班牙海地和玻利瓦尔统帅的大哥伦比亚,都是前西班牙殖民地,语言相同,风俗相近。而海地很早就沦为法国殖民地,并不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系统。
1822月2月,海地总统布瓦耶向东进军,拿下西班牙海地。1822年2月?距离西班牙海地独立只有两个多月?没错,布瓦耶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国与国之间的吞并,讲究的就是快准狠。
法国海地吞掉西班牙海地后,对西班牙海地的白人殖民地进行严厉打压,同时把被白人殖民者欺负的黑人奴隶全部释放。看上去,布瓦耶像是个救星,但问题在于,他的政策太激烈了。本来受他恩惠的黑人奴隶也受不了他,1843年,布瓦耶在海地岛的统治结束,他本人逃出海地岛。
布瓦耶倒后的次年2月,西班牙海地摆脱海地,成立了多米尼加。之后,多米尼加又被西班牙控制,然后又是各种折腾,1865年再独立。之后,美国看中了多米尼加的地缘优势,又蹿过来,于1916年占领多米尼加。再之后,多米尼加几多风雨,世事多变。
不过,多米尼加的耕地面积较大,仅靠天吃饭也能养活人口。而海地面积本来就小,再加上多山,耕地少,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现在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