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傅斯年简介_陈寅恪与傅斯年的关系_傅斯年夫人子女后代现
傅斯年简介
傅斯年简介是这样开始的:傅斯年出生在1896年,那是初春的三月万物复苏的季节。从小受书香门第的熏陶,傅斯年少年时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傅斯年照片
在1916年刚满20岁的傅斯年升入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学府北大,在这里他怀着一腔热血。
傅斯年在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年代里参加了“五四”运动,之后不断的磨砺自己,曾先后入爱丁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学习结束后回国任教,大量优秀学生出自他门下,同时在历史语言的研究上有很深的刻苦钻研,发表了诸多的文献著作,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在抗战胜利后,傅斯年继续教书育人,他与北大的缘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傅斯年曾经担任北大的临时校长。
1942年1月,战争原因历史语言研究所要迁到台北,傅斯年也迁至台北,随后继续育人出任当时台湾大学的校长。在做台大校长期间,整治学风,提倡注重科学研究,为台大注入了一股新的学术之风,台大优秀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晚年的傅斯年身体每况愈下,先后患有高血压胆结石等疾病。在1950年12月20日的早上,他去参加议会,一位议员当时对教育行政提出质疑,傅老先生因太过于激动气愤的回答突发脑溢血逝世。
一代学者就这样突然离开,年仅55周岁,一位学者曾因感佩写下“天下英雄独使君”的诗句。这是对傅斯年先生最好的评价!
陈寅恪与傅斯年
当人们提起陈寅恪时,会在心中默默的说一句大师!提起傅斯年时,人们也会说句大师!随后就只剩下敬仰之情,徐徐升起。
陈寅恪照片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天才成群的时期,陈寅恪与傅斯年他们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读书,识字,他们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学贯中西。陈寅恪曾经留洋16年,对二十多种的文字精通。傅斯年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并且也曾海外留学7年,两人的经历是如此的相似。陈寅恪学成后归来,进入清华教书育人,门下人才济济;傅斯年学成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曾一度是北大的代理校长。
陈寅恪与傅斯年相似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一直都惺惺相惜,君子之交淡如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能够遇上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实属不易,二人相聚一堂,小酌一杯,说尽天下事。陈寅恪与傅斯年他们二人一个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一个被称作”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之教授。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两位大师的敬仰之深!一位名叫岳南的作者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陈寅恪与傅斯年》,对他们两位的事迹进行了多方位的介绍和比较,并评价他们是“大师之后再无大师”,陈寅恪与傅斯年具备魏晋名流之风。
尽管后来傅斯年去了台湾,因为突发的脑溢血去世,陈寅恪卧病最终病逝于岭南。隔着一湾海峡两人从此没有见过面,但是那份相濡以沫的知己之情又岂是那一道道海峡能阻挡住的呢?
傅斯年夫人
傅斯年早年间远洋留学,当他留学欧洲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太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礼数和教条了,于是他开始下定决定,与封建教条思想划清界限,首先做的就是在他付出了一大笔‘青春损失费’给了自己所谓的儿时媳妇并在济南协议离婚。同年,傅斯年夫人,也就是俞大维之小妹俞大綵,跟傅斯年共结百年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