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病重后,内阁大臣公然搜缴金属 “锡”,有何目的?
朱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征蒙古,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朱棣病重。朱棣病重期间,随驾亲征的内阁大臣杨荣、金幼孜代行军令,明朝大军按部就班地回京。七月十八日,两位内阁大臣突然联合下令:所有将士必须把随身携带的一种金属上缴,这种金属就是“锡”。内阁大臣公然搜缴金属 “锡”,有何目的?让人费解。但军令如山,将士们也不敢反抗,所有的锡壶、锡罐、锡杯等带锡的物件,都被搜缴到杨荣和金幼孜的大帐中。33天后,人们才知道,两位大臣收缴“锡”的举动,避免了天下大乱。
这件事还要从明成祖朱棣说起,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按《明史》的说法,朱棣是马皇后亲生,是朱元璋嫡子,但目前仍存在争议。朱元璋称帝后,效仿古制,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到各地为藩王,朱棣被封为燕王,屏藩北平。朱棣在北平期间,一直谨小慎微,徐达北伐时,朱棣跟随徐达出塞,立下不少战功。
洪武二十六年,明朝的第一位太子、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曾打算以“燕王英武似朕”为由,立朱棣为太子。但最后因大臣们反对,而改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六年后,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为了巩固皇权,朱允炆随即开始削藩,连续削掉五位藩王,朱棣预料到噩运早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在姚广孝等人的支持下,开始密谋造反。翌年,靖难之役爆发,历经三年之余,朱棣成功占领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太宗(或明成祖)。
朱棣一生好武,为了让蒙古人永远不敢南下牧马,朱棣曾先后五次御驾亲征,横扫漠北。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朱棣在他64岁那年,第五次北伐蒙古,却再也没有活着回来。
公元1424年春,朱棣开启了第五次北伐的征途,此时的朱棣,已经64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临行前,他令太子朱高炽监国。朱棣在草原上行军五个月,只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战争,没有发现蒙古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的踪迹,无奈班师回朝。在大军行至榆木川的时候,朱棣病重,随后驾崩。然而,朱棣驾崩的消息,在当时,只有三个人知道,分别是宦官马云,以及内阁大臣杨荣、金幼孜。
杨荣和金幼孜都是朱棣的重臣,从朱棣登基开始,这二人就是内阁成员,这二人不仅勤勉,而且足智多谋,为明朝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朱棣刚驾崩时,杨荣、金幼孜二人密谋了一件大事:隐瞒朱棣的死讯。
杨荣、金幼孜都是老臣,他们为何要隐瞒皇帝的死讯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当时大军远在关外,若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会导致军心大乱。朱棣麾下的诸多蒙古士兵可能会趁机反叛。更为甚者,若蒙古三大部落听闻朱棣驾崩,必会全力追击,到时候明军将面临巨大损失。
第二,朱棣虽然已经钦定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但这些年来,朱高煦(朱棣次子)仗着靖难之役时立下大功,屡次挑战太子权威,甚至拉帮结派,试图扳倒太子。若朱棣驾崩的消息传到关内,朱高煦、朱高燧等人肯定会起兵铤而走险,到时候就难免天下大乱。
所以,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杨荣、金幼孜二人打算隐瞒朱棣驾崩的消息。但当时正值七月中旬,天气炎热,从榆木川到京师至少需要12天的时间,朱棣的尸体一旦腐烂,消息肯定会泄漏出去。最后,杨荣和金幼孜想了一个办法,收缴全军将士们所携带的金属“锡”。《明史》云:“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杨荣二人要锡,是为了制造容器,而盛放朱棣的尸体。
古代没有特别好的密封材料,锡器自明朝以来,发展迅速,有许多锡器做成的茶叶罐(下图),能够使茶叶和空气完全隔绝,从而避免使茶叶的口味变质。杨荣和金幼孜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收缴将士们的锡器。
据《智囊全集》记载:
榆木川之变,杨荣、金幼孜入御幄密议,以六师在外,离京尚远,乃秘不发丧,亟命工部官括行在及军中锡器,召匠人销制为椑,敛而锢之,杀匠以灭口。
也就是说,杨荣和金幼孜二人收缴将士们的锡器后,让工匠将锡器熔化,制成一个器皿,然后将朱棣的尸体装进器皿中,进行密封。事后,再将工匠杀掉,这件事就没其他人知道了。不仅如此,杨荣还让人每天三餐给朱棣送饭,因此,三军将士都不知道朱棣已经驾崩。
在这期间,由金幼孜带领大军继续返京,而杨荣则先行一步,快马加鞭到达京城,把朱棣已经去世的秘密告诉太子朱高炽,33天后,朱高炽得以顺利即位,避免了天下大乱。
杨荣、金幼孜身为朝廷重臣,为了隐瞒朱棣死讯,想到用锡来密封朱棣尸体,从而成功隐瞒朱棣的死讯,直接促成了明朝皇位的顺利交接。这种做法,虽然诡诈,但对于明朝历史来说,意义重大,否则,继承朱棣皇位之人是不是明仁宗,也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