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生平介绍及评价
王忠嗣(706-749年),初名王训,太原祁人(《新唐书》称华州郑人),后定居于华州郑县。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
[1-2]
王忠嗣幼年被接入宫中抚养,唐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
[3]
开元十八年(730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晊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使吐谷浑降唐。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称,石堡形势险固,吐蕃举国之力守之,不宜轻举妄动,玄宗不听,命令董延光攻打石堡城,结果没有按期攻下。
王忠嗣数次上书奏言安禄山将会作乱。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唐玄宗对王忠嗣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宝应元年(762年),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唐朝是我国古代十分繁荣昌盛的一个朝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词语都是出自于那个时代。这和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皇帝的治理密切相关。唐朝之所以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达到鼎盛,靠的是多方面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十分雄厚的。人力指的是底层人民的劳动,更指的是那些平定战乱的将领们。
唐朝的将领有很多,但是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王忠嗣。王忠嗣是唐朝时期第一战神,拥有20万精兵悍将,若不死无人敢造反。王忠嗣原名王训,是王海宾的儿子。王海宾原先是唐玄宗手底下的大臣,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导致去世了。唐玄宗觉得对不起他,便把他的儿子王忠嗣接到朝廷里来当他的养子。他对王忠嗣精心照料,也完全尽到了一个养父的本分。
王忠嗣也没有辜负唐玄宗的期望,从小便刻苦练习武功,学习也很卖力,长得又一表人才,对于排兵布局非常精通。王忠嗣也为唐玄宗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还杀伐果断,勇猛无敌,在敌人面前敢于冲锋陷阵。哪怕是士兵不敢上前,他也能够一人冲在前面,凭一己之力杀敌人个片甲不留。可以说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
王忠嗣对他的军队也十分的爱惜,他手底下掌握着20万精兵强将。曾经有一次唐玄宗要让他带领军队去攻击石堡城,而他算出来这是毫无意义的举动,去的话只是平白无故的送人头,所以没有遵从唐玄宗的指令。果然,这场战役唐玄宗大败。
唐玄宗便把罪名安在了他头上,认为他是谋逆之罪,不配合他的指令导致这次失败,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处死了。在这之后唐朝渐渐走了下坡路,起义频发。这个时候唐玄宗后悔了,如果当时没有杀他的话,有王忠嗣作镇,根本没人能够突破重围,可是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