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又没有压缩食品,行军打仗的人吃什么呢?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句话就是说粮草在军队中的重要性。现代军队,很多士兵吃的东西都是罐头和压缩饼干。罐头花样丰富,有各式各样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能为士兵提供营养。压缩饼干能为士兵提供最基础的体力。但是,在古代没有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工业,士兵也很难吃到营养均衡搭配和精心钻研的食物,在行军打仗都到底吃什么东西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国家的粮食准备
古代政府也认识到,战争一直都是关乎到民族生死存亡和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因此,政府都会在战争之前做好各种充分准备,除了整衣备甲和士兵宣誓动员之外,那就是准备粮食。粮食的准备除了动用国家库存之外,也会向全国征收粮食,做好屯粮的工作。万一持久战打起来了,战争的前线需要大量军粮不给,后方补给不上造成的兵败或者兵变后果不是一般统治者能忍受的。
因此,曹操就发明了屯田制,强迫士兵去耕种田地。士兵在战斗时候为兵,平时为农民,这样起到自给自足的作用,能避免了粮食长途的运输补给。对于一些戍边军队,也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粗粮等农作物为行军的基本粮食
古代人也认识到粮食属于后勤物资保障的范畴内,也是决定军队是否能打胜仗的关键所在。所以古话就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包括人吃的“粮”与牲口(马骡)所吃的“草”。古代的军粮主要是水稻、糜子、大豆、小麦等谷物,主要就是填报肚子,没有太多的讲究。所以,古代行军打仗,讲究就是能够填报肚子。
唐宋之前小米
一般来说,在古代行军打仗中,最常吃的就是小米。由于小米比较容易储存,能够保存九年之久,大米却只能保存五年,所以小米是非常适合当“军粮”。在古代,小米也叫作“粟”,简称为“谷”。当谷去掉壳之后,就称为小米。
古人考虑小米为基本粮食,主要是其他农作物产量也是低得吓人。如唐宋之前,古代小麦产量非常低,大米产量更是低。在加上当时中国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所以,士兵行军都一直都是以小米为主要军粮,从上古时代一直维持到唐朝。
古人也想着伙食丰富,在行军中也喜欢用小米煮粥。就是在小米粥里加入豆类、野菜、肉类熬成一碗肉粥。当时的粥非常稠,所以也就做“厚”。可以说,在古代菜粥或者肉粥,都是很高端的军粮。肉类和蔬菜都是属于军官的专属,普通士兵是没办法享受的。
如战国时候的秦军,爵位等级高低标准也直接绝对伙食标准的差异。三级爵位的下级军官,伙食是酱半升、精米一斗、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军官,吃的东西也只能是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也只能靠填报肚子为生。古代士兵除了小米粥之外,下饭东西都是盐、咸菜和酱,一般都还是定量供给。
至于面条,两汉时候虽然发明出来了,却也只是偶尔改善一下士兵的伙食,都还是小米稠粥为主。虽然诸葛亮发明和创造了馒头,蜀国士兵也能吃上馒头。但是由于前面所说的,小麦产量有限,都还是粥为主。在某些时候,当没遭到急行军或者战事正酣,米饭团就成了最快捷的战地快餐。
唐宋之后,小麦和大米
唐朝之后,尤其是两宋期间,汉族的聚集地朝着南方发展,麦子和稻谷产量增加,军粮逐渐也变为麦米。各种面饭制作成的大饼、锅盔、烧饼等,都是行军士兵的主要食物。宋朝打仗的时候,士兵们背着各种的酱、盐块和杂饼等粮食行军。在明朝时候,烧饼为军粮得到了普及的推广。明军通常把烧饼以炭火来烤炙,中间戳个小孔,然后用绳子把烧饼串起来,以便士兵们行军携带,这就是明朝士兵的压缩饼干。
明朝军队一个比较常见的食物烹饪方法,就是把大米蒸熟之后晾干吃,吃的时候用热水去泡饭就可以直接食用,这就是明朝的方便面。明军野战时候的主要副食就是把豆豉与捣碎的咸盐掺和,制作为饼干模样之后晒干。食用的时候剥一块与枣核大小的和饭配着食用,用来代替酱菜。
由于蔬菜保质期短,士兵行军时候几乎吃不上蔬菜。需要蔬菜偶尔也只能在行军路上购买。在战场附近,一般士兵都设立一些粮仓屯着粮食,高级将士也能吃上火锅,吃吃肉喝喝酒,普通士兵只能闻着味道解馋。
可以看到,古代行军士兵由于主要都是吃粗粮。在行军时候,士兵都会携带一个长条布口袋,里面装有米、麦、烧饼等干粮。然后开伙时候每人抓一把出来,煮一大锅大家一起吃,开不了火就生嚼。由于古代士兵平日也需要补充盐分。所以在行军之前,就把棉布用盐和醋反复浸泡之后晒开,在行军造反时候就用布把米饭包裹住,制作为饭团。饿的时候剪下来一块和军粮一起吃,这样能吃到富含有盐味的米饭。
偶尔也能吃肉,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在古代,肉食都是普通士兵的奢侈品。但是,军队一直都没有肉吃,是没有任何打赢胜仗的力气。人肉也就成为军人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在三国时代、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都会吃军中老弱病残或者战败的俘虏为人肉吃。如三国时候,袁绍军队围困东武阳,守将臧洪先杀守城部队,先杀掉全城马匹给守城部队食用,之后马匹和老鼠都吃光了,他也杀掉自己的爱妾给将士们吃。
需要提及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军粮就是肉干。游牧民族把牛羊宰杀之后,经过风干加工,变为十几斤、二十斤的肉干,能够携带出征,吃上几个月。或者把所有牛肉干放塞进一个牛膀胱里面,这样牛膀胱就成了一个食物包。士兵带着牛肉干或者一个食物包可以出征了。由于牛肉干富含的蛋白质是普通肉的几倍,一小块可以维持一个人一天食物需要。士兵在晚上宿营的时候,割下一小块肉干来煮汤,再配上茶水和奶类食品,营养丰富也全面。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起兵不需要后勤部队运输粮食,也不需要小米豆酱等副食也能有营养补充原因所在。由于游牧民族食用富含营养和有热量的食品,战斗力才会强大,能屡次强有力进攻中原。
随军小贩的粮食供给
在古代,也有随军小贩解决军队粮食供给问题。这些小贩赶着大车,随着军队的走向流动。如法国《悲惨世界》里随军小贩德纳第,商贩们与军队做交易,售卖都是士兵需要的蔬菜、瓜果、牛羊肉禽等生活物资。
之外,古代行军时候沿途驻扎的百姓,也能为军队提供必要的物质供给、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不少老百姓出于生计需要,向英国军队售卖生活必需物品,被朝廷官员痛骂为“汉奸”,当时与侵略者做生意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这一种还是比较少见。很多军队都还是需要劫掠、抢夺重要的粮食来补给,这也造成军中饮食一直缺乏保障。尤其是打持久战、战事焦灼和战争不利的时候,更容易造成军队粮食供应不上,士兵们被饿死。当军粮供给不足时候,只能有组织抢劫敌人,甚至抢劫老百姓,或者是人吃人,这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存在的。这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所谓“一将功成白骨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句话就是说粮草在军队中的重要性。现代军队,很多士兵吃的东西都是罐头和压缩饼干。罐头花样丰富,有各式各样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能为士兵提供营养。压缩饼干能为士兵提供最基础的体力。但是,在古代没有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工业,士兵也很难吃到营养均衡搭配和精心钻研的食物,在行军打仗都到底吃什么东西呢?我们做一一分解。
国家的粮食准备
古代政府也认识到,战争一直都是关乎到民族生死存亡和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因此,政府都会在战争之前做好各种充分准备,除了整衣备甲和士兵宣誓动员之外,那就是准备粮食。粮食的准备除了动用国家库存之外,也会向全国征收粮食,做好屯粮的工作。万一持久战打起来了,战争的前线需要大量军粮不给,后方补给不上造成的兵败或者兵变后果不是一般统治者能忍受的。
因此,曹操就发明了屯田制,强迫士兵去耕种田地。士兵在战斗时候为兵,平时为农民,这样起到自给自足的作用,能避免了粮食长途的运输补给。对于一些戍边军队,也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粗粮等农作物为行军的基本粮食
古代人也认识到粮食属于后勤物资保障的范畴内,也是决定军队是否能打胜仗的关键所在。所以古话就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包括人吃的“粮”与牲口(马骡)所吃的“草”。古代的军粮主要是水稻、糜子、大豆、小麦等谷物,主要就是填报肚子,没有太多的讲究。所以,古代行军打仗,讲究就是能够填报肚子。
唐宋之前小米
一般来说,在古代行军打仗中,最常吃的就是小米。由于小米比较容易储存,能够保存九年之久,大米却只能保存五年,所以小米是非常适合当“军粮”。在古代,小米也叫作“粟”,简称为“谷”。当谷去掉壳之后,就称为小米。
古人考虑小米为基本粮食,主要是其他农作物产量也是低得吓人。如唐宋之前,古代小麦产量非常低,大米产量更是低。在加上当时中国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所以,士兵行军都一直都是以小米为主要军粮,从上古时代一直维持到唐朝。
古人也想着伙食丰富,在行军中也喜欢用小米煮粥。就是在小米粥里加入豆类、野菜、肉类熬成一碗肉粥。当时的粥非常稠,所以也就做“厚”。可以说,在古代菜粥或者肉粥,都是很高端的军粮。肉类和蔬菜都是属于军官的专属,普通士兵是没办法享受的。
如战国时候的秦军,爵位等级高低标准也直接绝对伙食标准的差异。三级爵位的下级军官,伙食是酱半升、精米一斗、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军官,吃的东西也只能是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也只能靠填报肚子为生。古代士兵除了小米粥之外,下饭东西都是盐、咸菜和酱,一般都还是定量供给。
至于面条,两汉时候虽然发明出来了,却也只是偶尔改善一下士兵的伙食,都还是小米稠粥为主。虽然诸葛亮发明和创造了馒头,蜀国士兵也能吃上馒头。但是由于前面所说的,小麦产量有限,都还是粥为主。在某些时候,当没遭到急行军或者战事正酣,米饭团就成了最快捷的战地快餐。
唐宋之后,小麦和大米
唐朝之后,尤其是两宋期间,汉族的聚集地朝着南方发展,麦子和稻谷产量增加,军粮逐渐也变为麦米。各种面饭制作成的大饼、锅盔、烧饼等,都是行军士兵的主要食物。宋朝打仗的时候,士兵们背着各种的酱、盐块和杂饼等粮食行军。在明朝时候,烧饼为军粮得到了普及的推广。明军通常把烧饼以炭火来烤炙,中间戳个小孔,然后用绳子把烧饼串起来,以便士兵们行军携带,这就是明朝士兵的压缩饼干。
明朝军队一个比较常见的食物烹饪方法,就是把大米蒸熟之后晾干吃,吃的时候用热水去泡饭就可以直接食用,这就是明朝的方便面。明军野战时候的主要副食就是把豆豉与捣碎的咸盐掺和,制作为饼干模样之后晒干。食用的时候剥一块与枣核大小的和饭配着食用,用来代替酱菜。
由于蔬菜保质期短,士兵行军时候几乎吃不上蔬菜。需要蔬菜偶尔也只能在行军路上购买。在战场附近,一般士兵都设立一些粮仓屯着粮食,高级将士也能吃上火锅,吃吃肉喝喝酒,普通士兵只能闻着味道解馋。
可以看到,古代行军士兵由于主要都是吃粗粮。在行军时候,士兵都会携带一个长条布口袋,里面装有米、麦、烧饼等干粮。然后开伙时候每人抓一把出来,煮一大锅大家一起吃,开不了火就生嚼。由于古代士兵平日也需要补充盐分。所以在行军之前,就把棉布用盐和醋反复浸泡之后晒开,在行军造反时候就用布把米饭包裹住,制作为饭团。饿的时候剪下来一块和军粮一起吃,这样能吃到富含有盐味的米饭。
偶尔也能吃肉,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在古代,肉食都是普通士兵的奢侈品。但是,军队一直都没有肉吃,是没有任何打赢胜仗的力气。人肉也就成为军人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在三国时代、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都会吃军中老弱病残或者战败的俘虏为人肉吃。如三国时候,袁绍军队围困东武阳,守将臧洪先杀守城部队,先杀掉全城马匹给守城部队食用,之后马匹和老鼠都吃光了,他也杀掉自己的爱妾给将士们吃。
需要提及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军粮就是肉干。游牧民族把牛羊宰杀之后,经过风干加工,变为十几斤、二十斤的肉干,能够携带出征,吃上几个月。或者把所有牛肉干放塞进一个牛膀胱里面,这样牛膀胱就成了一个食物包。士兵带着牛肉干或者一个食物包可以出征了。由于牛肉干富含的蛋白质是普通肉的几倍,一小块可以维持一个人一天食物需要。士兵在晚上宿营的时候,割下一小块肉干来煮汤,再配上茶水和奶类食品,营养丰富也全面。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起兵不需要后勤部队运输粮食,也不需要小米豆酱等副食也能有营养补充原因所在。由于游牧民族食用富含营养和有热量的食品,战斗力才会强大,能屡次强有力进攻中原。
随军小贩的粮食供给
在古代,也有随军小贩解决军队粮食供给问题。这些小贩赶着大车,随着军队的走向流动。如法国《悲惨世界》里随军小贩德纳第,商贩们与军队做交易,售卖都是士兵需要的蔬菜、瓜果、牛羊肉禽等生活物资。
之外,古代行军时候沿途驻扎的百姓,也能为军队提供必要的物质供给、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不少老百姓出于生计需要,向英国军队售卖生活必需物品,被朝廷官员痛骂为“汉奸”,当时与侵略者做生意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这一种还是比较少见。很多军队都还是需要劫掠、抢夺重要的粮食来补给,这也造成军中饮食一直缺乏保障。尤其是打持久战、战事焦灼和战争不利的时候,更容易造成军队粮食供应不上,士兵们被饿死。当军粮供给不足时候,只能有组织抢劫敌人,甚至抢劫老百姓,或者是人吃人,这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存在的。这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所谓“一将功成白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