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超人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想要从开封迁都到洛阳洛阳有什么好的吗?

2024-08-13 08:52 来源:秀流网 点击:

智慧超人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想要从开封迁都到洛阳洛阳有什么好的吗?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赵匡胤的故事。

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胆识与才能想来也一定会是非常厉害的,他也一定不会是那种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人,他提出来的一件事情,一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然而,当他向大臣提出要迁都洛阳的时候,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想要迁都?洛阳与开封相比,难道有什么更好的优势吗? 大宋开宝九年 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

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 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 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

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

尽管北方仍有强邻,但开国十六年来,大宋国力日强、国运大盛,所以,在随行的文武群臣们看来,此次圣驾西幸应该是一次充满温情的怀旧之旅。

传说太祖回到夹马营旧居参观时,欣喜怀恋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还从某处土坷里挖出了幼时埋藏的玩具石马,爱不释手地带在了身边。

然而,此次西巡却并非都是终日宴饮、君臣共欢。

太祖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令群臣大为惊骇,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也让太祖满心不悦,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如此僵持的两个月对群臣无疑是一种折磨,洛阳的日子在惴惴不安中度过。

最后,终于由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劝动了太祖,虽然还是心有不甘,但悻悻之间总算肯起驾回京了。

五个月后,开创了大宋江山的一代圣主在开封的皇宫中猝然亡故。

这就是宋初的所谓迁都之议。

如果是不太熟悉宋朝历史的人,初听这个故事,也许会得到以下一些印象:一,宋太祖和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皇帝一样,想起一出是一出,明显带有孩子气,很不好伺候;二,这个皇帝又算是很讲民主的,赌气归赌气,最终还是能听从臣僚的反对意见,放弃自己一心想做的事,作为皇帝,这已经殊为不易;三,没能迁都洛阳有可能是他人生最后阶段里一个比较重大的遗憾。

比较而言,宋太祖确实算得上仁厚之君,同时也确实有难伺候的一面。

不过,研究和关注宋史的人普遍认同赵匡胤提出迁都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他的这一想法未能付诸实施,是整个国家的重大遗憾。

如果当时真的将国都迁至洛阳,或许两宋绵延三百年受困于北方边患并两次亡于外族的悲剧命运就可以避免。

从地形来看,洛阳坐拥山川之险,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而开封地处黄河南岸的平原之上,是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

如果仅从这种自然条件上比较,洛阳和开封作为国都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满朝文武一致反对迁都,当然会有这之外的其他原因。

开封在战国时曾为魏都,当时叫大梁,后又改称汴州。

隋朝开通的运河经汴梁入江淮,使这里成为了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

到唐朝中后期,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经济中心移至南方地区,汴梁则成为南粮北运的必经之地。

五代时期,汴梁先后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国之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到周世宗柴荣时,汴梁已经拥有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城内建筑规整,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颇具帝都风范。

再经过赵宋王朝十几年经营,汴梁城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荆湖之运漕,而朝中群臣俱在此安居多年,此时提出迁都,确实有动摇国家根本的感觉。

何况此时的洛阳 包括长安由于自唐朝后期开始的连年战乱,城市破坏严重,经济凋弊不堪,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作为国都的条件。

而事实上,长安自唐后、洛阳自后晋石敬瑭迁都开封,都再也没有成为过任何王朝的国都。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所以最初定都开封谈不上选择,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承袭。

开封确实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此前定都于此的都是短命政权,但宋太祖雄才大略,大宋开国后即开始为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战略上以攻为主,战场主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十多年来国都从未受到过威胁,而开封的通达便利更成为了利兵利战的优势。

应该说,宋初定都开封是符合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客观需要的最佳方案。

问题在于,当大宋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南方诸国而将目光转向北方时,形势却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北方的契丹,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成功阻止了宋军向北的步伐。

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汉,皆受挫而返。

当战略上的进攻转化为对峙,作为一个身经百战、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从心而产生失望和无奈,也当然会意识到巨大的危险。

北汉在黄河以北,与汴梁仅相隔一河。

而强大的契丹也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如何抵挡辽军铁骑? 要保证四战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为险,所以驻守开封的禁军数量急剧膨胀。

那些已经习惯于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们,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师或许会感到心安,而太祖则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军队庞大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他提出迁都洛阳就是为了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只可惜,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大臣们的理解,最终在赵光义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做出妥协。

其实,对于这次迁都之议还有另一种猜想:御弟赵光义早有谋位的野心,一直在做着精心准备,他作了十几年开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

不管太祖对此是不是有所觉察,迁都之议对赵光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他当然要竭力反对。

而大臣们不过是受了他的鼓动,帮他制造氛围而已。

这样的分析阴谋论色彩过重,却并非没有道理,此后事态的发展,甚至包括太祖几个月后的诡异死亡,都可以作为怀疑赵光义的理由。

在最终做出妥协时,太祖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此语在百年以后验证。

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

开封终于在靖康二年 公元1127年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

当年,在从洛阳返京途中,行至巩县 即今巩义,太祖前往父母茔地——永安陵进行了祭奠。

在陵园神墙的角楼上,他怅然四顾,思叹良久后,抽出一支雕翎箭,张弓射向远野。

看着那支箭在远处无声落下,他长叹一声,告诉身边众臣:人生终须有归宿,今日箭落之处,就是我死后长眠之所。

说完,取出那个玩具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并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

这就是传说中太祖永昌陵的来历。

那支利箭脱弦之初可以射穿敌人的铠甲,而最终却免不了凄然无力的坠地,一代圣主的故事至此也即将落幕。

相关标签: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爱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爱长孙皇后的真相
2024-08-13 08:49:46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爱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爱长孙皇后的真相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爱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爱长孙皇后的真相 1、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是否相爱2、李世民真的爱长孙皇后吗?3、李世民爱不爱长孙皇后?4、唐朝李世民最爱的人是...

​中国古时候四大丑女盘点,新郎都被吓得不敢入洞房历史
2024-08-13 08:47:31

​中国古时候四大丑女盘点,新郎都被吓得不敢入洞房历史

中国古时候四大丑女盘点,新郎都被吓得不敢入洞房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西施、貂蝉、昭君、杨贵妃,她们的故事广为流传,如同她们的美貌一般被世人喜爱与铭记。 那么相...

​隋炀帝出巡河西,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2024-08-10 15:35:03

​隋炀帝出巡河西,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隋炀帝出巡河西,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历史上唯一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皇帝是谁?有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爱出巡,大...

2024-08-10 15:32:49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皇帝 中国有多少皇帝你知道吗?首先,我们也算死后追死,比如曹操,但不算死前死后没有帝号,比如项羽。 另外,像五胡16国这样的地方行政权太多,时间有限,我...

2024-08-10 15:30:34

​对于该不该杀吕布 曹操为什么不问郭嘉荀彧这些谋士

对于该不该杀吕布 曹操为什么不问郭嘉荀彧这些谋士 三国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道教神仙排行榜  表
2024-08-10 15:28:20

​道教神仙排行榜 表

道教神仙排行榜 表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道教神仙和佛教的神仙的区别,其实这个区别还是非常非常大的,最近很多人都问了,那对道教的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这个道教神仙排名表...

​历史人物解读:张汤审案件件都能让汉武帝刘彻满意 张汤是怎么做到的
2024-08-10 15:26:05

​历史人物解读:张汤审案件件都能让汉武帝刘彻满意 张汤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解读:张汤审案件件都能让汉武帝刘彻满意 张汤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张汤审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张汤是历史上著名的会审案件的人。...

​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么厉害怎么在取经时武力值骤降
2024-08-10 15:23:51

​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么厉害怎么在取经时武力值骤降

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么厉害怎么在取经时武力值骤降 看过西游记的读者朋友心里应该会生出一个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圣爷在天庭里那么折腾时,都没什么人能拦的住他,可是一到了西天...

​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
2024-08-10 15:21:36

​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

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 唐宪宗李纯,中国唐朝史上唯三的好皇帝之一,是唐朝唯一一个能与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并驾齐驱的皇帝,然而,与其在政治上的成就形成鲜明...

​历史人物:为什么刘备麾下的将领没能在两军阵前将张任生擒活捉?
2024-08-10 15:19:21

​历史人物:为什么刘备麾下的将领没能在两军阵前将张任生擒活捉?

历史人物:为什么刘备麾下的将领没能在两军阵前将张任生擒活捉? 张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蜀中有壮士,川人尚忠节。 益州张从事,少自有胆略...

​历史人物解读:大司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为什么说西汉成也大司马,败也大
2024-08-10 15:17:07

​历史人物解读:大司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为什么说西汉成也大司马,败也大

历史人物解读:大司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为什么说西汉成也大司马,败也大 司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职大司马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是掌管的意思,司马这个官...

​中国最热的地方 是哪这里一年中最高温度可达70℃
2024-08-10 15:14:52

​中国最热的地方 是哪这里一年中最高温度可达70℃

中国最热的地方 是哪这里一年中最高温度可达70℃ 几乎每年夏天,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各大火炉城市排行榜,武汉、重庆、南京、长沙算是火炉城市当中的常客了。 不给要是和国内这个...

2024-08-10 08:57:12

​西汉名将樊哙骁勇善战为什么险遭诛杀

西汉名将樊哙骁勇善战为什么险遭诛杀 西汉名将樊哙骁勇善战为何险遭诛杀 ? 樊哙 kuài 前242—前189年,吕后妹夫,沛县 今江苏省沛县人。 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

2024-08-10 08:54:58

​什么是和亲政策一个属于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的交往媒介

什么是和亲政策一个属于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的交往媒介 大家好,说起和亲政策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和亲,又称和蕃,是指中国古代皇帝将自己的女儿或皇室宗族中的女子...

​历史人物:多尔衮、豪格两大势力相争为什么却让福临捡了廉价?
2024-08-10 08:52:43

​历史人物:多尔衮、豪格两大势力相争为什么却让福临捡了廉价?

历史人物:多尔衮、豪格两大势力相争为什么却让福临捡了廉价?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地第十四个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是他的八哥,他年仅17岁时就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

​假如项羽在三国里,会 水平
2024-08-10 08:50:28

​假如项羽在三国里,会 水平

假如项羽在三国里,会 水平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历代争天下失败者里,西楚霸王项羽,是个常叫历史票友感叹输得很可惜的人物。 这位力能举鼎的武力强人,秦末起纵横沙场八年...

​奇怪古埃及咒语:墓内讲述毁灭人类传说历史
2024-08-10 08:48:13

​奇怪古埃及咒语:墓内讲述毁灭人类传说历史

奇怪古埃及咒语:墓内讲述毁灭人类传说历史 在底比斯的尼罗河西岸,坐落着塞提一世 Seti I,公元前1294-1279年——译者注的坟墓,从坟墓里的圆柱大厅走进去,可以来到一间斗室,讲...

​为什么王翦作为秦朝的开国第一功臣 却没能入选武庙十哲
2024-08-10 08:45:59

​为什么王翦作为秦朝的开国第一功臣 却没能入选武庙十哲

为什么王翦作为秦朝的开国第一功臣 却没能入选武庙十哲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为祭祀历朝历代的名将,并且为了激励当朝及后世武将,特将姜子牙的尚父庙更名为武成王...

2024-08-10 08:43:44

​社长专访第88期张仪:往昔已逝 来者可追

社长专访第88期张仪:往昔已逝 来者可追 重庆大学科幻协会, 成立于2015年4月2日, 曾获第29届银河奖最佳科幻团体奖, 延续至今的征文比赛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 致力于为科幻...

​李陵终身不归汉的背后,真相到底
2024-08-10 08:41:29

​李陵终身不归汉的背后,真相到底

李陵终身不归汉的背后,真相到底 俗话说,人走了背字,喝凉水都塞牙!陇西李氏家族,可能和大汉王朝犯冲,三代子孙的命运都以悲剧收场,李广漠北迷路,不愿受辱自杀而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