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2025-08-15 15:02 来源:秀流网 点击: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在我国清朝时期是非常讲究“祖宗成法”的,凡是遇到了大事小事,都很喜欢参照祖宗的制度和做法。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以世祖爷的身份成为后世子孙们效仿的楷模。尽管康熙、雍正、乾隆着三位皇帝在现代影视剧中“曝光率”非常高,但就影响力而言,历史上的顺治皇帝,却毫不逊于他们三人。

不过,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顺治给多尔衮定下谋逆之罪,追回其一切封号,并不准为其求情鸣冤,后继的康熙、雍正两位强势君主也从未敢质疑这桩冤案,但乾隆却鼓足勇气,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给“义皇帝”多尔衮进行了平反。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段历史。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多尔衮之死与获罪

在努尔哈赤的子嗣中,十四子多尔衮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早在天聪二年时,多尔衮便因跟随努尔哈赤征讨多罗特部有功而被赐以“墨尔根岱青”的称号。

墨尔根岱青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善射的智者。多尔衮精通骑射,且足智多谋,在跟随父兄征战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也立下了许多战功,后来成为了明清鼎革之际的关键人物,并亲自谋划和实施了清军入关的战略行动,为清朝夺取天下立下了大功。

然而,在顺治六年时,多尔衮却遭受了一次较为沉痛的打击。这一年的十二月,王妃博尔济吉特氏去世,令多尔衮心中颇为悲恸。直至第二年时,多尔衮依旧没有走出丧妻的阴影:

王寻以悼妃故,有疾。锡翰与内大臣席纳布库等诣第,王怨曰:“顷予罹此莫上之忧,体复不快,上虽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礼,一为临幸。”——《清史列传·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多尔衮在顺治七年七月因过度追思王妃重病,心中十分苦闷。当时,顺治却没有前来探望,这令多尔衮发起了牢骚。他甚至当着锡翰等人的面,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数月后,怏怏不快的多尔衮,带人去塞外射猎,结果原本就身体欠佳的多尔衮,不幸受伤坠马,不久死在了喀喇河屯,享年三十九岁。得知多尔衮死讯,顺治帝大为震惊:

上(顺治帝)闻震悼,亲率王、贝勒、大臣缟服迎奠东直门外,……议以王嗣子多尔博袭封亲王,俸禄视诸亲王三倍。——《清史列传》

顺治对多尔衮的礼遇可谓前所未有。不仅如此,他还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并定庙号成宗。如此一来,多尔衮成了“义皇帝”,并享有庙号,实际上与皇帝无异。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多尔衮旧部苏克萨哈和詹岱等人,突然于顺治八年二月告发多尔衮有谋逆行为:

二月,苏克萨哈、詹岱等首告王(多尔衮)薨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殉,呼近侍罗什、博尔恵、苏拜、穆济伦,告以王曾制八補黄袍,令与大东珠朝珠、黑貂褂潜置棺内;又王欲于永平圈房,以两旗官兵移驻,与都统和洛会等共定逆谋,因出猎稽迟未行。——《清史列传》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按照苏克萨哈等人的告发,有个叫吴尔库尼的侍女,在为睿亲王殉葬前向近侍罗什告密,说多尔衮制作了八補黄袍等僭越之物,并命人将其偷偷置于棺内;另外,苏克萨哈他们还称多尔衮打算在永平圈地建房,将自己统领的两旗官兵移驻到此,并与都统和洛会等商定好兴兵某乱,结果因为出猎耽搁延迟,未曾实施。

在苏克萨哈等人站出来告发后,不少人纷纷站出来对多尔衮诟病指摘。最终,顺治态度陡然转变,给多尔衮定下了谋逆之罪:

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多尔博归宗。十二年,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各疏颂王功,请复爵号,下王大臣议,长庚、尔安坐论死,诏流宁古塔。——《清史稿》

多尔衮生前、死后的一切荣耀皆被追回,由大清的功臣陡然成了罪不容诛的逆臣。顺治惩治多尔衮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比如彭长庚等人上疏请求恢复多尔衮的爵号,结果被下狱治罪,虽然没有被处死,还是落得个被流放宁古塔的悲惨结局。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的筹划和实施

鉴于顺治帝对多尔衮案的态度坚决,此后康、雍两位皇帝均未敢对此案关注。不过,时隔一百多年后,乾隆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多尔衮平反。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清朝是一个尤为看中祖宗成法的朝代。即便此时乾隆皇位稳固,有着盛世明君的光环,他也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所以,在正式给多尔衮翻案前,他在乾隆三十八年,试探性地颁布了一道谕旨:

睿亲王多尔袞当世祖章皇帝冲龄践祚时,摄政有年,威福自专,不能恪尽臣节。身殁之后,因其属人首告,经诸大臣定罪除封,成案具在。第念我朝定鼎之初,睿亲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今其后嗣废绝,而茔域之在东直门外者,岁久益就榛芜,亦堪悯恻;着交内务府派员往视缮葺,仍为量植松楸,并准其近支王公等,以时祭扫。用昭朕笃年成勋之意。——《清史列传》

乾隆的谕旨算是释放出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多尔衮不能一概抹杀。而这道旨意发布后,王公大臣们也大抵理解了圣意,加之乾隆并未否定顺治帝的定论,故而事情进展得也相对顺利。按照乾隆的设想,在不触及世祖章皇帝权威的前提下,是可以逐步还多尔衮一个清白和公道的。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到乾隆四十三年时,适逢国史馆修史。此时,乾隆正想给一些历史问题做一个总结,其中便包括如何给一些获罪宗室王公定位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的乾隆,才下定决心给多尔衮平反。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乾隆颁布了为多尔衮平反的谕旨。在谕旨的后半部分,乾隆再次为多尔衮盖棺定论,并彻底为其平反:

王(多尔衮)之立心行事,实为笃忠荩,感厚恩,明君臣大义。乃由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岂可不为之昭雪?宜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依亲王园寝制,修其茔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袭罔替。——《清高宗实录》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乾隆认为多尔衮深明君臣大义的忠臣,只是因奸人诟病才构成冤狱,必须要为之昭雪。因此,乾隆恢复了睿亲王的封号,追谥号为“忠”,配享太庙,并按照亲王的规格修葺坟墓,由太常寺主持春秋祭祀等。如此一来,这桩持续了一百余年的冤案,终于沉冤昭雪。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乾隆敢于为多尔衮平反的原因分析

多尔衮案实为冤案,既然乾隆能够窥见端倪,那么康雍二帝自然也不会概不知情。只是,让多尔衮昭雪,势必会触及顺治帝的权威,此事是具有很大的政治风险的。不过,为何康熙和雍正都不敢做的事,乾隆却敢做呢?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大概有两点原因最为重要:

首先,多尔衮案实为冤假错案,且睿亲王是清朝的功勋,其忠心是显而易见的。

多尔衮不仅善于骑射,骁勇善战,而且还极具政治韬略。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正是多尔衮抓住了机遇,拉拢吴三桂,果断做出了挥师入关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多尔衮在进关之初,还特意盟誓,显示出了颇为卓越的政治智慧:

“此行除暴救民,灭贼以安天下。勿杀无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清史列传》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当时清军是以为明朝复仇为由入关的,加之清军入关之处,多尔衮对军队约束较严,所以并未遭到太过激烈的抵抗,保障了清军的顺利入关。作为清军入关的谋划者与实施者,多尔衮可以说是清朝定鼎北京的第一功臣。

在乾隆看来,多尔衮不仅功勋卓著,而且是清朝的忠臣。这一点,在乾隆谕旨中说的十分清楚:

夫睿亲王果萌异志,则方兵权在手,何事不可为?且吴三桂之所迎,胜国旧臣之所奉,止知有摄政王耳,其势更无难号召……乃不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以敛服僭用明黄龙衮,指为觊觎之证,有似情理乎?!——《清高宗实录》

按照乾隆的说法,如果多尔衮想要谋反,完全可以在生前实施。清军入关之前,多尔衮已经是大权在握,完全可以将年幼的顺治撇在一旁,由自己登上皇位。而且,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时,也只有多尔衮的威名才被汉人所了解。乾隆甚至断言:他多尔衮不在占尽优势时去谋权篡位,为何留下僭越的把柄让自己身败名裂呢?在乾隆看来,所谓的谋逆证据,原本就是不合情理的!

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翻案?

其次,乾隆处处效法康熙,却又自恃更胜一筹,为多尔衮平反,实则也是一种变相的夸耀。

众所周知,乾隆自登基开始,便处处效法康熙,甚至许下过宏愿,在位时间绝不会超过圣祖。历史上的乾隆处处效法康熙,似乎都是在以康熙作为楷模。不过,乾隆却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在他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能做得更为优秀。

面对康熙和雍正都不敢触及的多尔衮案,乾隆却敢于去为之昭雪,便是一项最好的证明。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为多尔衮平反,仅仅是一个开始。由于清初政治斗争尖锐,一些原本有功的宗室王公多有获罪甚至未得善终者。

乾隆后期,有心对立国以来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故而才在国史馆修史之际为多尔衮等人平反。当然,即便乾隆将多尔衮案定为“冤案”,却并未否定顺治帝的英明神武,正如他在谕旨中提到的,构成此桩冤案的,主要是“宵小奸谋”。

相关标签:

​宋朝官服的颜色等级是怎样的?
2025-08-15 15:00:39

​宋朝官服的颜色等级是怎样的?

宋朝官服的颜色等级是怎样的? 我们经常会在很多古代背景的电视剧里面,看到不同的官员服饰,而在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当中,以宋朝历史为背景,剧中官员们在上朝的时候,都穿...

​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真的能禁住海外贸易吗?
2025-08-15 14:58:24

​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真的能禁住海外贸易吗?

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真的能禁住海外贸易吗? 明清两朝都有一些为后世诟病的政策,比如清朝的闭关锁国,明朝的海禁,虽然不是彻底断绝了中国与外界国家的联系,但是的确从很大程...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2025-08-15 14:56:09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正史里唐高宗李治是什么样的人 说起李治,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李治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昏庸无能的窝囊好人,然而历史上真正的李治却是一位极度腹黑假慈悲的政治高手。李世民其实...

​刘娥敢穿帝王龙袍,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
2025-08-15 14:53:54

​刘娥敢穿帝王龙袍,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

刘娥敢穿帝王龙袍,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登基称帝? 不知道宋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大家印象中是个怎样的人,如果只是看了《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相信你肯定不会对刘娥产生好...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
2025-08-15 14:51:39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 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们不太了解位面之子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其实简单来讲就是指一个人的运气很好,和锦鲤的意思差不多。那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2025-08-15 08:12:04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李陵和李广利,两位都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两人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汉将,都与匈奴作战并且最后都投降了匈奴,而且都因此全...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2025-08-15 08:09:49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2025-08-15 08:07:34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国力逐渐提升,经济上也不断增强,使得郑国能够“小霸”于各个诸侯国。《辞通》中...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2025-08-15 08:05:20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的各路诸侯,在自己事业的初期也属于一个创业者,这其中尤其是刘备更惹人注意,因为他与其他人不同,自...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2025-08-15 08:03:05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有可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作为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正是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之下,赵国进入了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然而这样一位将赵国带入更好的时...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
2025-08-15 08:00:50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 慈懿皇后李凤娘是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在历史上有着“悍后”之称,听到这个称呼应该就能想象李凤娘并非一位普通皇后。李凤娘生于宋高宗年间,据...

​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与质孙服有什么关系?
2025-08-15 07:58:35

​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与质孙服有什么关系?

飞鱼服是什么人穿的?与质孙服有什么关系? 说起锦衣卫,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也看过不少讲述锦衣卫的电视剧了,就不如说前段时间热播的《锦衣之下》。对于锦衣卫,很多人都会...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2025-08-15 07:56:20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 纵观大清王朝,虽说有着康乾盛世的加持,但也仅仅只是过眼云烟,尤其是哪些对于康乾盛世存在质疑的一些人,是否真的有像史书中说的那般繁华。而...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
2025-08-15 07:54:05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少年得志,以诵诗书善文赋闻名于当地。此后河南郡守吴公将其麾入门下,而且十分器重贾谊,贾谊一路高...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
2025-08-15 07:51:50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算一个传统强国,中间有很多国家的实力都远超秦国,那为什么最后只有秦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呢?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有550年的...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2025-08-15 01:08:07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司马迁是汉朝人,为什么《史记》贬低刘邦抬高项羽? 司马迁作为汉朝人,而且还是距离刘邦并不算特别远的汉武帝时期,他写的《史记》也一直都被看作是史书当中的典范,千百年来一...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
2025-08-15 01:05:53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 “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刘备听闻诸葛亮的名声,为了请他出山,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草庐去请他,自己结拜的二弟三弟对于诸葛亮的态度...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2025-08-15 01:03:37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说的是朱元璋,意思是我本是淮右的一介百姓,天下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不过这句话出...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2025-08-15 01:01:22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变法,从结果来看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变法。秦国正是因为启用了商鞅变法才走上强国之路,有...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2025-08-15 00:59:07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毕竟是大枭雄啊,在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霸主,再说说蔡文姬可能大家都不太认识了,她好像在正在的历史上并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