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黄巢之乱介绍
黄巢之乱
黄巢之乱,近年来也有人称之为黄巢民变,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历经时间最长,起义面积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动乱。黄巢之乱动摇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其中死亡人数多达八百多万,导致了唐朝的快速灭亡。
黄巢起义
黄巢出生于贩盐的家庭,擅长骑马射箭,在他科举没中之后便开始卖盐走私,结果与朝廷发生多次冲突。乾符二年,王仙芝起兵,黄巢等八人随即进行响应。王仙芝等人攻占山东、河南等地,又杀掉唐将,俘获刺史。之后,朝廷诱降王仙芝,王仙芝愿意接受招安,使得王黄两人关系破裂,于是黄巢引兵北上。乾符五年,王仙芝兵败被斩杀,众兵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
三月,黄巢率军转战江南,与旧部相呼应,攻下江南众多地方,后又进入福州,转入广东。由于江南气候湿热,军队多患疾病,于是黄巢决定再次北上,进逼江陵,黄巢挥兵力战,唐军数十万人死于黄巢的兵下,黄巢随即占领江陵。
中和元年黄巢进入长安,黄巢军队给百姓分发财物,受到百姓的欢迎。广明元年,建立了大齐政权。不久他的部署在长安城杀人无数,没收百姓的家产使得百姓不能正常工作。第二年,唐军反攻长安,齐军当夜反攻将唐军赶出城外。黄巢认为城民帮助唐军反攻,于是率兵屠杀满城,血流成河,使得长安城变成了一座空城。
黄巢是什么转世
据民间的传说中称黄巢是目楗连罗汉的投胎转世,因此才有了黄巢杀人八百万的俗语。但是无论他是什么转世,他屠杀百姓这件事情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黄巢画像
黄巢在起义最开始的时候他非常关爱百姓,百姓也对他十分敬爱。但是在他攻陷长安,当上黄帝之后,便开始了他强盗一样的生活。黄巢所率领的起义军,在长安城内大肆抢劫杀戮,老百姓脸正常的工作都无法进行。
当听说有人写诗来讽刺他的残暴,他便派人进行查找但是没有找到,便把长安城内的儒生都杀光了。唐军进行反攻占领了长安城,但是没过几天又被黄巢夺回,黄巢把这次的失利怪在了长安平民的头上,便把城内的男子全部杀尽。之后,黄巢军队被赶出了长安城,黄巢决定攻打陈州,但他又发现军粮不足,于是把陈州的老百姓捉来当军队的军粮。陈州的百姓吃光了,他们又转账临近的许、邓、徐等州。据保守的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期间内吃掉了多达30万人的百姓。
但也有民间传说,说黄巢是孝子目楗连罗汉的转世,目楗连罗汉是为了救出他的母亲,他不惜放出了地狱中的八百万的恶鬼,因此被佛祖贬入了人间转世成黄巢,让他将自己放出的八百万恶鬼给全部召回去,于是就有了一句“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的俗语。但是,如果将一个杀人恶魔与大孝子划上等号,是一件令人十分可笑的事情。
黄巢题菊花
《题菊花》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记录在《全唐诗》中。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想要主宰社会的伟大抱负。下面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比较完整地赏析。
黄巢画像
诗的第一句是写菊花在萧萧的秋风中尽情开放但又变得摇摇欲坠。“西风”点明了节气,来引出下面一句诗。说菊花“栽”而不是说菊花“开”,为了避免与诗最后一句重叠,同时“栽”又有一种傲然挺立的感觉。第一句写菊花在寒风中迎着风霜竞相开放,这种在许多诗人咏菊的诗中都能见到。但是“满院”又区别于其他的诗人,许多描写菊花孤傲的性格的句子基本都脱离不了“孤”这个词语,但是作者却用了“满院”,因为在作者眼中菊花是代表劳苦的大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