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孩子全球第一:孩子肥胖,可导致30种影响一生的疾病
不恐吓你,中国孩子得糖尿病的人数,全球第四,全国有3万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并且,这个数量,还在成倍增加。
糖尿病,孩子肥胖的第一个魔咒。
这还算轻,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风险,才叫可怕。
看到一则新闻,一个7岁的孩子,乳名叫小童,刚出生时有点瘦,爷爷奶奶很担心,孩子是不是不健康呀。
等孩子学会吃饭之后,疯狂喂食。
小童就这么着,一天天胖了起来,再加上爸爸妈妈总是喜欢吃一些油炸类食品,薯条汉堡类快餐,经常带小童去吃。
吃着吃着,这孩子就上瘾了,非油炸类食物不吃。
体重开始一路飙升,才7岁,重达110斤。
一天早上,小童妈妈做好早饭,去叫孩子起床,怎么也叫不醒,吓得赶紧送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孩子已经没了呼吸。
诊断结果是:孩子因为过度肥胖,引发心血管疾病,血管爆裂,已经抢救不回来了。
小童父母嚎啕大哭。
对,你没看错,因为肥胖和超重,导致血管爆裂而亡,才7岁。
儿童糖尿病的恐怖之处在于,它危害周期非常长,甚至可以导致孩子长大后,二三十岁突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可致死。
那些年纪轻轻猝死的年轻人,很可能童年期便是小胖子。
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7岁就胖起来的小胖墩们,如果能在13岁时成功减肥,那么30-60岁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与正常人无异;如果拖到17岁才瘦下来,发病风险就会上升47%,但也远远低于一直胖下去。
换句话说,孩子小时候肥胖,就等于给未来自己埋了颗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说了身体,再来说说智力。
美国一家医学机构曾做过一个对照试验,他们随机抽取了500名肥胖孩子和500名正常体重孩子,作为两组试验群体。
待孩子长大后,进入学校,接受学习。
他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通过率、对各个阶段知识的接受速度分别记录下来。
经过数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肥胖组儿童的学习成绩、考试通过率等各方面指标,完全而显著地低于正常组孩子。
甚至很多肥胖组孩子,到了初中,却连幼学阶段的知识,尚未完全掌握。
也就是说,孩子肥胖,与孩子智力发育缓慢,呈正相关关系。
因为胖,有氧能力降低,心肺功能发育不完全,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发育迟缓,于是智力发育迟缓。
除了智力发育慢,孩子胖,一生都会自卑。
你看,胖孩子的童年,几乎就是伴随着不敢、怕、不配度过的,如果一个孩子童年的底色是这些词语,他的人生,恐怕会很晦暗,至少,很难阳光。
一个从小就仰望世界的人,长大了怎么平视周围人呢?03我国饮食结构有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国家如此之大的肥胖人数以及肥胖儿童人数,问题出在传统饮食结构上。
真是这样吗?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营养学家柯林·坎贝尔教授历经27年,写了一份《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他在报告中明确肯定,中国以传统植食性为主的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应该控制牛奶和肉制品的摄入。
1990年6月份,《今日美国》在头版发布了一篇文章,《健康生活,东方优于西方》,文章认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才是正确的,保持对牛奶和肉制品的适量摄入。
从1983年到1989年,中国与预防医学科学院展开调查,发现那个时候,中国的肥胖者,比美国少得多。
例举这些数据和报告,是为了说明:传统中国饮食结构非常健康,一度是西方人学习的榜样。
中国孩子肥胖数暴增,和我们的传统饮食结构毫无关系。
事实上,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我们抛弃了传统饮食结构,才导致孩子肥胖率猛增的。
04隔代育儿隔代育儿是导致中国孩子过度肥胖和超重的另一重要原因。
几年前,我侄女出生,刚生出来的时候,有点瘦小,但能看出来,是个美人坯子,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一眼就动人。
前段时间,我回家了一趟,看到小侄女,胖到我都不认识了,大眼睛已经被脸腮的肉挤成一团了。
我跟我哥抱怨:怎么孩子胖成这个样子了啊?我哥叹了口气:都是老人家带的,我有什么办法。
我这才了解到,他们夫妻俩平时要上班,工作忙,大部分时间,是伯母在带孩子。
这没什么问题,但老人家带孩子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觉得孩子胖,才叫好,白白胖胖,才叫健康。
于是就遵循这么一条原则:孩子只要能吃,就说明没吃饱,只要还想吃,就给做。
做的菜,大多是鸡鸭鱼肉,重口味,高热量,极少青菜。
哥哥说过一阵,但被伯母斥责:你懂什么?小孩正在长身体,就是要多吃,白白胖胖才叫好,吃得多,是福气!你懂什么?就这样,才5岁的侄女,体重迅速飙升到了八九十斤。
新浪健康的一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孩子肥胖,都是由于隔代育儿造成的,而如果一个孩子由两边老人一起抚养长大,孩子会更胖。
这主要是观念引起的,老人家都是吃过苦的,小时候没饭吃吃土的情景历历在目,生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溺爱导致放纵,无节制地喂食高热量食物。
再加上在中国老人看来,孩子瘦,就是不健康,白白胖胖,才叫有福气,于是,你看,吃得多是好事、能吃是福大行其道。
你没办法批评老人观念不对,你能做的只是,尽可能不要隔代育儿。
05快餐店网红化快餐店网红化是中国孩子肥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腾讯健康的一则报道,骏骏才8岁,却重达到100多斤,属于走路都费劲的胖子,肚子、腰部都是赘肉,沉甸甸,走路一甩一甩。
儿童医生对骏骏父母强调了很多次:这孩子要减肥,一定要减肥!骏骏却只见胖,不见瘦。
归根结底,跟他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里的鸡翅汉堡配上可乐的快餐脱不了关系,几乎天天去吃,每天变胖。
爸妈说过很多次,不听,不给钱,就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老人家心软,疼爱小孙子,每次都心甘情愿掏钱。
这也再一次说明,隔代育儿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老人家往往无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很多人知道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的食品,都是油炸类,高热量,不健康,给你们看一组真实数据。
炸鸡排:一块炸鸡排热量为500卡路里,其中油脂带来的卡路里占了一大半,相当于跑步1小时消耗的能量。
薯片/薯条:一罐薯片的热量大约是1100卡路里,最主要还是油脂,相当于跑步两小时消耗的能量。
奶茶:很多人喜欢喝奶茶,尤其是一些盛行的网红奶茶。
一杯奶茶的热量大约是300-400卡路里,主要是糖分含量极高,相当于跑步40分钟消耗的能量。
汉堡:这是肯德基麦当劳最常见的食品,也是孩子们特别爱吃的。
一个汉堡的热量大约是600卡路里,主要是淀粉油脂含量高,相当于跑步80分钟消耗的能量。
可乐:可乐是名副其实的垃圾食品,除了糖分和二氧化碳,啥都没有。
一杯可乐的热量大约是150卡路里,主要是糖分含量极高,相当于跑步20分钟消耗的能量。
另外,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快餐店,做得越来越网红了,快餐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深受年轻人喜欢。
肯德基的代言人是鹿晗,黄子韬、TFBOYS也和肯德基有合作;麦当劳的代言人是吴亦凡。
这些明星,都在95后、00后群体中,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鹿晗成为肯德基代言人时,网上曾鼓起一波热潮,他的年轻粉丝们甚至说,即使不喜欢肯德基,为了鹿晗,也要每天去吃一顿肯德基。
油炸食品又酥又脆,本来就好吃,再加上快餐文化与流行文化融合,作为一种时尚、前沿的标签,烙在年轻一代人心中,你孩子就很可能每天过着这样的生活:早上,或者中午,去肯德基或麦当劳,买一份鸡排,吃个汉堡薯条,再喝一大杯冰可乐;到了晚上,放学路上,再去街边流行的网红奶茶店买杯奶盖奶茶。
一份鸡排 一包薯条一个汉堡一杯可乐一杯奶茶。
对比前面的数据,你孩子这一天的热量摄入,得跑步跑5小时才能消耗。
而大概率,这些孩子放了学之后,要久坐于家中,先把作业写完,写完作业洗个澡,窝在沙发里玩玩游戏,刷刷抖音。
跑步?算了吧。
所有摄入的热量,就这么转化成脂肪和胆固醇贴在身上,久而久之,胖得不成样子。
06孩子胖,是父母没管好必须要说:孩子过度肥胖,排除疾病等先天因素,就是父母没管好。
也许你会说,这是孩子没自制力。
废话,孩子当然没自制力,好吃懒做是人类天性,成年人尚且未能管得住自己的嘴,孩子更做不好。
这是正常的,孩子如果能管好自己,还要父母做什么?这个锅,必须要父母背。
介绍几种育儿观念,关于孩子吃的方面,希望父母能认真看,有所悟,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健康,总比成绩或者其它一切,都重要。
一、如果你家孩子没胖得不行,属于正常健康体形,你只需要做好两点:(1)如果有可能,尽量别把孩子交给老人带,隔代育儿,最大的问题,在于观念差异,绝大部分的中国老人,按照经验养孩子,白白胖胖才最健康。
你知道这是一种育儿误区,而你又无法说服一个顽固的成年人。
既然改变不了,而自己又看不惯,最好还是自己带。
(2)如果实在忙,不得不让老人帮忙带孩子,那就尽量只让他帮忙,不要直接替代你。
养孩子,落到具体实处,就是无论再怎么忙,陪孩子吃顿早餐,或者晚餐,每周下厨两次,做饭给孩子吃。
你让孩子尝到了家的味道,他对外边快餐店的依赖就会少很多。
二、如果你家孩子已经胖得不行,需要减肥,那你得做到:(1)在观念上认识到,没有任何减肥捷径,所有宣称能够不运动,照常大吃大喝,只要喝点茶,动个小手术就能把脂肪减下去的方法,都是忽悠人的。
减肥,很辛苦,但这辛苦,绕不开。
你要有这个坚定地认知,也要让你孩子有。
(2)管住孩子的嘴,限定摄入热量。
如果比较难,那就管住给他的钱,包括他从老人家哪里要钱的渠道。
(3)有一个比较好,但不至于太痛苦的办法是:早上让孩子吃想吃的,除了高热量高糖分食物。
中餐吃普通饭菜,晚餐少吃。
离睡觉时间越近吃东西,越容易胖。
(4)每天至少陪孩子吃一顿饭,重要的不是吃饭,是陪他。
你给了他餐桌上温馨家的味道,他就会回味。
(5)运动。
父母知道逼着孩子去学钢琴、学书法、学数学,可为什么就狠不下心逼着孩子去运动呢?打球、跑步、爬山。
年少时流的汗,腿上健康有型的肌肉,都是成年后,你更高更快的底气。
(6)别怕麻烦,孩子已经过度肥胖了,说明没管好,父母没当好,要改正,总是会有很多麻烦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