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初入官场的高翰文都犯了哪些错误,你知道吗?
没有经历过世事的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朝廷明发上谕的"改稻为桑"却在浙江推行不利,又有几十万灾民需要赈抚,连素有"能臣"之誉的胡宗宪都对此困局表示出了迟疑,高翰文却堂而皇之地提出了"以改兼赈,两难自解"。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的设想是上解国家之困,下苏黎民之苦。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官场老手胡宗宪的"追命三问",就让职场小白高翰文知道了什么叫做"事未经历不知难",什么是宦海水深,职场如战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胡宗宪是如何点醒自恃才高一心想着一鸣惊人的高翰文。
对于初次见面的高翰文,胡宗宪也没有什么虚与委蛇,开宗明义地说到:"我今天见你,只是为了浙江,为了朝廷。"
胡宗宪的话语直白而又真诚。但是此时的高翰文和所有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他们自负自己的才识,最厌烦的就是别人的教。所以高翰文的语气有着明显的戒备和冷漠:"部堂大人有话请说。"
以胡宗宪的地位修养自然不会和他计较。而是将自己马队的草料分给了高翰文一些,这个就有点以德报怨的意思了。你顶撞了我,我不仅不计较,还帮助了你。所以高翰文心里有点不好意思了。当胡宗宪再次提出问题时,高翰文也就不好闹情绪了。对于胡宗宪提出的关于浙江的灾情的问题,高翰文回答的很详细也很自信。
淳安的灾民是二十九万,建德的灾民是十四万。发灾以前官仓里有二十万石粮。四十三万灾民,每人每天按三两赈灾,每天是七千石。现在二十天过去了,官仓里剩下的粮约有五万石,最多还能发放十天。
看得出来,高翰文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以说是个有心人。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翰文才会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这也是所有初入职场的人最爱犯的一个毛病,自以为已经完全掌握了情况。往往因此而自鸣得意,岂不知,大亏就在前面等着你。
当然,胡宗宪为了浙江,为了朝廷,也是不能让高翰文吃亏的,终于问道了实处:十天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对于这问题,理想主义的职场新人高翰文显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深意,反而觉得胡宗宪有点多此一举。高翰文回道:"部堂大人是在指责属下?"
胡宗宪没有接言,只是望着他。 高翰文:"'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是属下提出来的。十天以后当然是让那些有钱有粮的人拿出粮来买灾民的田,灾情解了,改稻为桑的国策再责成那些买了田的大户去完成,于情于理于势,眼下都只有这样做。"
至此,官场小白高翰文的幼稚显现无疑。严党之所以会孤注一掷"毁堤淹田",完全是为了推行"改稻为桑",兼并土地。高翰文对此一无所知,就敢大放厥词"以该兼赈,两难自解"。他怎么不想想,让大户买田,帮助灾民度过灾年,这么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什么胡宗宪不提,严世蕃不说,偏偏让他一个初入官场的小白抢了头彩呢?所谓事出有常必有妖,那有什么白捡的便宜?
胡宗宪也不想和他兜圈子了,直接又问了两个要命的问题:十天以后,赈灾粮断了,有人趁机压低地价,官府管不管?要是浙江官府有人纵容买田的大户趁灾情压低地价,你怎么办?
这时的高翰文有些惊醒了,他终于知道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不是所有的官吏都是为民请命的,世间所有的事并不都是你情我愿的。看了那么多圣贤之言,他怎么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利益"二字?
所有高谈阔论的纸上言兵,只要一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就会立马显现出原形。憋了好久的高翰文说出一句:"属下会据理力争。"
胡宗宪:"怎么争?" 高翰文又被问住了,望着胡宗宪。
胡宗宪:"那时候,你既不能去抄大户的家把他们的粮食拿给灾民,也不能劝说灾民忍痛把田贱卖出去。两边都不能用兵,灾民要是群起闹事,浙江立刻就乱了。你在朝廷提的那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就成了致乱之源!高府台,这恐怕不是你提这个奏议的初衷吧?"
高翰文这才震撼了,终于他意识到,自己这次来浙江不是建功立业的,而是替人来背锅了。作为一名职场小白,一无所知的替人冲锋陷阵打头阵,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却没有意识到被人拿枪使!高翰文终于放下了所有的自负与偏见,虚心地问道:"我该怎样去争,请部堂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