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618(法国16点中国几点)
法国1618年发生的“巴黎公社”运动,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拿破仑三世,他的政治主张是“人民至上”,并且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但是,他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了他失败的命运。在巴黎公社运动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是罗伯特·卡恩。他是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最终却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最后一课的历史背景
《最后一课》的历史背景如下:
在历史上,德意志和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主权,因而该地区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德两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 圣女贞德、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两国名人都曾在该地居留。洛林语属于法语的普罗文斯方言,阿尔萨斯人的母语阿尔萨斯语是德语的一种。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皇帝”。公元814年,查理大帝逝世,随后他的法兰克帝国被《凡尔登条约》、《墨尔森条约》、《利贝曼条约》不断细分,最终形成了法兰西王国、德意志第一帝国、意大利王国的雏形。洛泰尔一世的中法兰克王国包括现今法国的洛林地区(洛林一词源于洛泰尔)、低地国家、德国的亚琛地区、勃艮第-普罗旺斯、意大利北部,此地为法国、德意志的争夺对象,数次易主,直至9世纪末,由于西法兰克王国(后改称法兰西王国)发生王朝更迭,取代东法兰克王国的神圣罗马帝国才稳定控制了洛林公国和阿尔萨斯。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此时法国已经实现中央集权,而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从而给法国带来绝好机会。期间,法军蹂躏了德意志地区,靠近法国的普法尔茨选侯国竟有80%的人口死亡。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法国从哈布斯堡王朝手中夺走了阿尔萨斯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绝大部分,以及洛林公国的一部分领土。1681年9月,斯特拉斯堡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夺取,至此阿尔萨斯-洛林归于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马赛曲》首次唱响于斯特拉斯堡市。在拿破仑1814年前敕封的24名法籍法国元帅(法军军衔最高级别)中,阿尔萨斯人两名,洛林德语区一名,占总数的八分之一。这种“民族是德意志日耳曼民族、但是语言、生活方式、高雅艺术已经法国化”的情形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法方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并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条约规定法国把阿尔萨斯省的大部分与洛林省属下的摩泽尔省割让予德国。至此,阿尔萨斯-洛林区重归德国。
直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凡尔赛宫签订和约。《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区归还法国,恢复普法战争前的边界。
1940年6月17日,由于法国战役的惨败,法国在六周时间内被纳粹德国征服,法国与纳粹德国和约,和约将阿尔萨斯-洛林区重归于德国直至二战结束。
历史背景
在历史上,德意志和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主权,因而该地区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德两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拓展资料:《最后一课》简介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和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本文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刚结束的第二年(1873),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参考资料:最后一课 _百度百科
在历史上,德意志和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主权,因而该地区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德两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 圣女贞德、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两国名人都曾在该地居留。洛林语属于法语的普罗文斯方言,阿尔萨斯人的母语阿尔萨斯语是德语的一种。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皇帝”。公元814年,查理大帝逝世,随后他的法兰克帝国被《凡尔登条约》、《墨尔森条约》、《利贝曼条约》不断细分,最终形成了法兰西王国、德意志第一帝国、意大利王国的雏形。洛泰尔一世的中法兰克王国包括现今法国的洛林地区(洛林一词源于洛泰尔)、低地国家、德国的亚琛地区、勃艮第-普罗旺斯、意大利北部,此地为法国、德意志的争夺对象,数次易主,直至9世纪末,由于西法兰克王国(后改称法兰西王国)发生王朝更迭,取代东法兰克王国的神圣罗马帝国才稳定控制了洛林公国和阿尔萨斯。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此时法国已经实现中央集权,而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从而给法国带来绝好机会。期间,法军蹂躏了德意志地区,靠近法国的普法尔茨选侯国竟有80%的人口死亡。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法国从哈布斯堡王朝手中夺走了阿尔萨斯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绝大部分,以及洛林公国的一部分领土。1681年9月,斯特拉斯堡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夺取,至此阿尔萨斯-洛林归于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马赛曲》首次唱响于斯特拉斯堡市。在拿破仑1814年前敕封的24名法籍法国元帅(法军军衔最高级别)中,阿尔萨斯人两名,洛林德语区一名,占总数的八分之一。这种“民族是德意志日耳曼民族、但是语言、生活方式、高雅艺术已经法国化”的情形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法方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并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条约规定法国把阿尔萨斯省的大部分与洛林省属下的摩泽尔省割让予德国。至此,阿尔萨斯-洛林区重归德国。
直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凡尔赛宫签订和约。《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区归还法国,恢复普法战争前的边界。
1940年6月17日,由于法国战役的惨败,法国在六周时间内被纳粹德国征服,法国与纳粹德国和约,和约将阿尔萨斯-洛林区重归于德国直至二战结束。
欧洲三十年战争,起因是教派之争,法国却为何站在敌对教派一方?
公元1618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欧洲近代早期到中期历史的分水岭,这场几乎把中欧、西欧所有政治势力都一一拉入战团的空前大战,虽然是因教派之争为借口展开,但随后的进程就完全超脱了宗教争端的范畴,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斗争。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以给予选帝侯席位为诱惑,促使了天主教同盟首领、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参与了对波希米亚王国的讨伐,而西班牙军队的助战,也同样出于皇室的要求。哈布斯堡家族之所以对于剿灭波希米亚王国不遗余力,并不是单纯地维护天主教及教廷的权威,更主要的是企图借此武力统一德意志,建立起专制的帝国政府。
其后北欧强国丹麦和瑞典的先后参战,也都不仅仅是为了援助他们的新教兄弟,更主要的目的是阻止德意志的统一,避免出现未来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大帝国,顺便夺取垂涎已久的北德滨海地区。
而法国的表现更说明问题,作为天主教国家,它似乎应该站在哈布斯堡皇室和德意志天主教同盟一边,但出于对德意志行将统一的恐惧,以及对西班牙的习惯性打击,使得以黎塞留为主的法国政府,从战争一开始就采取了支持新教联盟,鼓励丹麦和瑞典参战的立场上,到后期,干脆撕下伪装,赤膊上阵,充分显示出三十年战争中的政治斗争的本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