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娇子白酒价格表(东方娇子52白酒价格表宜宾)
木兰娇子白酒是以高粱、小麦、大米和水为原料,经过严格的工艺和长时间的陈酿而成。其价格表根据不同年份和不同规格而不同。750ml小瓶装16年陈酿的木兰娇子白酒约在300元左右,而500ml的小瓶装则在200元左右。价格较为优惠,在国内酒吧、超市、及网络平台等销售,备受消费者欢迎。
1、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的意思?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的意思是早晨屯兵在雪山之下,夜晚在青海湖畔扎营。 我YY一下哈!按照我多年的导游经历来看,雪山是日月山。青海肯定指的是青海湖了!要是别的雪山,一天的时间怎么可以到呢! 我觉得这句话在讲木兰打仗的艰辛和时间的漫长,住在平均海拔也有3000的无人区,就算是七八月份一样可以雪花飘飘诶!辛苦啊!就算那会青海湖里有很多鲜美的湟鱼,要捕捞也不容易啊! (下面的就是别人的东西了!(*^__^*) 嘻嘻……) 原文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 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注释:1.杼:织布的梭子 2.戚戚:悲伤的样子 3.羸:虚弱 4.干将:代指宝剑 5.渝:更改,改变 6.灭:泯灭
2、什么叫娇子?
娇子的解释 引指少女。
娇子拼音: jiāo zǐ
晋 傅玄 《明月篇》:“娇子多好言,欢合易为姿。” 唐 韦元甫 《木兰歌》:“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3、木兰行诗词?
优质回答1: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优质回答2:
关于木兰行的诗词,我知道的有以下这首:
木兰歌 作者:韦元甫 唐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4、为什么古代都喜欢写诗,而且还写的那么好?
优质回答1:
为什么古代人爱写诗、会写诗、出好诗?现时代的人都在纠结这个题目,笔者觉得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判断:
一,历史背景决定古人出好诗
古代,文人用文字交流,大多是用文言,写出来的是文言文,精练、精辟、精准,有文化的先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说话都引经据典,之乎者也,满嘴文气,浑身诗意。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教出来的孩子,打小就与诗词滚在一起,耳渲目染,习以为常了。
二,教育方向决定出好诗
古代人家都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一是家教。二、三岁孩子开始背三字经、弟子规,四五岁孩子开始背诗词歌赋,到了七岁时,有天赋异禀的孩子就能作诗了,如著名诗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唐代大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杰作。
三是教学形式决定出好诗
古代的教学方式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私塾教育、学堂教育几种。
家庭教育:两岁左右开始,只要孩子开始牙牙学语,就开始教学,背三字经、弟子规、诗词、歌谣。
私熟教育:条件好的把先生请到家中教学,基本上是一对一教,集中精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育,而背诗、学诗、解诗、做诗,则是学生的主要课程。《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迎春、惜春、探春、李纨等人就是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
条件一般的,就送到先生家里去读书,学生也不多,超不过十个,多了先生照应不过来。而学的内容却和请的家教差不多,诗词歌赋是语文课的主题,解诗、作诗则是学生的主要语文作业,通常是先生命题,同学间应景即兴。
学堂教育:随着基本功打牢,私塾已满足不了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便在州府等大一点的地方找更高的学府上学。如梁山伯、祝英台就是这样走进高等学府的,古代的岳麓书院就是专门培养高等人才的。此时的诗词,对学生早已是“小儿科”,随口吟诵,随手写出。以诗言志,以诗写景,以诗谈情,以诗示爱。而课程则转入学习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分析社会、对策答辩等方面了。
四是社会习惯决定出好诗
古时候,人与人在社会、学堂、官场、商场交往,都是以诗词作为交流形式:
同一个景象,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题才,所有人都作诗交流,看谁的好,谁的新、谁的奇、谁的怪、谁的妙、谁的绝。
以文交友、以文会友、以文恋爱最好的方式是作诗:你作我贺、你说我应、你疑我解、你喜我乐、你哀我悲,通过诗择友、择优、择偶,发现是否是志同道合,是否是情投意合,是否是可以深交。
往往一出手,便能看出才高还是才疏,学深还是学浅。这便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莘莘学子乐此不疲、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
诗的海洋里学问无边,诗的高山里哲理深奥,诗的教育震聋发聩、醍醐灌顶:
诵屈原的诗忧国忧民
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
诵杜甫的诗襟怀坦荡
诵白居易的诗亲民恤民
诵陶渊明的诗回归本真
诵李清照的诗柔肠婉转
诵岳飞的诗精忠报国、壮怀激烈
诵文天祥的诗抗敌御辱、保境安民
诵曹雪芹的诗悲催缠绵、荡气回肠
诵辛弃疾的诗责任勇于担当
诵鲁迅的诗爱憎分明、铁骨铮铮
诵毛主席的诗登高望远,信心倍增,指点江山,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斗志昂扬!
现今社会,时代变了,观念变了,方式方法变了,教育重点变了。诗词已经不是家庭教育、学前班、小学的主导课程。
家长没有背过几首诗,如何教孩子?
课文上没有教诗的课程,老师如何教?
老师都不会解诗、作诗,如何教学生?
交流、交往用的是白话,写文章是白话文,诗词又怎么流传?
现在年轻人在学诗、作诗,全凭的是家传、爱好和兴趣。人多了,文种多了,平台少了,推崇少了,痴迷的少了,热爱的人也少了,自然流传也少了,那敢跟代代相传、人人都能背两首的唐诗三百首比?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
学习诗词有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诗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
诗能陶冶人的情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人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
诗是语言之精华,同一首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贵贱同赏,万人传诵。
我十分欣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期期“全国古诗词竞赛”,如沫含有古意的春风,引人入胜,令人神怡。
“无巧不成书”,在我正在思考诗词的兴衰原由时,一个令我鼓舞的佳讯,越过万水千山,从素有诗的故里、上有天堂之称的苏州,传至诗的源头之一荆楚大地汉江河畔:
十一岁的外孙女,在苏州一所国际小学里,参加《古詠今风醉国际——诗词大会》中国古诗词竞赛,力挫群英,连闯八关,荣登榜首,戴上了古诗词比赛冠军的桂冠。
我仿佛听到几千年前的才子佳人用智慧凝结成的精典诗句,从樱桃小口中以稚嫩的声音诵出,响彻了学校上空,在锦绣河山上飘荡。
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群“乳臭未干”的孩子们,穿着才子、淑女服饰,一脸庄重、一本正经的在和千年圣贤们对话,以掩饰不住的童趣牵着众诗仙们拍手、撒娇、言欢。
诗仙李白的《把酒问月》在耳边回响: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诗人苍劲激昂的咏诵声里,明显夹杂着充满朝气的孩提之声,由弱到强,愈来愈亮,震耳欲聋,竟然像江河澎湃,把诗人的原腔原调淹没的无影无踪。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体会最深的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欢喜若狂:老杇之意不在奖,在乎众孩儿参与也。
感觉题主的忧患顿然得解:
花谢花图开,
月缺月图圆,
日落日图起,
潮低潮图涌。
中国璀璨夺目的诗词,已经温文尔雅、精神抖擞的进入了学校,进入了学堂,进入了孩子们渴求知识的心灵,并且在生根、萌芽、起苞、蓬勃绽放了。
还愁没有传承吗?
还愁没有超越吗?
江山更有英才出
情不自禁的吟诵清代诗人赵翼的名句: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优质回答2:
诗歌诗歌,诗者歌也。诗为心声,歌在吟唱。诗以载物,歌以壮志。请看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
忧忧雄心呼之欲出。
古人没有报刊杂志,书写的“纸”张也贵,作诗求精求工,免费发布,以“口口相传”作载体。诗里如果没有触动人心的点点滴滴,注定传不下去。反之,能流传下来,广为吟唱的,都是佳茗,值得你我大家细佃品味。
古人没有电影院、电视机,也没有卡拉OK,但有茶肆、酒坊、春香阁。穷人在茶棚、酒棚。富人和达官贵人,还有文人墨客,在灯红酒绿、艺妓馆里流连忘返。吟诗唱曲以抒情,以助兴,以言志,以状物。
人们喜欢的诗,是好诗;反复吟唱的歌,是好歌。诗和歌后来逐渐开始区别――
诗为心声,歌为喉声(嗓音)。
随着文明的提升,意识形态的扩展,人们还需要表达对人对事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思考。这须要想象,须要逻辑。于是出现了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和诗歌,并驾齐驱。它们的“神”是相通的,是一致的。无论高雅的正事“神”,还是通俗的娱乐“神”。载体不同罢了。
但是,后来分野了,分离了。散文和诗的一部分走向了“正统”,走向了“纯文学”。歌和诗的另一部分走向了“流行曲”。
现在的诗歌没有古人的好,都是因为二流学生习学不当,老在平仄格律、用字造句、形式流派风格,以及职称、文凭、工资标准里面,蔸圈圈,玩花样,心浮气躁。可惜一流学生都忙着下海经商去了。
但愿下海上岸还能同时带回一些和古人一样好的诗歌回来。
优质回答3:
为什么古代都喜欢写诗,而且还能写得那么好?因为,古代没有现如今科技发达,娱乐休闲,没有这么多样化,古代人,过去读书单一,没有现如今的数理化,所以会有大把时间和精力投在吟诗作诗上,古代人不仅把吟诗作诗当作知识、才华的象征,而且还作为社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酒会、宴会、派对,更是作为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的最主要的唯一途径,古代人写诗写的好,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古代交通工具的马车,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快、发达。所以他们只能整天在家,专心致志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常言道: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凑。古代人写吟诗作诗,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古代人写诗写的那么好。
优质回答4:
古代读书人,生活枯燥,只能写写诗、写写毛笔字、画画、喝酒,写诗久了,自然写得也好了。
不像现在:看电视、玩自媒体、摄影拍照、开车游玩、上网、听歌、跳舞、聊骚、卡拉OK、逛超市、聚会、去电玩城、逛风景休闲、打游戏、Q聊、微信发朋友圈等等。
总之,科学在发展,网络在拓展,人们的文化娱乐领域无限扩大,而古代是农耕冷兵器时代,只有写写诗、作个画、写个字之类作为生活趣味。
5、写花木兰霸气的诗句?
优质回答1:
歌颂花木兰的4首诗词,代父从军千年传大家都知道,花木兰是女中豪杰,代父从军,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女英雄。而在诗词中,有许多歌颂花木兰的优美诗篇。
比如说,大家很熟悉的《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简直就是花木兰的赞歌。
第1首,《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弯弓征战作男儿,开篇直接就点出花木兰的飒爽英姿,可谓先声夺人。至于“梦里曾经与画眉”,则对应《木兰辞》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在第一句的男儿气概后,又显示了花木兰身为女子的爱美之心,体现了温柔之美。
而后两句则是把花木兰和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类比起来,说花木兰与王昭君一样,都是长时间呆在塞外,都是长时间无法回归故土,都是以女子之身承担起重任,让须眉男儿都感到惭愧。
但花木兰与王昭君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花木兰的那种“弯弓征战”的意象,凸显了一种英气勃发的气质,与王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幽怨气质显然不同。
杜甫这两句,真是文采飞扬,既有相同,又有区别,将花木兰的独特形象揭示出来,也显示了人们为什么会给花木兰立庙的原因。人们对花木兰真是充满了敬意啊!
第2首,《木兰歌》: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元甫。这首诗的内容其实与《木兰辞》差不多,就是用诗人的话重新复述了一遍。
比如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变成了“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变成了“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变成了“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这首诗大致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又说了一遍,新意在于最后的议论。诗人认为,如果后人能够做到像花木兰那样的德行与节操,那么就算是一个好臣子了。因为花木兰忠孝两全,不但是女子的楷模,更是男子的榜样,值得后人铭记。
第3首,《妇女之孝二十首·木兰》:谨勿悲生女,均之有至情。萦能赎父罪,兰亦替爷征。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林同。从诗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歌颂的是花木兰的孝心。古代人往往重男轻女,对女子总是不太喜欢。
古代觉得女孩子好,大概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遭遇战事的时候:“生男埋没随百草,生女犹得嫁比邻”。另外一种是女子被权贵看上,攀龙附凤:“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而这首诗并不是从这两个角度来说,而是自己说女孩子的孝心并不会比男孩子少。古代人说养儿防老,其实女儿的孝心与男孩子是一样的,这就是“均之有至情”。诗人接下来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汉朝的缇萦救父,另一个就是花木兰代父从军。
女孩子能做的事情,并不比男孩子少!这句话从古代人嘴里说出,真是让人意外。也可以看出花木兰的巨大精神感染力,让这些诗人都感动不已,佩服不已。
第4首,《木兰祠》: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乾隆帝。这首诗的文字水平比较一般,但是立意还是很不错的。前两句是说花木兰代父从军,建立了功勋后却不接受封赏,乃是巾帼将军,值得后人敬佩。
诗的后两句,则把花木兰和青楼女子苏小小类比起来。苏小小是文人诗歌的常见歌咏对象,代表一种风花雪月。
优质回答2:
1、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出处】:唐 杜牧《题木兰庙》
【释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2、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出处】:唐 韦元甫《木兰歌》
【释义】: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 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