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令妃死后很惨(令妃的最后十年很惨)
《如懿传》这部继《甄嬛传》之后又一部清宫大戏,已经播出两年了,但是依旧热度不减,这一部十足十的女人戏,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是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剧中看似恶毒的人物,其实也是各有各的悲情,本以为会延续甄嬛一路开挂逆袭升级打怪的路数,谁成想,作为主角的如懿竟一点主角的光环都没有,在后宫的争斗中,倒是汉人宫女出身的令妃成了最大的赢家。
我们对令妃最早的认识就是童年神剧《还珠格格》里面的温柔贤良的令妃娘娘,但是在《如懿传》中,她被乾隆喂了牵机药,死前受尽了折磨,可以说是很惨了,但是历史上真正的令妃是后来嘉庆帝的生母,死后更是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更是子嗣最多的一位,有这等待遇,难道真像剧中那样狼狈不堪,被折磨致死么。
首先,我们从历史上的令妃魏佳氏的出身来看,魏佳氏是汉人出身,被编入包衣八旗,以宫女身份入宫,坐到皇贵妃的位置,为乾隆生下六个子女,其中就有皇十六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永琰,如懿断发与乾隆彻底决裂之后,她在没有皇后的后宫里当了十年的皇贵妃,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虽然没有正式的册封为皇后,但是皇贵妃的地位等同副后,死后的丧仪更是按照皇后的等级来办,怎么看都不像是如剧中那样被下毒惨死。
其次,有句古话说:母凭子贵,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将年仅十三岁的嘉庆帝永琰秘密立储,当时,五阿哥永琪和皇长子永璜也去世,孝贤皇后所生的永琮和继后乌拉那拉氏所生的永基已经二十几岁了,乾隆为什么不考虑立他们为太子而是立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呢,这足以说明,乾隆是非常重视魏佳氏母子的。
最后,虽然魏佳氏生前没有坐上皇后之位,但在令妃死后,乾隆追封令妃为令仪皇后,次年就退位给嘉庆帝,这个行为足以说明乾隆想给嘉庆一个名正言顺的嫡出的身份,且在乾隆还身体康健的前提下,让位给自己的儿子,这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古代的帝王之家,向来是先君臣后父子,哪怕父母至亲,也抵不过权力的力量,所以,从乾隆这一行为来看,他对嘉庆帝是非常重视的,这样相比之下,我们《如懿传》的主人公如懿,在生前能够被立为继后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她作为王府时的旧人,又是高位嫔妃中的满人血统,而当时同为贵妃的纯贵妃和嘉贵妃一个是汉人一个是朝鲜族人,都不可能封后,这才“便宜了”如懿。
还有另外一点值得审视,那就是乾隆在对待继后乌拉那拉氏所生的“嫡子女”,乾隆帝完全视同为普通庶子女,没有任何如富察皇后所生子女一般的优待。乾隆帝还直接写诗【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挑剔那拉氏继后这个“新琴”,比不上富察皇后这个“旧剑”。
等到继后断发事件发生之后,乾隆帝勃然大怒,谕旨实物上,更能看到他直接写“皇后疯了”等字样,那拉氏被乾隆帝囚禁冷宫,缺医少食,每日派人辱骂训斥,1年时间就被折磨而死,死后被废去后位,草草葬于纯惠皇贵妃苏氏之陵,整个丧仪只花了200两7钱。其所生的十二皇子永璂,早死无后,生前无封,真可谓是一是唏嘘。
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炸开乾隆帝陵墓,毁尸盗宝后,乾隆帝和陪葬的其他后妃尸骨都散落一地,难以分辨,清朝遗老们只得将它们草草收敛在一个棺木中, 另一陵墓的纯妃苏氏和那拉废后的尸身同样被毁弃得难以区分,只得草草收敛于一棺。
唯有令妃的遗骸不曾毁坏,面色如生,在收敛时得以独居另外一棺,《延禧攻略》令妃服用“定颜珠”解毒,从此容颜不老的剧情,可能是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