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当初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朝会怎么样?历史如何历史
先来看两首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杰作。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
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
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静,五该打。
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喙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又:尔们何故咁逆旨,总是红眼睛迷缠。
缠尔去做鬼喙粮,速快挣脱好上天。
这两首杰作,根本称不上诗,没有丝毫诗的意境,应该将之称为顺口溜更确切。
顺口溜的特点有两个,一、字面意思清楚易懂;二、读起来顺口易记。
事实上,以上顺口溜,是洪天王专门为自己的嫔妃写的。
其创作意图,是要让嫔妃们牢记住自己制订出来的千百条宫规、条例。
可是,现在我们在读这些顺口溜时,却发现,这些顺口溜的字面意思并不好懂,读起来并不顺口,也并不好记。
这,是怎么回事儿?原来,洪天王的歪诗,全是用天话写的。
什么叫天话?太平天国研究专家刘佐泉曾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这样一则轶事,说:邑人银行家黄志腾先生抗战前在南京的一处客厅用客家话跟同乡聊天,旁边一位老者听见了,说:你们说的好像是天话!什么叫天话?老者解释说:我小时候曾出入洪秀全天王宫殿,天王说天话。
新加坡南阳客总会会长卓济民解释:天王洪秀全和许多太平天国将领都是客家人,客家话是乡音,客家话就是天话。
也就是说,客家话是太平天国的国语。
客家话又称的涯话、麦介话、新民话,是客家人使用的方言,与北、粤、吴、闽、湘、赣六种语系并称为我国七大方言。
客家人大多数是在明清之际从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陆续迁入广西的,相对于原先居住在广西的人们来说,是新来的居民,是客居者,所以客家人说的方言被称为客家话或新民话。
至于被称为这 涯话和麦介话,是因为客家方言中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将现代汉语中的什么称作麦介,二是将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称作涯,人们便以其特征指代总体,称涯话、麦介话。
据语言学专家研究,客家话是中原汉民族最早通用的语言,至今客家方言中仍保留着许多先秦至唐宋的古音,是研究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而客家人陆续迁入广西,就使得广西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面积则所增无几,以致人均耕地面积由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40.88亩下降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1.62亩。
土地矛盾逐渐激化,于是,客家占地主、地主排客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原著居民与客家人谁也不服谁,既有利益上的互相争夺,又有文化上的不对接造成的误解,大规模械斗就不可避免。
史书上记: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田州因土客争雄,各集亡命,肆行焚劫。
道光戊申,贵县)之北岸,土客械斗,杀戳相寻者五年。
道光二十八年间,桂平金田村黄、谭两姓因事酿斗,参加混斗者中各千余人。
……土客间的大规模械斗,为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提供了有利契机。
洪秀全因时而起,因势而起,发动了金田起义,开创了太平天国。
一时间,太平天国的骨干首脑,几乎全是客家人。
洪秀全是从江西上饶辗转迁徙到广东花县的客家;冯云山是广东客家;石达开是客家人,祖籍在广东和平县;秦日纲是贵县客家人;胡以晃祖籍江西临江,是著名的客家大族。
除此以外,林凤祥是广东揭阳人,蒙得恩、李秀成、陈玉成、黄文金、黄玉琨、锺芳礼、赖文光……这些太平天国首要几乎都是客家人。
客家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影响很大,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三次大革命——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土地革命都与客家息息相关。
当然,一开始,洪秀全也没有把太平天国搞成客家人王国的意思。
他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两句为:真主为王事事公,客家本地总相同。
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太平天国成事后,军中一直盛行着浓郁的客家文化,不但以客家话为官方用语,甚至写诗,写政要措施、军令等等,都用客家话的口吻进行。
之所以这么做,有两方面原因:一、清军对客家话(尤其是客家话中的双关语)索解甚难,而太平军将士几乎人人会说客家话,用客家话书写文牍,清军也不容易搞清实情。
二、太平天国以宗教立国,使用客家话交流和书写,既可以示异于清妖,显示自己才是传承了汉魂的正宗汉族人,又可以故作高深、诡异,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
下面录一首洪天王代天兄耶稣用客家话下的圣旨:天父上主皇上帝曰:众小媳(洪秀全的妾),他说尔这样尔就这样,说尔那样尔就那样,不使得性,不逆得他。
逆他就是逆我天父,逆天兄也。
这可是一道极具太平天国特色的圣旨。
再录一首洪天王以天兄耶稣的口气用客家话写的教导诗《天父在平在山教导先娇姑》:天父开言清口讲,发令易飞木儿房;先说天花娇为贵,因何无仅逞高张?天父发令为一女,不遵天令乱言题;若是不遵天命者,任从全清贵(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杖尔。
奉天诏命尽势打,乱言听者不留情。
乱言讲者六十起,听者亦杖六十尔;己醒即道要尔好,不醒反说天父诗。
这个先娇姑,原名叫做王先娇,因多次改名换姓,后来成为了太平天国里赫赫有名的洪宣娇!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洪秀全建国却誓死不肯称皇帝。
洪秀全曾郑重其事地颁布诏令,说世人凡人都不配称皇帝,因为天下皇帝独一,天父上主皇上帝是也,只有上帝才是皇帝,他自己只能做天王,而从前的皇帝王都必须降职。
他把唐太宗降成唐太侯,把梁惠王降成梁惠相。
那么,他自己做了王,就不能允许凡人姓王了,王先娇被改了姓黄,叫黄先娇。
后来,黄先娇嫁给了萧朝贵。
而萧朝贵与同为烧炭出身的杨秀清认了干亲,让老婆黄先娇认杨秀清为干兄,把黄改为杨,从此,黄先娇成了杨先娇。
因为在客家话里先、宣二字同音,太平天国的穷苦兄弟大多不识字,以讹传讹,杨先娇又被演绎成了杨宣娇。
洪秀全造反时,杨宣娇装神弄鬼,附会洪秀全,说洪秀全是受上帝委派下凡,于是被洪秀全拉为上帝的亲生女,成为了耶稣和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亲妹妹,于是,杨宣娇又变成了洪宣娇,而萧朝贵也就变成了帝婿。
因为客家话闹出的误会除了这一出外,还有一出更搞笑的。
在客家话里面,结婚的婚字与发挥的挥字同音。
则太平天国就管合婚叫合挥,给新郎新娘颁发的结婚证书就叫合挥,又称龙凤合挥。
读者们可以由此想象,如果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朝,中国近代的落后程度甚至会更糟,无非就是换汤不换药。
抛开其他不谈,中国的语言文化发展,怕是要改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