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误解:“洪洞县里没好人”的说法从何而来?
洪洞县是现今山西省临汾市下辖的一个县,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洪洞县里没好人”。第一次听人这么说的时候,笔者本人着实有些诧异,作为山西人口最多的县,洪洞县常住人口将近80万,难道这么多的人中就没一个好人吗?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洪洞县里没好人”自然是不可能的,这无需解释,那为什么会有此说法?又是出自于哪里?
洪洞县
“洪洞县里没好人”出自于京剧《玉堂春》,《玉堂春》讲述的是明朝洪武年间发生于山西洪洞的一段历史,戏剧唱词中苏三曾说:“越思越想心头恨,洪洞县内就无好人!”此后,“洪洞县里没好人”这句话开始广为流传。
那么,苏三是谁?为什么她说洪洞没好人呢?随笔者来看看明朝这段历史吧!
苏三监狱
在现在的山西省洪洞县,有一座明代监狱,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制式监狱,这座监狱因曾关押名妓苏三而又得名“苏三监狱”。
洪洞县给全国留下“没好人”的印象皆需要从这个名妓身上说起。
苏三是山西大同府人氏,原名周玉姐,自幼父母双亡,此后便开始了流离的生活,不久便被拐卖到了北京的一家妓院,名叫“苏淮”,从此周玉洁改姓为苏,在苏三到来之前,妓院已有二妓,因此而称为“三儿”。
戏剧中的苏三形象(右)
苏三被拐到妓院后,与一个叫王景隆的官宦子弟相遇,二人一见钟情,王景隆起初游手好闲,苏三不愿再寄人篱下,要王景隆发愤图强,之后王景隆返回乡里,发奋读书,经两次应试后考取了进士。
在王景隆回乡的这段时间,苏三被妓院老鸨卖给了山西洪洞的马贩子沈燕林为妾,此后苏三开始了凄苦的牢狱生涯。
沈燕林长期在外经商,不知自己的妻子皮氏早已与人私通,皮氏歹毒,与自己的通奸对象赵昂合谋毒死了沈燕林,而苏三正好成了这件事的替罪羊。
当时的洪洞县衙先是将苏三与皮氏一同收押,之后皮氏的通奸对象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一千两银子对县衙行贿,收了赃款的洪洞知县王氏当即翻脸,用刑逼苏三画押,受不过酷刑的苏三被逼画押,被判死刑。
之后,苏三被打入死囚牢,真凶皮氏逍遥法外。
时值苏三的有情人王景隆考取进士,上任山西巡抚,听说了苏三的情况后,听说苏三被判死罪,王景隆便前往洪洞暗访,得知苏三完全是被陷害入狱。
王景隆随即下令,将与此案相关的全部人员押往太原,为了避嫌,王景隆将此案托与刘推官审理。
刘推官为人公正,在他的审理下,案件很快告破,真凶皮氏伏法,受贿的知县王氏被撤职查办,苏三冤情昭雪。
这就是“苏三起解”的前后事由。
京剧《玉堂春》中,苏三在起解太原的途中,发出了一声愤恨的怨语“越思越想心头恨,洪洞县内就无好人”,此戏剧一直较为出名,于是,洪洞县很快就在全国留下了“没好人”的印象。
现在看来,洪洞县背着的这句骂名,皆是一场冤狱惹的祸,苏三当时这句话可能也并不是指整个洪洞县的人,有一种说法是“县”指的只是当时的洪洞县衙,毕竟苏三见到的洪洞县的人只是寥寥几个,而更多人就算见到也是无能为力的,他们也并非“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