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历史名人:“狠”人吴俊升轶事(二)
吴俊升是奉系军阀中可以和张作霖平起平坐为数不多的“狠”人之一,他比张作霖还大十几岁,经常被奉系的少壮派贬低为“老朽无能”之辈,但在吴的身上所能体现的却有一种大智若愚不同凡人的智慧品格。
吴俊升戎装
吴是仅次于张作霖的东三省第二个大富翁,但他平时的衣食却非常简朴,由于他生长在贫困的环境中,即便后来取得相当的地位,也常常往来于兵马之间,所以养成了善于忍受饥苦的性格,能够抑制住对于华衣美食的欲望,他经常喜食高梁米饭、玉米粥和小米粥,招待客人时,无论备下多么好的饭菜,最后他自己也要必吃高梁米饭或小米饭。他常说,“我在吃的上没有什么好恶,什么菜都行,但是饭还是高梁米和小米比大米好,好消化不积食。”有一个吴俊升吃生鱼片的笑话,每当有人请他吃日本菜时,只要食案上摆放着生鱼片,他就一定要就生鱼片,讲一段令自己尴尬的故事。“一次郑家屯的日本人川上在四平街的日本菜馆请我,席间上来这种生鱼片。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猜测一定很好吃,所以赶忙吃了一大口,由于是生鱼,生腥味太厉害,可是,碍于主人的好意又不能当面吐出来,只能用手帕掩住嘴,吐在手帕中,偷偷地塞在坐垫下,不过我想饭店伙计在收拾时,看到后也一定会感到吃惊吧!”他对服饰方面也无什么特殊追求,一般高级官员在家时多穿绸缎衣,而他在家时却多穿粗布衣,或时而穿上吊着豹皮里子的冬装,或满洲旗人的服装。还曾经为自己穿上职工制服而洋洋自得。总而言之,吴是一个满足于布表粗食的人。
位于郑家屯的吴俊升府邸
吴俊升的嗜好首要就是马,对于女人也是情有独钟,而对酒、烟、鸦片一概不用,对于书画、古董更无兴趣。
吴俊升当了督军之后,各方面请他题词的人就多了起来,他深知在全国的督军中除了张作霖和吉林督军张作相之外,都写得一手好字。于是,不识字的他从40岁开始学习,更加勤奋地练字,他从61岁那年开始逐渐赠人亲笔题词了。那以后的二、三年里,他专门写“自古名将爱良马,从来美人属英雄。”这一条幅。
他对美女的兴趣或许比平常人欲望更强,身边夫人最多时只有三个,这对于他那样的地位和当时的条件来说是绝对不多的。因此,他在外面寻花向柳之事到随时有之,却也都是神秘地、滴水不露地进行。尽管如此,大多都被聪明的第二夫人识破,所以他感到无法对付。一次,一日本好友在哈尔滨一个叫“武藏野”的日本饭店请他吃饭,席间有一个叫“桃子”的(她属于中国人喜欢的那种类型)美人坐陪。这个女人特别称吴俊升的心,吴给她买了手表和中国服装。一次,桃子赠给吴自己着中国装的照片,吴立即挥笔在照片背面写上:“非中国妇人,是日本妇人也,名为‘桃子’”他边拿照片让日本朋友看边说:“如果以为她是中国女人,老婆们要嫉妒,那就麻烦了。所以,还是明明白白地写上,好证明她是日本女人。”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吴俊升府邸还原
吴俊升原来有一夫人,第二夫人姓石,系郑家屯人,她是驰名的陆军中将石得山的妹妹(石得山曾是吴忠实的部下)、前绥海镇守使兼陆军骑兵第十二旅旅长石青山的姐姐。吴在郑家屯担任后路巡防队统领官时,她进入吴家。大正6年(公元1917年),原第一夫人去世,石氏被扶为第一夫人。她秉性温和,属于家庭主妇型的女人,吴近50岁尚无男儿,石夫人生下男孩,吴高兴得不得了,将所有宠爱集于其身,因此,第一夫人有非常大的势力。原第三、第四夫人过门后,吴对这位第一夫人的宠爱自然也淡薄了些。吴当上黑龙江督军后,最喜爱的是当时的原第四夫人,即后来的第二夫人,并让她常住齐齐哈尔,让第一夫人常住奉天公馆,这是因为孩子可爱,所以也深爱其母。吴去世后,第一夫人仍然同孩子居住在奉天小河沿公馆过着安乐的生活。
吴俊升的第二夫人姓李,名佑升。民国3年(公元1914年)14岁时进入吴家,成为吴的第四夫人。该夫人天性聪敏,是人常说的那种机灵人。尽管她与吴俊升相差近40岁,按年龄是祖父与孙女之辈了,但是她善解人意,能看透吴的心思与个性,认识到吴的杰出之处,而且,对他非常崇拜,所以两人的关系很融洽。
在吴当上黑龙江督军后,他们夫妇深切感到,作为督军夫人首先要有学问。因此,在齐齐哈尔居住时,雇用了女子师范的毕业生做家教,专修汉学和习字。由于她的天分聪颖及坚持不懈的努力进步很快。是黑龙江省要人夫人中的“学者”。夫人是个非常活泼的人,言谈举止很文雅。而且具有沉着稳重的气质。也许是天性,或个人修养的结果,她的常识十分丰富,以至令人感到吃惊。她的聪明头脑、潇洒爽快的气质、文雅的言谈举止,以及丰富的常识,使她作为优秀的督军夫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不显得逊色。另外,夫人还具备交际的素质,能出色地应酬与中外贵妇们的交际,所以她是东北社交界的“女皇”成为众人尊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