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2023-10-27 22:07 来源:秀流网 点击: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朝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运动逐渐演变为六国的复国运动,重新建立自己国家的六国遗民合力攻秦,最后在楚国项羽的率领下歼灭了秦朝军队的主力。当暴秦灭亡后,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们开启了兼并战争,这场兼并战争逐渐形成楚汉两个军事集团的战争。刘邦通过分化、拉拢、消灭的手段清除了所有的异姓诸侯王,将自己的儿子、侄子和兄弟分封在山东六国的地盘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希望这些同姓诸侯王能够镇守一方,拱卫中央政权,这一制度就是流传后世的郡国并行制。

image.png

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

刘邦在世的时候,同姓诸侯王的作用仅限于镇守一方,压制六国遗民的复国运动。但是当刘邦去世,吕雉掌握中央权力的时候,诸侯王拱卫中央,维系刘氏宗族的作用则越发重要。吕雉临朝称制时期为了分封娘家人为王,残酷迫害大量刘氏宗族成员,有些立国根基浅、封国距离中央十分近的诸侯王就倒了大霉,比如赵王刘如意,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多次在刘邦身边吹耳旁风,希望刘邦能够废掉太子孝惠,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生前就有多次废立太子的打算,但是在大臣们的据理力争下没能实现。因此当刘邦驾崩于长乐宫后,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将赵王刘如意从封国召回中央毒杀。

image.png

吕后—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

此外齐王刘肥也险些被杀,齐王刘肥是刘邦在外偷情所生的儿子,按照辈分属于刘邦的长子,在一次孝惠皇帝举办的家宴上,孝惠皇帝将刘肥视作兄长,就让刘肥坐在上位。吕后看到后就十分的不舒服,因为刘肥本来就是刘邦的私生子,现在竟然坐在自己儿子的上面。此外当年刘邦兵败彭城,在逃跑的过程中屡次推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下车,难道刘邦不怕一儿一女被项羽抓住吗?刘邦还真不怕,就是老家还有个私生子刘肥,只要有儿子在就不怕后继无人,哪怕是个私生子。因此吕后就用鸳鸯壶为刘肥赐酒,希望借此机会毒杀刘肥,但是在孝惠的掩护下躲过一劫。

image.png

宫廷鸳鸯壶—一壶酒分阴阳

赵王刘友的妻子是吕氏一族的人,刘友不爱王后而宠爱姬妾,王后一怒之下就向吕后进献谗言,说赵王刘友要在吕后死后发兵诛灭吕氏一族,吕后就将赵王召回长安,拘禁在赵王府中活活饿死。另外还有不堪吕氏羞辱的赵王刘恢自杀身亡。但是吕后畏惧像吴王、楚王这些擅长带兵打仗的诸侯王,只敢寻个理由杀些立足根基浅的诸侯王。

image.png

朱虚侯刘章—吕氏一族最怕的刘姓之人

吕后驾崩后,齐王开始举兵号召天下的刘姓诸侯王联合起来进逼关中,消灭盘踞在中央准备颠覆刘氏政权的吕氏一族。刘邦时期的主要大臣与诸侯王里应外合消灭了吕氏一族,将吕氏一族赶尽杀绝,迎奉刘邦的儿子刘桓为帝,就是后来开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由此观之,汉朝天下能够重归刘氏一族的手中,汉高祖时期分封的同姓诸侯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样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在西汉中期已经名存实亡,诸侯王也逐渐淡出汉家政治。那么是什么促使拱卫中央的诸侯王制度分崩离析的呢?

image.png

汉文帝刘恒

说道汉朝诸侯王就不得不提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这场由晁错主导削藩引发的诸侯王联合叛乱是西汉郡国并行制的转折点,此后诸侯王日渐削弱,中央直接掌管的郡县开始展现压倒性的优势。汉朝建立初期,刘邦采用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作为政府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就是减少政府对百姓的干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治举措使得汉朝的国力迅速增加,但是诸侯国的国力的增长的速度则是远远超过了中央朝廷。中央朝廷由于要负责全国范围军事力量的供给,尽管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但同样要征收大量的赋税。相比而言,诸侯国由于不用供养大量的军队,因此赋税远低于中央。

image.png

七国之乱—西汉分封制衰亡的开始

就比如南方的吴国,因为吴国内有铜山,吴王直接开采铜矿铸造钱币,又因为靠海占据了鱼盐之利,大量的金钱使得吴王看不上农业那点税收,吴王直接取消了吴国的农业税收。因此诸侯国对中央统治下的百姓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再加上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大量郡县百姓拖家带口迁往诸侯国,诸侯国们实力大增。实力大增的诸侯王独立的倾向开始显现,当汉帝国中央开始大规模的削藩时,瞬间逼反了大量的诸侯王,在吴王刘濞的倡导下,七个诸侯国一起举兵进攻中央。虽然七国之乱被平定了,但是中央对诸侯国的存在已经充满了审视,后来在汉武帝刘彻推恩令的攻势下,诸侯国逐渐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对中央的政权形成威胁。

image.png

推恩令—挥向诸侯王的软刀子

但同时也为后来的王莽篡位埋下了隐患,失去了诸侯王的制衡,外戚势力终于毫无顾忌的攫取汉帝国中央的权利,直到后来出了个王莽,王莽依靠外戚势力逐渐取代了汉朝,西汉正式灭亡。刘邦建立的分封制却再次救了刘氏皇族一命,汉景帝儿子的后人—刘秀起兵反抗王莽建立的新朝,延续了汉帝国的寿命,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人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刘邦建立的分封制度使得刘氏一族在全国开枝散叶,尽管大部分刘氏后人都趋于没落,但总会诞生像刘秀这样的人才。比如东汉灭亡后建立蜀汉政权的刘备,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也是因为分封得以在外开枝散叶。

image.png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

汉高祖刘邦不愧是千古一帝,其开创的郡国并行制竟然延续了汉帝国四百六十五年。

相关标签: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2023-10-27 22:05:18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 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禹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东汉有六大家族:阴马窦邓梁...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2023-10-27 22:03:02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朱元璋 可能是穷怕了。 所以,老朱当了天子后,在 古代 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藩封制度,并以之为万世不变的祖训。 老朱的这个举措...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2023-10-27 20:09:50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我国 古代 的君主继承制度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按照规定,父死子继和立嫡立长是最重要的原则。但是,现实中破坏这种制度的现象司空见...

2023-10-27 20:07:35

​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

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 安史之乱 可以说是中国 历史 的一大转折点了,因为 安史之乱 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后遗症,这些后遗症深刻的影响了中国 历史...

2023-10-27 20:05:19

​中国古代“谥号”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谥号”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 古代 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权弓》记载:“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2023-10-27 20:03:04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

2023-10-27 20:00:50

​中国古代谥法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谥法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 古代 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权弓》记载:“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

2023-10-27 19:58:34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

2023-10-27 19:56:19

​燕昭王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燕昭王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燕昭王,姬姓燕氏,名职(一说名平,误),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在位共33年,燕王哙庶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2023-10-27 19:54:04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1911年的今天,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时代,同时还结束了一系列落后的社会风俗,也是一场民俗界的大革命,具体有哪...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2023-10-27 19:51:49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导语: 王莽改革是 西汉 末年的通过造反企图统治天下的新朝皇帝王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王莽出生于 西汉 外戚家族王氏,他自幼...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2023-10-27 19:49:35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秦国从巅峰到灭亡只有短短14年时间,虽然它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时间确实太短了。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强大...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2023-10-27 17:45:17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商朝 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 商朝 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

​北魏二元帝国制度历史介绍
2023-10-27 17:43:03

​北魏二元帝国制度历史介绍

北魏二元帝国制度历史介绍 东汉至 西晋 时期,内亚草原气候变冷、气温下降。水草牧场的变化引发游牧部族的迁徙,许多部族纷纷南下或西进到邻近的农耕文明区域。南 匈奴 、鲜卑...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2023-10-27 17:40:47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汉武帝 是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董仲舒 向汉武帝提出的。汉武...

2023-10-27 17:38:32

​隋朝地方行政区划简表盘点

隋朝地方行政区划简表盘点 隋炀帝大业元年尽废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改州为郡,五年平定吐谷浑增置且末、鄯善、西海、河源四郡,扩境至今新疆东南隅,约有郡一百九十。地东西九...

​商朝为何频繁迁都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2023-10-27 17:36:17

​商朝为何频繁迁都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商朝为何频繁迁都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商朝 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 商朝 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

​东汉为何频频出现后宫干政?
2023-10-27 17:34:02

​东汉为何频频出现后宫干政?

东汉为何频频出现后宫干政? 南朝时期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对于女性有着高度的评价,其中地位尊贵的皇家女性尤为突出。汉朝除了前三位皇帝(光武、明帝、章帝),都是幼主继位,...

2023-10-27 17:31:47

​东汉人口有多少 东汉末年为何人口骤减?

东汉人口有多少 东汉末年为何人口骤减? 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对生产力相对落后的 古代 而言,人口与国家的繁荣有着直接联系。那么我国东汉时期的人口有多少呢?东汉...

​称帝后的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定都之地是哪?
2023-10-27 17:29:32

​称帝后的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定都之地是哪?

称帝后的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定都之地是哪? 朱元璋 最早占领的中华古都是元代称为“集庆”的南京,曾经的南宋建康府。作为省级单位的“集庆路”,元末的城市衙署设施完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