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三百六十行里有一个篾匠,有人说它消失了,其实它活得不错
在诸多行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行业,就是篾匠,它是唯一一个下肢残疾人能够胜任的行当。可是随着一件东西的普及,篾匠们的编织工艺品类中却少了一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东西的普及会影响到篾匠的生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谈到篾匠,可能一些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此类行业。“篾匠”的“篾”,其实就是“竹篾”,而篾匠就是加工竹篾的工匠。竹子的用途非常广泛,它独特的性质,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竹子的茎干十分坚韧且具有弹性,可以制作许多生产生活用具,只要制作得当,仅凭竹子就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可能有人会感到好奇,篾匠究竟会利用竹子做出什么用具?我们列举一下,如竹塌、竹椅、竹篮、竹桶、竹席、摇篮、蒸笼、蒸架等;农具生产类的竹制品有扁担、箩筐、簸箕、栈条、竹筛、脚匾、土荙、鱼簖、竹泥簖等等,真可谓是数不胜数,种类花样之繁多,实在令人目不暇接。
可是篾匠常常编制的篾器又是什么呢?当然是竹篮子。在多年以前,竹篮子是百姓们人手必备工具,无论是上街购物买菜还是家中盛放物品,都少不了竹篮子的身影。更重要的是,竹篮子本身结构异常简单,只需半天的工夫,篾匠就可以将一个完美的竹篮子编造完毕。正是因为如此,编制竹篮子成为了篾匠们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值得一提的是,篾匠在工作的时候,绝非其他工作一般需要长时间走动,他们只需坐在凳子上两手飞快操作便可完成所有的步骤。从劈竹到刮竹再到编竹,无一不是利用双手完成的。也正是如此特殊的工作性质,让不少双腿残疾的人找到了归属感,他们可以在双腿不能动弹的时候,靠着双手创造可观的财富,并以此娶妻生子,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可别小觑了篾匠,在一些南方的村镇中,不少双腿残疾的篾匠因为自己的手艺好,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名声,成立了竹篾编制工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以前的人们,在上街赶集的时候,都要带上竹篮子,否则的话,买来的菜蔬根本没有办法运回家。当时的菜篮子,已经成为了民生的标志,它不仅盛装着鸡鸭鱼肉蔬菜果品,更承载着一家人的味蕾享受和幸福回忆。可是到了现代,街上却很少能看到菜篮子的身影了,其中原因不言而喻,就是因为塑料袋的出现,几乎完全取代了竹篮子。我们不得不承认,塑料袋的出现的确大大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但是也同样造成了白色污染,其中得失,想必所有人都深有体会。
竹篮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可是并不代表着篾匠会因此而消失。虽然现代人对于竹器的使用量远远减少,可是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一些竹篾工艺品悄然盛行开来,这无疑为篾匠们铺就了一条新路。如今,不少篾匠都开始手工制作竹篾工艺品,并且其价值不菲,收入也要比编制竹篮子更加可观。人们对于竹器的热爱,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在古人的眼中,竹是君子的象征,而竹器手工艺品不仅可以进行观赏,更具有收藏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的结晶和传承的有力见证。
篾匠是一个群体,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载体,可是目前篾匠的传承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态势。现代年轻人不愿意吃苦,更不喜欢整天坐在凳子上做编制竹子的无聊工作,所以篾匠行业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所幸,现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批年轻人开始涌入篾匠行业,成为了古老行业中一股最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竹篮子的消失并不值得惋惜,因为时代一直在进步,落后终将会被取代。我们庆幸的是,篾匠可以在日渐式微的行情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新路,再度将自己的传统手艺发扬光大,铸就华夏文化的辉煌。参考资料:《古董故事》 李伟峰著 河北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