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窑洞:黄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我国民居文化之宝
董志塬,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中南部,
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
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
民间更有“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一个边边”的传说。
董志塬
早在夏商时期,
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董志塬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
开创了我国灿烂悠久的农耕文化。
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窑洞作为陇东最主要的居住方式,
酝酿出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2008年,庆阳市“窑洞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
是居民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
窑洞密密层层,鳞次栉比,
有人曾喻为:
如挂在云雾中的洞天神府,
似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颗颗明珠。
上至周先祖时期,
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
《诗经》称为“陶复陶穴”。
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
每个窑洞有了明确分工,
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
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小城堡,
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土炕围起来,
以防御兵荒和盗贼,俗称“堡子”。
“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
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最古老的民居。
中国陕甘宁地区的黄土层非常厚,
有的厚达几十公里,
勤劳智慧的先民利用高原的有利地形凿洞而居,
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
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没有三十年不漏的瓦房,
却有数百年安然无恙的窑洞。
窑洞经久耐用、冬暖夏凉、修筑费用低,
加之营造技艺简单,省工省料,无须砖瓦,
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
不占用地表土地,
可谓是最省钱、最省地、最环保的民居建筑形式。
如果说北京的四合院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观念,
窑洞则是“天人合一”观念下的产物。
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
虽看似普通,
但在单调的黄土背景下,
圆弧形显得轻巧而活泼。
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
阳光也可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
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
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
使居住者感到宽敞舒适。
窑洞内部
火炕是窑洞民居的一大特色,
凡是窑洞必有火炕,而不设床,
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
门窗和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
也可随时关闭保暖。
得力于黄土层的保温隔热性能,
窑洞常年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窑内冬夏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
湿度在35%-50%之间,非常宜居。
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
陇东人赋予窑洞以鲜活的生命,
窑洞又为陇东人创造窑洞文化和农耕文明慷慨奉献。
这片筑起温暖家园的黄土,
是上天对他们最好的馈赠。
他们生在窑洞,长在窑洞,
并将这种永生不灭的黄土窑洞情怀,
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