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旅游散记
岁月无痕,很多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了。但每年,总会有些特别的日子,因它带给了我们快乐、幸福、美好而令人难以忘怀,被我们写入文字,拍进手机,刻在记忆深处。
近日,整天忙于工作的爱人终有闲暇,可以有自己的时间休养一下身心了。时间已是2020年的盛夏,年初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早已度过,现在中国几乎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而我们内蒙古赤峰,更算得上是一方净土。便想何不邀约一些旧友,来一场赤峰特色旅行呢!说走就走,先从赤峰市开始,和朋友一起参观了博物馆,然后我们便向翁牛特旗的乌丹镇进发了。
沙漠越野
到了乌丹,当地朋友早已规划好行程,领着我们分别上了三辆越野车,说是去穿沙。其中一辆车后面还牵引着一辆沙漠冲沙车,敞篷的,车身矮小,而车胎出奇地宽,据说专门为冲沙设计的。途中从司机师傅口中得知,我们乘坐的这三辆看起来很普通的越野车,其实都是经过特殊改装的,归属于一个旅游车队,司机也都经过专门的训练。这次带我们游玩的是一个师傅和两个徒弟,即便是徒弟也玩好几年沙漠越野了。
说话间,车子开到了一个叫“合作社”的地方,这里是新开发的一个沙漠旅游景点,距玉龙沙湖大约两公里。购好票后,车子慢慢开进了沙漠,我们赶紧系好安全带。车速渐快、路线迂回曲折,一路颠簸,使人根本看不清外面的景致。忽然,前面出现了一段陡坡,司机加足马力开了上去。我们悬着的心还没等落下,往车窗外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我们脚下的沙丘像小山似的隆起,本来前面那一面坡已经够陡,而现在车头对着的另一面几乎是一堵立陡的墙!难道……?没等反应过来,我们的车已直冲下去,吓得我紧紧抓住座位上的扶手,大气都不敢出。终于安全“着陆”后,我们惊魂未定地从车里钻出来,回头望去,朋友坐的另两辆车正准备冲下来,想到自己刚刚完成的“英雄壮举”马上就要重现,我们赶紧拿出手机抢拍照片留作纪念。
后来才知道,最惊险的旅程刚刚开始……重新坐上车,前面是一片视野比较开阔的沙地,越野车一阵狂飙,很快到了一处连绵起伏的沙丘地带。越野车保持着车速在左右沙丘的斜坡上呈S型穿插前进,车身一会儿倾向左方,一会儿又倾向右方,感觉稍有不慎就会从斜坡上翻滚下来,吓得大家尖叫连连……有了这一段惊魂之旅,车开上平坦的沙地我们反而觉得毫无意趣了。司机师傅大概猜到了大家的心理,很快掉转车头沿那些沙丘又冲了一遍,惹得我们刚刚归窍的魂儿又飞了出去!接着,车又风驰电掣般的沿着高低不平的沙地兜了几圈,终于在一顶端宽阔平坦的沙丘上停了下来。这里的位置居高临下,正好可以仔细观赏一下沙漠风光了
下车踩在松软的沙地上,大家早已把刚才的惊恐抛在了脑后,争着和那辆酷酷的敞篷冲沙车合影。别看这辆车是专门用来冲沙的,但是看着它心理上感觉总是不如普通越野车安全似的,大夏天的人们又怕晒,所以只有乌丹的一位朋友中途坐上了这辆车。此时的地表温度得有六、七十度吧?否则赤足在沙地上行走是非常舒服的,据说还能达到足疗的效果呢!
站在沙丘上向四周眺望,沙漠茫茫无边,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白得耀眼。这片沙漠,是方圆5万平方公里的科尔沁沙地的边缘,而科尔沁沙地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的草原,主要由于人类的过度垦荒、放牧才变成了如今的样子……想到这些,心里不觉涌起了如大漠般无边的苍凉。好在人类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了艰难的沙漠治理。据统计,目前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已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凝神望去,前面不远之处已有了许多绿色,认不出生长的是哪种固沙植物。虽然未成规模,却给了人信心和希望。
正思量着,忽听司机招呼大家去玩滑沙。在沙丘的边缘已备好三个塑料滑板,滑沙路线是沙丘一侧的缓坡,大约三十米左右。司机师傅简单介绍了一下要领:在滑板上身子要坐正,双脚蹬住滑板前沿,双手撑在板壁上……我们互相看了看,有以前玩过不想再玩的,没玩过的也都不太敢第一个去尝试。看到这种情形,乌丹一位朋友首先坐到了滑板上示范,不到1分钟轻松潇洒地滑到了坡下,于是有两个朋友也坐了上去,可是因害怕“翻车”,他们身子不自觉地后仰或是倾斜,结果滑板是三步一停地挪到了坡下,呵呵,看来这“坐骑”还认人啊!
说到坐骑,有朋友说早就想过一下骑马、骑骆驼的瘾呢,我们决定返程。回到景区门口,看到有驼队正待出发,赶紧加入进去,体会到了乘驼穿沙的不同感受。
穿越蒙元
下午三点多,我们又去游览蒙古王城。乌丹镇的蒙古王城是今年才建成对外开放的,我们也是第一次来呢。
在700多年前,成吉思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蒙元帝国,而赤峰地区一直是蒙元腹地,成为成吉思汗及其姻亲后裔们的封地。蒙元文化的神韵一直闪耀在历史的星空里,至今依然魅力无穷。据说王城的设计者将蒙元文化的神韵巧妙地浓缩进了这一小镇景观中……不错,眼前的城门已带出几分蒙元帝国的恢弘气势了!城门有几十米宽,两端的门跺厚实坚固,内侧两列四根方柱将楼底座托起,上面的三层门楼简单大气,四角飞檐又增了些许灵动,整体建筑取灰、黄两色,寓意不言自明。
走入王城向前面及左右看去,都是一眼望不到边,面积好大呀!据说内有五大景观区,半下午的时间想尽情游览是不可能了,看来只能走马观花了。一路走去,随处可见蒙元时代的影子。最为突出的便是名为“马踏天河”的成吉思汗雕像了。雕像中的成吉思汗骑一匹四蹄腾飞的骏马,左手握马鞭,右手执象征着战争和力量的苏鲁锭,目光坚毅地注视着前方,好像正率领蒙古铁骑在疆场上驰骋;不远处的王汗金顶宫气派庄严,在夕阳中又透出几分萧索,如当初的蒙元帝国,以不可阻挡之势突然崛起于东方,又如落日般悄然隐没。
王城中很多景点的设计都赢在情景设置,使人如临其境,比如漠北苍穹和草原幻境。“漠北苍穹”本来是一个空旷的大厅,但是当你从大厅走过,却感觉是行走在漠北的草原或大漠中,两边壁画上蒙古人生活、游牧、狩猎、祭祀、征战的场面历历在目,头顶是深邃神秘的苍穹,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感受到了蒙古人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勇敢无畏。
走入“草原幻境”,却如同突然步入被战争席卷过的草原。记得刚刚路过的蒙古部落,白色的蒙古包安静地伫立在草地上,蓝天白云之下,用于祭祀祈福的敖包高高堆起,五色经幡随风飘动……而此时此地,曾经祥和的草原已变成鬼域,阴风怒号,四散的骸骨、骷髅;血淋淋的残肢断臂;吊着的尸体;结满蛛网的被风吹得噼啪作响的门……这一幕幕场景令人毛骨悚然!也让人更加懂得了和平的珍贵。可是,有的时候,战争又何尝不是为了和平,为了争取使活着的人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
穿越蒙元,体味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种坚韧无畏的民族精神!蒙古王城,通过一种文化传递让我们触摸到了厚重的历史,小到中国,大到世界;小到蒙古族,大到全人类。甚至,穿越人类历史,把我们带入到冰河世纪以及远古时代的恐龙乐园,直至穿越未来到异星探险……
在蒙古王城的恐龙乐园,塑胶的霸王龙、翼龙、剑龙、三角龙等摇头摆尾、张牙舞爪,充满震撼力的吼声在空中回荡;走进冰河世纪,仿佛步入了一个银色的世界,猛玛象、巨熊栩栩如生,给人的感觉竟是呆萌可爱,你尽可以随便和这些史前巨兽合影;异星探险其实就是个3D影院,效果实在是太逼真了。踏上探险之旅,本来坐在椅子上的自己真的有坐上飞船在太空穿梭的感觉,途中险象环生:外敌飞船的攻击、机械故障、奇锋林立的山谷、密不透风的丛林、浩瀚无边的大海……闪避间,飞船与山峰擦肩而过碰落的碎石、冲过海面溅起的水花直冲面门而来,只听得周围惊呼阵阵!等飞船终于“安全着陆”,灯亮了,人们回到现实,发现自己当然还是好好地坐在椅子上啦,松开前面的扶手,才意识到已经攥出了满手的汗。
时代总在进步,正是有了现代科技手段,才使我们得以身临其境般“穿越”历史与未来,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此,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辉煌。
从远古到近现代一直到未来,上亿年、几千公里的时空跨跃,一系列的丰富体验,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逝、历史的悠远、人类的渺小与伟大,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生存意义、家国、以至人类命运的思考,使人的目光和思想更加深邃。
恋恋不舍地返程。踏上高高的石阶,回眸望去,蒙古王城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飞扬,在远处蒙元黄金家族的院落,灰色屋脊鳞次节比,傍晚的铅云笼罩了那里。忽然,夕阳迸出几丝光线,照亮了天空。
温馨四合院
从蒙元及外太空“穿越回来”的我们重新走近人间烟火,在具有浓郁特色的蒙古包中,欣赏到了优美动人的蒙古族歌舞,风味独具的蒙古族特色食品,还有篝火晚会、焰火表演。然后,回到中午时曾经小憩的四合院酒店。
四合院酒店是蒙古王城的附属设施,应该是仿照北京四合院建造的,而北京四合院则起源于元朝。六个院落分布在一条街道的两侧,院区优雅宁静,建筑古色古香。大门看起来古朴庄重,主体颜色为古铜色,门板四周及中间漆成了明黄色。每扇门板上都雕刻有8只蝙蝠,上下及中间位置嵌有门钉;门环配以兽形铺首,门楼由青砖砌就,上覆灰瓦……
走入大门,院落整齐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正面是二层小楼,其它三面都是一层建筑。房子的墙壁与屋瓦为灰黄两种颜色搭配,色调和谐统一;约有2米高的院墙及通向四面房子的路用青砖铺成,同时也把院中空地隔成了几个小花园,万寿菊、矮牵牛正在盛开;北面的二层小楼和东西两面房子房前都有游廊联接,紫檀色的游廊和门窗上有简单的雕饰,而廊下的红灯笼使四合院分明有了家的温暖。恍惚间,仿佛有一个兴旺的大家族正在这里世代传承地生活着。
真的太喜欢这里了!喜欢这里的静谧。远离城镇,来这里住宿的游人也不多,我们几乎是几家好友独占一个四合院,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喜欢这里的包容。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子中间开门,每家的住房各自独立,却拥有同一个小院,共同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喜欢这里的底蕴。忍不住在各处流连,一遍遍欣赏古朴的大门,青砖灰瓦的院舍,屋顶的飞檐,门前的游廊,廊下的红灯,小小的花园……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又渗透着传统文化。
当午后柔和的阳光照进小院的时候,我拿起一本书,倚着廊柱,或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享受这一刻的安宁与美好……很快就要分别了,虽然不能永远拥有,但是我来过,已足够。
第二天清晨,我们告别了四合院,离开乌丹,前往下一站——巴林左旗林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