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六部尚书”中哪个衙门最厉害?放到现在,相当于哪个部门
说到“三省六部制度”,最早诞生于隋朝,随后历朝历代虽略有改动,但基本上沿用了该制度,直到清朝更是原封照搬了明朝的官制,历史称之为“清承明制”。清朝时期的“六部尚书”可谓位高权重,虽然其上还有有亲王、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等等,但却实权在握。那么,这“六部”指的是哪六部?“六部尚书”官居几品?放到现在,各相当于哪个部门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
三省六部制成型于西汉后期,隋唐时正式被中央确立,此后无论宋、元、明、清等都沿用了该制度,三省即为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其中中书省是负责拟定皇帝颁发的诏令即决策机关,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则是最终的执行机关,三省的最高长官官阶都是宰相,而六部则划分为吏、户、礼、兵、刑、工等部分,统归尚书省管辖,六部之间彼此分工又相互协作,三省同样如此,相互牵制将相权一分为三,间接加强了皇权。
吏部尚书:类似现代的组织部长和人事部长。吏部尚书主要职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升迁、调动、弹劾等事务。换句话说,除了皇帝关注的高级官员外,吏部尚书就是其他全国所有官员的“父母官”,号称“六部之首”,所有官员都必须要经过吏部尚书的审批后,才算真正任职。
礼部尚书:类似现代的宣传、教育、外交和文化部长。主要职责:全国的礼仪、祭祀、外交、教育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用于政府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事宜,是由礼部尚书负责,而不是吏部尚书。历史上的纪晓岚,就是非常著名的礼部尚书。
刑部管理着司法、刑罚事务,到了清朝,《光绪会典》中曾经记载其职能道:''掌天下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凡律例轻重之适,听断出入之孚,决宥缓速之宜,赃罚追贷之数,各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肃邦犯。''而刑部尚书则被称为是''公、检、法、司四长合一'',所以它自然就相当于公安部、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司法部四大机关了。
工部,它主管的是工程修造事务,在清朝时职能在土木、水利、帝王陵寝、皇家宫室等工程的基础上拓展出了机器制造、矿产冶炼,甚至纺织等大小事项,套到今天的职业的话,那工部便是工信部、水利部、科技部、农业部、交通部等基建机关的集合体。
户部尚书:听到“户”这个字,就知道这个官职管理的事儿是跟人有关的,所以,户部尚书主要负责的是全国的财政工作,主要包括国家税收、皇室开支、军队费用、赈灾事宜等,与人口、钱财有关的工作。
隶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在户部拥有一个金银库,户部尚书主要是管这些钱的,可以说,这是六部尚书中最肥的一个差事,跟今天的财政部部长差不多,和珅当初干的就是这个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