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顺治和董小宛的关系真如传闻的那样?专家:无稽之谈
明朝时期的风流艳事,莫过于那些秦淮名妓与名人的爱情故事了,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一直津津乐道。比如吴三桂与陈圆圆,名妓中的巾帼红颜柳如是跳水殉城等,另外还有一个比她们更戏剧化的人物董小宛。
董小宛之所以这么出名,除了她本身也是秦淮名妓外,还跟历史上的清朝皇帝顺治联系在一起。世人的传说中,董小宛就是那个让顺治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董鄂妃,因为董鄂妃的去世,让顺治看破红尘最后在舞台上出家为僧。
然而,让顺治爱的要生要死的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吗?
事实上,董小宛跟顺治的故事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也是后人随意编排的。
董小宛,名白,生于供应1624年,卒于供应1652年,是明末时期著名的秦淮名妓,后被冒襄纳为妾。冒襄是当时江南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他曾与秦淮河畔的另一位风云美女陈圆圆也有过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最终也随着陈圆圆的入宫这段爱情也无疾而终。
后来冒襄又跟与陈圆圆齐名的董小宛交往,虽然董小宛是秦淮河畔才貌双全的美女,但毕竟是红尘女子,所以她的地位最多是一个妾。冒襄曾作《影梅庵忆语》和《如皋冒氏严书·家乘旧闻·亡妾董小宛哀辞》来描述董小宛。当然,这也是董小宛唯一的一个记载。
冒襄与董小宛
而至于顺治皇帝,在《清史》中也有详细记载。顺治皇帝也就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夺皇位,但双方实力旗鼓相当,最后妥协选择了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
称帝后的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帮助下,从满洲汗国的汗王成为了中国的皇帝,少年皇帝实至名归。顺治能够在皇位上做的安稳还要感谢多尔衮和吴三桂,多尔衮替他南征北战,吴三桂一怒为红颜,让清军入关占领了北京。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满族的帝王怎么会跟汉族的风尘女子联系在一起呢?
这个误会主要是来源于大文豪龚鼎孳《贺新郎》中“难倩附书黄犬”这句词。《贺新郎》这首词其实是龚鼎孳读了冒襄《影梅庵忆语》的观后感。当时的人认为“黄犬”指的的清廷的太监,然后根据此推测董小宛曾经入宫。
其实所谓的“黄犬”最早是出自《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犬,甚爱之。”因此“黄犬”只是一个典故而已,根本就不是指太监,这是许多人自己的揣测。
另外再说,顺治皇帝六岁登基,然后由母亲孝庄皇后亲自教养,在摄政王多尔衮的主持下,把孝庄文皇后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册封为皇后。但两人婚后感情并不好,甚至经常发生摩擦。一直到顺治与常到后宫服侍的董鄂妃相恋,顺治的心情才好了起来,而董鄂妃也因此被封为皇贵妃。
人们之所以把董小宛和顺治联系起来,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董小宛进过宫,并且两人都是姓董,再加上两人都是才艺双全的美人。毕竟人的想象力是无限大的,再加上当时满足控制了中原,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就喜欢编排一些宫廷传闻来满足自己的反抗心理。
但冒襄的书中记载,董小宛“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脾虚肺逆”,也就是说董小宛因为身体有病,最后死于肺结核。书中还记载“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与余形影丽者九年,今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
因此,从资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断定董小宛是在冒襄家中病逝的,而壬午就是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辛卯系清世祖顺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所以在1642年冒襄取了董小宛为妾,1651年因肺结核去世。
根据两人的生死年月来算,生于1624年的董小宛比生于1638年的顺治整整大了十五岁,而董小宛在1651年去世的时候,顺治才十三岁。那么答案就出来了:一个二十八岁的成熟妇女如何能跟才十三岁的天子相恋,还恋出了一段生死别离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综上所述,顺治跟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某些人对秦淮名妓和清廷故事的一种个人想象而已。毕竟皇家高墙里面的故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的,所以很多人喜欢添油加醋把故事写的丰富多彩,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