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郭嘉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种传言是怎么来的呢?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破曹操二十三万大军,曹操战船尽数被焚。
曹操统一天下的大志,也第一次遇到这么大阻碍,无奈之下,曹操留下曹仁镇守襄阳,自己则带着残兵败将北还。
曹操走到巴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又突然遇到军中出现瘟疫,这时候曹操想起这次大败,感慨万千,说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奉孝就是郭嘉。
野史记载,曹操还连续三次长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再加上《三国演义》小说的渲染,民间就传闻,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这个逻辑很清晰,曹操认为,如果郭嘉还在,赤壁之战他就不会败给孙刘联军。
这样,曹操顺利打败孙权和刘备,不但能拿下整个荆州,还能指挥大军南渡长江,打下东吴的地盘。
此后,曹操再轻松收拾益州的刘璋和汉中的张鲁,曹操将真正的一统天下。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
郭嘉出生于170年,比曹操小了15岁,却比诸葛亮大11岁。
《三国志》记载,郭嘉从少年时代,就已经才华极其出众,毕竟颍川出才俊,三国很多谋士都出在这里。
但是,郭嘉直到27岁才出来做官。
皆因郭嘉年轻时,正赶上汉末刚开始大乱,黄巾起义,九路诸侯诛董卓等等,郭嘉还没看清哪个人是真正的人主。
郭嘉一开始去投靠了势力最大的袁绍,结果没干多久就离开袁绍,转投了曹操,是荀彧推荐的郭嘉。
郭嘉离开袁绍的原因,他曾经对人说过:“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郭嘉这个人志向非常远大,他要帮人主定霸王之业。
霸王就是项羽这类人,项羽最大的功业,就是带领六国贵族,推翻了秦朝。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郭嘉跟荀彧不同,荀彧帮助曹操,是为了匡扶汉室,所以荀彧反对曹操称魏王。
而郭嘉是想帮助曹操当霸王,推翻汉朝自立,如果郭嘉不死,他将帮助曹操称帝。
当然,曹操也有这种心思,他自己不想称帝,却想让子孙称帝,郭嘉就是他留给子孙称帝的谋臣。
曹操在郭嘉死后曾经说,荀攸这帮人,跟自己是同辈,郭嘉是后辈,他本来留着郭嘉辅佐自己的下一代的。
郭嘉志向这么远大,那他的才华能匹配得上他的志向吗?
一个人的才华,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但我们可以从他做的事儿上去看。
郭嘉的才华,就要从他给曹操出谋划策方面来看,如果单纯的说这个人才华出众,神机妙算什么的,难以令人信服。
郭嘉生前,参与了不少曹操南征北战的大事,而且给曹操出的计谋,几乎每次都能实现。
曹操见到郭嘉后,曾经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在曹操成就大业的过程中,郭嘉具体干了那些事儿呢?
第一、征伐吕布力排众议。
吕布是汉末群雄之一,在《三国演义》小说中,他以武力值特别高闻名,也以换了好几个义父闻名,但历史上的吕布,比小说里要强不少。
当时曹操带领大军攻打驻守徐州下邳的吕布,打得很艰苦,连续多次进攻,死伤惨重,都没攻下下邳城。
这时候,曹操和手下诸将萌生了退意,想带着大军回去,不打了。
但郭嘉劝阻了曹操,说一定要坚持打:
“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 布可拔也。”
郭嘉的意思很明白,都打了这么久了,吕布的人马锐气已衰,军队的意志也开始涣散,吕布又对陈宫不能完全听信,此时就看谁意志坚定。
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后,果然顺利打下下邳,擒住了吕布。
第二,郭嘉建议曹操一定要杀了刘备。
我们都知道,吕布占据下邳的时候,刘备带着关羽张飞驻守在小沛,后来袁术和吕布联合起来攻打刘备,刘备带着关张投靠了曹操。
郭嘉这个人的才华,还表现在他的眼光,他见到刘备以后,立即看出刘备野心很大。
郭嘉对曹操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宜早为之所。”
但曹操并没听郭嘉的,因为此时曹操正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天下人投靠他,他不想因为杀了刘备,让天下人都不敢投靠他了。
刘备后来找个机会,说要去攻打袁术,跟曹操要了些兵马,就逃跑了。
郭嘉和程昱找到曹操,说不能让刘备走,放走了刘备,刘备会变心的。
果然,刘备带着人马走后,就打起匡扶汉室的旗帜,跟曹操决裂了。
曹操后悔没听郭嘉的话,没及早除掉刘备。
后来刘备三分天下,建立了蜀汉,特别是赤壁之战的时候,他跟孙权联手,打败了曹操。
如果曹操听了郭嘉的话,当时就把刘备做掉,哪里会有赤壁之败?难怪曹操大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第三,郭嘉预言孙策将被刺客刺杀。
曹操打败吕布以后,开始进攻河北的袁绍,跟袁绍僵持在了官渡。
这时候突然有传言传入曹操耳中,说江东孙策已经统一长江以南,正准备北征中原。
曹操大军都在北方官渡与袁绍对峙,如果此时孙策来攻打,那可就是腹背受敌了。
这时候郭嘉站了出来,他对曹操说,孙策这个人虽然厉害,但他平时大大咧咧,不懂得防备,迟早死在匹夫之手。
“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果然,孙策点起大军,正准备渡过长江,就被刺客刺杀了。
曹操也就安心攻打袁绍。
第四、郭嘉料定袁绍二子必然内斗,不出兵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袁绍逃回邺城,但势力还在。
袁绍死后,他的地盘都归了他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
曹操再次点起大军攻打袁谭和袁尚,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曹操手下的大将立功心切,都说一鼓作气灭了他们两个。
这时候郭嘉又站出来了,他说,如果我们打得太急了,这两兄弟就会一致对外,如果我们缓一缓,袁谭和袁尚就会窝里斗,我们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不久之后,袁谭和袁尚争斗,袁谭被袁尚打败,投降了曹操,曹操派大军又把袁尚打败了。
袁尚就跑到游牧民族乌桓那里去了,乌桓就是在今天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那一片地方活动。
第五、郭嘉料定刘表不会重用刘备。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后,辗转反侧投靠了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守卫荆州北部。
而此时曹操已经在郭嘉的帮助下,打败袁绍,统一大半个北方,只有袁绍的儿子袁尚逃跑,跟乌桓混在了一起。
曹操点起大军,准备征讨袁尚和乌桓,但是,曹操手下的人都担心,如果曹操率军北伐乌桓和袁尚,许都空虚,刘备有可能趁机偷家。
此时郭嘉再次向曹操进言,说不必担心刘备,原因是刘表不信任刘备,不会给刘备兵马来进攻许都的。
嘉曰:“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太祖遂行。
曹操便放心地去攻打乌桓了。刘备果然没有北上偷袭。
郭嘉不但计谋很多,都很实用,而且军事才能也很强。
比如攻打乌桓,郭嘉就对曹操说,兵贵神速,咱们粮草不足,不能打持久战,趁着乌桓没有戒备,应该“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这是学的西汉的霍去病,以轻骑快速攻击。
曹操这次对郭嘉言听计从,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可惜就是在这次北征中,郭嘉病逝了,年仅38岁。
北方平定了,郭嘉也死了。
总之,郭嘉给曹操出的计策,就没有一次失败的,除非曹操不听。
郭嘉死后,曹操对手下谋士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如果郭嘉不死,他会怎么帮曹操处理征讨南方的事呢?
首先,郭嘉会建议赶紧弄死刘备,然则曹操征讨荆州时,竟然让刘备给跑了,还让刘备跟孙权结为了联盟。
其次,周瑜和黄盖弄的假投降的戏码,绝对骗不过郭嘉,曹操也不会在赤壁打败仗。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以郭嘉的才能,他如果不死,三国也不会最终形成。
要知道,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就二万人马,孙权就给了周瑜三万人马,而曹操拥有二十三万人马。况且,曹操还弄到了荆州刘表留下的水军。
也就是说曹操与孙刘联军,兵力二十三比五,郭嘉若在,岂能让曹操打这种优势在我的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