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徐国历史简介 徐国历代君主世系表
徐国,是
西周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流域(今山东郯城一带)。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周初,安徽泗州(其都先在山东郯城,后迁都至安徽泗县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
夏禹时期,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与江苏之间的洪泽湖中),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子爵,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地区。
从周公旦开始,周成王、周康王几代中,西周和徐的战争是最频繁的。徐国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徐国的驹王起兵直接攻周,曾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国的后人大多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戎发生磨擦,在史籍《尚书·费誓》中记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
一直到周穆王执政时期,徐国才肯臣服于周朝。其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嬴诞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三十二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却被周穆王打败,之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另外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徐国疆域先在邳州附近,后迁至泗县、泗洪。到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诗经·鲁颂·炯》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相对来说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在《英山徐氏宗谱》中记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夏,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其盟国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了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然而,这正好给了吴王阖闾出兵的口实。同年冬,吴王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徐国被吴国彻底灭掉。
徐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一千六百四十九年,共有四十四代君王。
地理位置
徐国的区域最早在邳州附近,后迁移到泗县、泗洪。
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张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
彭城因徐国而改名,后来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徐国文物
徐国在西周时期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韩非子》说他地域五百里。《诗经·大雅·常武》篇说“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目前,在浩浩茫茫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徐国的具体经营状态,如经济、生产方面的文字。但是我们从出土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考古中,可以获得一些间接的东西。
古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主要从商朝中、后期开始,到西周达鼎盛期。青铜器的制作标志着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现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大量的铭文,极其丰富的证实和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确切性及不足之处。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表明当时(安徽)繁阳以南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相应规定,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诗经·鲁颂·泮水》中记载鲁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为尾结之句。
徐国经济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也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徐国有较多的青铜器出土文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据资料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义楚钟”、“徐王义楚铺”、“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都是有铭文的。其他还有殷“徐伯鬲”、周“徐偃侯旨铭”、“徐偃王壶”、“豆形兽尊仪”、“徐宝蕴”、“大徐王寿铭”、“徐冠卑”、“环头大刀”之刀头。这些徐器大部分是徐国晚期的东西,而徐国鼎盛期在西周,那时候的徐器想已在战乱中被掠夺、进献或散失,到目前为止尚不见批量出土、闻世、发现。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高21.5厘米、口径22厘米、重3.2公斤,铭文:“徐子氽之鼎百岁用之”,系徐子“氽”随葬之品,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箭头等。1979年4月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三件青铜器都是徐国的遗物,其中有一件铭文十八字“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炉盆就如现在火盘,雁和偃同音,古文字可以通借。1982年在绍兴发掘一座春秋大型墓葬,出土的六件青铜器中有三件铸有铭文,这三件有铭文的铜器是鼎、炉、缶。缶的肩部有—周铭文因残损未能释读。炉的底部有铭文三行其中有“徐王之”的字样。鼎的器盖与器肩各有相同铭文四十四字,标明徐肴尹自作汤鼎。据考古学家考证,肴尹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
关于青铜器,古代有“蚩尤作兵”的传说,东夷部落是蚩尤等的后裔,徐器制作曾经处于领先和承前启后的位置。徐器继承了商器的传统。例如:商器没有钟、只有铎,铎形状与钟已相同,但比钟小、口是向上的,有柄,执柄而敲鸣,如有铭文一般都刻在柄上。从西周开始才有口向下的钟出现,徐器“徐髂尹征”自名征城,就是考古中的句耀,句耀是铎的音变,在浙江绍兴出土有越器句镏,当系受徐器的影响。徐器也善于学习和模仿西周的青铜器制作,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明。在安徽屯溪、江苏丹徒等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不同于当时南方青铜器的制作风格,都带有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及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徐器的中间过渡是难以否定的。
徐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徐器铭文和徐姓家谱及杂史中得到一些印象。例如:绍兴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在《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有:“祝淮氏、荣氏”(注):“淮、荣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人。徐国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国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分工管理这方面的官员。
徐国世系
受封之前的世系
少典
黄帝
昌意
颛顼
女修
大业
嬴伯益(舜赐嬴姓)
受封之后
嬴若木 夏后氏封之于徐 公元前2070年-公元2052年 在位17年
嬴奄延 公元前2053年-公元前2003年 在位51年
嬴琛 公元前2002年-公元前1986年 在位17年
嬴铄 公元前1985年-公元前1918年 在位68年
嬴泓显 公元前1917年-公元前1903年 在位15年
嬴亮 公元前1902年-公元前1868年 在位35年
嬴允迪 公元前1867年-公元前1833年 在位35年
嬴绛 公元前1832年-公元前1804年 在位29年
嬴敦 公元前1803年-公元前1783年 在位21年
嬴旌 公元前1782年-公元前1731年 在位52年
嬴颐 公元前1730年-公元前1695年 在位36年
嬴睿 公元前1694年-公元前1668年 在位27年
嬴璟 公元前1667年-公元前1624年 在位44年
嬴靖 公元前1623年-公元前1593年 在位31年
嬴云
嬴炎
嬴萧
嬴逊
嬴翀
嬴肈
嬴振
嬴关
嬴兴
嬴表
嬴常
嬴蕃
嬴蕃畅
嬴广
嬴通
嬴禐
嬴绂 有可能是徐驹王(名字不详,徐国强盛期)
徐王嬴义楚 和鲁昭公是同一时期君主
徐偃王嬴诞 和周穆王是同一时期君主
嬴宝宗(嬴宗)
嬴迈
嬴修
嬴牟
嬴轨
嬴景
嬴浑
嬴恕
嬴衡
嬴监
嬴毅
嬴章禹
灭国之后
嬴章禹十三世孙嬴诜,为秦庄襄王相。
徐驹王29世孙徐福,为秦朝术士,传为日本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