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2023-10-27 22:16 来源:秀流网 点击: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曹操挟天子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也正是因此,很多人对于曹操的作为表示不能接受,不认同。但是曹操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当时的天子汉献帝,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曹操为什么还要挟持他在手里?曹操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呢?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我们看《三国演义》,最常听到的一句话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的故事里有三国时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人,曹操和汉献帝。

1.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这一年对于大汉而言是多事之秋,因为西凉老贼董卓祸乱朝纲,把持朝政。更可恶的是,老贼看不惯少帝刘辩,于是废除其帝位,将仅8岁的刘协推上历史的舞台。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也是这一年,39岁的曹操以利剑刺杀董卓未遂,却因此而成为天下著名的英雄,随后散尽家财,募集兵勇,于陈留发起剿贼檄文,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建安元年的八月份,经历了被多方诸侯所嫌弃的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终于找到了一个归属地,就是许昌。曹操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将刘协迎回自己的地盘。汉献帝此时对曹操只有感恩戴德,但是,他却没看得出来曹操筹划许久的以天子令诸侯的狼子野心。

有人说,此时的汉献帝已经不算是皇帝了,诸侯手握重兵,各自为政,曹操如此岂不是徒劳无功的吗?非也。举个例子,现任英国女王也没有实权,她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名义上的统一。汉献帝的作用就是如此。曹操就是想借汉献帝的名义或安抚、或命令、或封赏诸侯,以此来一步步蚕食掉自己的对手。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2.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曹操第一步就是准备以天子名义对付自己在北方最大的敌人,名曰四世三公的袁绍。袁绍实力很强大,但他对权力和地位有着很强的欲望,而这就让曹操得以一击即胜。

曹操的地盘在许昌,是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四世三公的袁绍,其根据地则是在冀州,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一带。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很快就动手了。建安二年,曹操借天子名义下发圣旨,以北海太守孔融为使者,前往邺城宣布封赏,封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符节等等军需物资,并且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算是在官方意义上承认袁绍在北方一哥的位置。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少诸侯都能看出曹操这一招,仅是委曲求全罢了,以崇高的地位和权力(曹操啥都不损失)来迷惑住袁绍,以拖延时间不断发展。天下诸侯,只有袁绍以为曹操这是向自己认怂。袁绍脑袋发热,但是他手底下的谋士如田丰、许攸等,都是当世英杰,很快就识破曹操的奸计。不过很可惜的是,此时的袁绍,已经是油盐不进,一心想的就是自己当了大将军,成了北方最牛的诸侯王。

曹操种下了种子,很快就开始收获了。在建安四年,曹操和袁绍兵拒官渡,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世人都认为这一战,四世三公的袁绍必胜,而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必败。可是,此时的曹操,已经在天时(曹操代表大汉正统)、地利(曹操并无后顾之忧)、人和(曹操手下文臣武将繁多),三点上,曹操完胜袁绍。所以,此战,袁绍必败。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而在北方交战的同时,曹操也顾及到自己身后的一位英雄人物,那就是刘备。刘备是三国诸侯里比较励志的一位,因为他是从织席贩履做到了蜀汉皇帝的,算是屌丝逆袭的成功典范。曹操与袁绍交战的时候,刘备是在徐州当名不正言不顺的徐州牧的。

曹操在与袁绍交战的时候,不断地以天子名义表刘备为豫州牧、左将军,以同样的方式,稳住了躁动不安的刘玄德,刘备也是个极其看重地位的人,于是曹操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并且,曹操后来更是将刘备根据地徐州攻占,将刘备军打的是支离破碎。解决后顾之忧后,曹操在官渡之战全力以赴,终将北方大敌袁绍击败,其后,再以大汉天子名义剿除北方各地的小路叛军,最终达到一统北方的宏伟夙愿。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3.赤壁之战,三分天下

曹操成功的诠释了什么叫每战皆出师有名,每战他都代表了正义一方,这就是曹操在天下这个棋盘上布下的最大的局,或许其他人也有如此的眼界,可是没有曹操的天时地利。在解决完自己北方最大的敌人袁绍之后,曹操的眼界就放到了南方了,也就是整个天下了,而这个时候,汉献帝的作用愈发显得十分重要,以他的身份加上曹操的实力,基本上“大汉天子”说啥那就是啥。

建安十三年,曹操以天子名义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己也被封为汉朝丞相,位极人臣。不仅用大汉天子挟制诸侯,曹操适时还给自己抬升地位,这也是相当的皮。眼界放开了,天下就剩下刘备和孙权是他最大的拦路虎。在攻伐之前,曹操给东吴的孙权封赏过,给荆州的刘备也封赏过,大都是一些闻所未闻的虚职,但却可以收买人心,安抚臣心,笼络百姓。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想以同样的方式谋取孙刘,却不料输在了自己的骄傲任性上。建安十四年,曹操与孙权、刘备相拒于赤壁,这是曹操生平第二个大战,第一个就是官渡之战,大获全胜的。赤壁之战,闻名历史,是一次十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孙刘两家,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协调下,终达成共识,组成联军一同抵御北方的曹操,并且这一战击破了曹操谋划天下的大局。

经过这一战,曹操心气就没那么高了,谋局天下从一开始的势如破竹,大大咧咧,到如今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曹操变得更加沉得住气了,这也为后来曹魏天下延续几十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2023-10-27 22:14:18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是指自 西晋 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 西晋 “ 八王之乱 ”,国力衰弱之际,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的政权,...

2023-10-27 22:12:03

​南北朝时期的官职任用制度历史介绍

南北朝时期的官职任用制度历史介绍 经过选拔有关人员便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对这些人如何使用,是临时使用还是长期使用,是试用还是实用,任用其担任何种职务,给予什么级别等...

​明朝都有哪些科技成果?
2023-10-27 22:09:49

​明朝都有哪些科技成果?

明朝都有哪些科技成果? 天文气象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2023-10-27 22:07:34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朝...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2023-10-27 22:05:18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 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禹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东汉有六大家族:阴马窦邓梁...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2023-10-27 22:03:02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朱元璋 可能是穷怕了。 所以,老朱当了天子后,在 古代 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藩封制度,并以之为万世不变的祖训。 老朱的这个举措...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2023-10-27 20:09:50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我国 古代 的君主继承制度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按照规定,父死子继和立嫡立长是最重要的原则。但是,现实中破坏这种制度的现象司空见...

2023-10-27 20:07:35

​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

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 安史之乱 可以说是中国 历史 的一大转折点了,因为 安史之乱 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后遗症,这些后遗症深刻的影响了中国 历史...

2023-10-27 20:05:19

​中国古代“谥号”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谥号”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 古代 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权弓》记载:“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2023-10-27 20:03:04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

2023-10-27 20:00:50

​中国古代谥法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谥法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 古代 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权弓》记载:“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

2023-10-27 19:58:34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

2023-10-27 19:56:19

​燕昭王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燕昭王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燕昭王,姬姓燕氏,名职(一说名平,误),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在位共33年,燕王哙庶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2023-10-27 19:54:04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1911年的今天,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时代,同时还结束了一系列落后的社会风俗,也是一场民俗界的大革命,具体有哪...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2023-10-27 19:51:49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导语: 王莽改革是 西汉 末年的通过造反企图统治天下的新朝皇帝王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王莽出生于 西汉 外戚家族王氏,他自幼...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2023-10-27 19:49:35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秦国从巅峰到灭亡只有短短14年时间,虽然它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时间确实太短了。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强大...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2023-10-27 17:45:17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商朝 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 商朝 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

​北魏二元帝国制度历史介绍
2023-10-27 17:43:03

​北魏二元帝国制度历史介绍

北魏二元帝国制度历史介绍 东汉至 西晋 时期,内亚草原气候变冷、气温下降。水草牧场的变化引发游牧部族的迁徙,许多部族纷纷南下或西进到邻近的农耕文明区域。南 匈奴 、鲜卑...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2023-10-27 17:40:47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汉武帝 是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董仲舒 向汉武帝提出的。汉武...

2023-10-27 17:38:32

​隋朝地方行政区划简表盘点

隋朝地方行政区划简表盘点 隋炀帝大业元年尽废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改州为郡,五年平定吐谷浑增置且末、鄯善、西海、河源四郡,扩境至今新疆东南隅,约有郡一百九十。地东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