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地方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BC221-BC206

2023-10-27 22:23 来源:秀流网 点击:

秦朝地方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BC221-BC206

自战国以来,各国相继设置郡县。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年),商鞅合并了全国的乡村聚落,分设为县,置县令。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国割交上郡,后十三年(前315年),秦又置汉中郡。从此以后,郡县制逐渐在秦境内推行起来。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设至四十多郡。

京师是国都所在地,它的机构设置与列郡有所不同,不设郡守,而设内史为京师长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内史可以参与朝议,位同列卿,所以往往被作为中央官看待。内史的人选多从优秀郡守中遴任。内史属官可参用他郡人士,秩禄高于列郡。属吏有都水长、丞,铁官长,丞。廪牺令、丞,主管谷仓和饲养牲畜,以供祭祀。

郡设监御史,郡守,郡尉,分管一郡之政治、军事。

监御史,又叫郡监,《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监御史,秦置,掌监郡。”《史记·萧相国世家》载:“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掌辨之。”集解引苏林注:“秦时无刺史,以御史监郡。”监御史隶属于御史中丞,是中央监临地方之官。

郡守,为一郡之长,六国均有此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守,秦置,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郡守握有很大权力,除各县令长由中央任命外,一郡属吏都由郡守从本郡人士中辟举。其治郡方略,得以发挥个人才干,朝廷不加干预。

郡丞,协助郡守处理事务。边疆的郡,另有长史①,掌管兵马,郡守有缺,丞或长史代行其职,属吏有卒史、主簿、牧师令。

卒史,萧何、周昌与其从兄均当过泗水郡卒史。

主簿,主管郡守府中簿书,《水经注·江水注》引《风俗通》云:“李冰为蜀守,主簿刺杀江神。”

牧师令,《通典·职官七》云:“秦汉边郡,置六牧师令。”

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后汉书·桓帝纪》注引《汉官仪》云:“秦郡有尉一人,典兵禁,捕盗贼。”可见尉的职掌有二:一是辅佐郡守管理甲兵;二是主管逮捕盗贼。如秦二世时,任嚣曾任南海郡尉。尉下有丞,内地各郡设1人,大郡2人。边塞郡,百里一尉,尉下设士史、尉史各2人,负有保卫边塞的责任。郡尉直接受命于朝廷,独立开府者与郡守相等,不受郡守管辖。所以,在一郡之中,监御史、郡守、郡尉之间,虽然职务相联,但却不互相隶属。在关塞要地还设关都尉。又据《通典》引《汉官旧仪》云:“汉承秦制,郡置太守治民,断狱都尉治狱,都尉治盗贼甲卒兵马。”从这记载看来,好象秦时一郡有两尉。所以《通典》又说:“始皇并天下,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这样,典兵断狱本来是有分职的。


郡以下设县,少数部族地区则设道,其体制与县相当。

县设令、长,《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置,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三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其实,县令、长是袭用六国的官称,非秦创置。县令、长均由朝廷任命。丞助令长办事,尉统一县甲兵,捕盗。丞尉是一县之长吏,斗食、佐史称为少吏。其属吏还有:

主吏,也称功曹,主管选用县之少吏和考绩。萧何曾任过沛县主吏,所以《史记·萧相国世家》称:“何于秦时为刀笔之吏”,就是说他主管考课之事。

令史,主管文书,荀悦《汉纪》一云:“陈婴故东阳令吏”,又《史记·项羽本纪》云:“陈婴故东阳令吏”。集解引晋灼注:“汉仪注曰:令吏曰令史,是令吏即令史也。”

狱掾,主管监狱,曹参曾为沛狱掾。曹咎曾为蕲狱掾,司马欣曾为栎阳狱掾。

文无害,《史记·萧相国世家》云:“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续汉书·百官志》说:“秋冬遣无害吏案审诸囚。”《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说:“文无害,以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秦会要》引黄侃语云:“犹今人言笔下不错。”

厩驺,掌管一县之车马事宜,又叫厩司御。夏侯婴曾任沛县厩驺。

仓吏,主管仓储,《史记·货殖列传》云:“任氏为秦督道仓吏。”韦昭注:“督道,秦时边县名。”

狱吏,又叫治狱吏,监狱差役。任敖少年时曾当过狱吏。

县以下的组织是乡,乡以下是亭,亭以下是里。《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一乡之教化,凡有忠孝节义可以为民表率者,皆旌表其门,以为倡导。《墨子·备城门篇》云:“召三老在葆宫中者。”《管子·水地篇》云:“与三老里有司伍长行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三老之称。

有秩,啬夫,大乡达到五千户的,郡给指派有秩。小乡不到五千户的,县给指派啬夫,二者不同时设置,但职责相同,主调解纠纷,平断曲直,收赋税,征徭役。

游徼,掌巡察盗贼。

亭长,《史记·高祖本纪》正义云:“亭长,主亭之吏……民有讼诤,吏留平辨,得成其政。”亭长之下设亭父、求盗两卒。《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应劭注:“旧时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县尉、游徼、亭长,都要经常习练刀枪弓弩,带剑佩刀,持盾披甲以防盗贼。

民户聚居之处叫做里,犹如现在的“居民点”。孔子说:“里仁为美。”就是指邻里的里而言。一里居民多少不等。里设里正(秦讳“正”,改称里典),掌一里百家事,官名源于战国。《

韩非子

·外储说右篇》云:“訾其里正与伍老”可证。又设里监门,掌一里之监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云:“张耳陈余乃变姓名,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集解引张晏注:“监门,里正卫也。”荀悦《汉纪》也说:“陈余张耳,俱隐身为里监门。”侯嬴也当过大梁夷门监门。《战国策·齐策四》云:“左右皆曰:‘……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可见监门之官战国已有。里之下有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伍有伍老,以相检查。

相关标签:

​宋江起义的时间与原因 宋江起义的影响
2023-10-27 22:21:04

​宋江起义的时间与原因 宋江起义的影响

宋江起义的时间与原因 宋江起义的影响 宋江起义时间 读者通过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了解了宋江起义的始末。但作者在描写宋江起义时,并没有明确写出宋江起义时间,对于广大水...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临朝听政?北宋如何防止外戚专权?
2023-10-27 22:18:48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临朝听政?北宋如何防止外戚专权?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临朝听政?北宋如何防止外戚专权? 历史 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秦以来,外戚专权 西汉 有吕后专权,汉昭帝汉宣...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2023-10-27 22:16:33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曹操挟持汉献帝有什么用?曹操为什么要挟持汉献帝? 曹操 挟天子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也正是因此,很多人对于 曹操 的作为表示不能接受,不认同。但是曹操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2023-10-27 22:14:18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是指自 西晋 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 西晋 “ 八王之乱 ”,国力衰弱之际,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的政权,...

2023-10-27 22:12:03

​南北朝时期的官职任用制度历史介绍

南北朝时期的官职任用制度历史介绍 经过选拔有关人员便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对这些人如何使用,是临时使用还是长期使用,是试用还是实用,任用其担任何种职务,给予什么级别等...

​明朝都有哪些科技成果?
2023-10-27 22:09:49

​明朝都有哪些科技成果?

明朝都有哪些科技成果? 天文气象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2023-10-27 22:07:34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朝...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2023-10-27 22:05:18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邓氏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 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禹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东汉有六大家族:阴马窦邓梁...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2023-10-27 22:03:02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明朝末期藩王到底有多少人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朱元璋 可能是穷怕了。 所以,老朱当了天子后,在 古代 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藩封制度,并以之为万世不变的祖训。 老朱的这个举措...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2023-10-27 20:09:50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哪些事情? 我国 古代 的君主继承制度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按照规定,父死子继和立嫡立长是最重要的原则。但是,现实中破坏这种制度的现象司空见...

2023-10-27 20:07:35

​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

安史之乱对于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 安史之乱 可以说是中国 历史 的一大转折点了,因为 安史之乱 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后遗症,这些后遗症深刻的影响了中国 历史...

2023-10-27 20:05:19

​中国古代“谥号”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谥号”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 古代 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权弓》记载:“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2023-10-27 20:03:04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

2023-10-27 20:00:50

​中国古代谥法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谥法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 古代 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权弓》记载:“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

2023-10-27 19:58:34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

2023-10-27 19:56:19

​燕昭王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燕昭王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燕昭王,姬姓燕氏,名职(一说名平,误),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在位共33年,燕王哙庶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2023-10-27 19:54:04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哪些传统陋俗? 1911年的今天,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时代,同时还结束了一系列落后的社会风俗,也是一场民俗界的大革命,具体有哪...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2023-10-27 19:51:49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王莽改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导语: 王莽改革是 西汉 末年的通过造反企图统治天下的新朝皇帝王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王莽出生于 西汉 外戚家族王氏,他自幼...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2023-10-27 19:49:35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秦国从巅峰到灭亡只有短短14年时间,虽然它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时间确实太短了。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强大...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2023-10-27 17:45:17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商朝 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 商朝 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