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次女新城公主生平 新城公主结局 新城公主子女 新城公主丈
【生平简介】
新城长公主,唐太宗女,初封衡山公主,贞观八年(634年)—龙朔三年(663年)。生母文德长孙氏,为太宗嫡出子女中最幼者,同时也是太宗最幼女(二十一女)。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同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贞观十七年(643年),婚事取消。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二月六日下嫁长孙诠(也作铨),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礼中断。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婚礼完成。显庆四年(659年),长孙诠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杀,新城改嫁韦正矩(也作政举)。龙朔三年三月,病逝于长安县通轨坊南园,时年三十,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
【主要事迹】
(一)得宠与否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新城公主不得父亲和兄长重视,所以沦为任人欺侮的受气包,理由是太宗时期没有如同胞兄姐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一样由太宗亲自抚养,高宗时期其驸马韦正矩敢于杀害新城。然而这种猜测并不足信,新城是很受父兄宠爱和重视的。
1、迁怒问题
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病情加重,而新城正好生于此年,有材料认为长孙皇后生新城时难产,才导致了皇后的病情加重和后来的去世。有人因此认为太宗不亲自抚养新城,是因妻子的死迁怒新城。其实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虽虚岁已有三岁,但实际不过一岁多一点,还是个吃奶的孩子,所以太宗没有亲自抚养她,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与迁怒毫无关系。
2、初封公主
太宗对新城其实极其宠爱。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年仅九岁的她被封为衡山郡公主,这在贞观年间皇女封公主的年龄中,是比较早的。其异母姐临川首封十八岁,兰陵十岁。
3、婚配对象
新城一生中,与三个男子涉及婚姻问题,此三人个个出身不凡。
初次议婚:贞观十六年,新城被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魏征是太宗极其重要的大臣,封爵郑国公。魏叔玉作为魏征的嫡长子,是要继承魏征的爵位。其实按照唐朝的规矩,大臣子弟一般是“长子袭爵,次子尚主”,不能让好事被一个人占完,但是新城的婚事显然是打破了这个规矩。
初嫁长孙:新城正式出嫁是嫁给了长孙诠,为尚辇奉御(或作尚书奉御),其曾祖长孙绍远是长孙皇后曾祖长孙裕的三弟。长孙家族在贞观时期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把新城嫁给这个家族,显然也是宠爱的表示。
再嫁韦氏:新城再嫁的对象是韦正矩。韦正矩出身京兆韦氏,也是个极其重要的家族,代代与皇家联姻,号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4、夫家受益
公爹升官: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新城嫁长孙诠,为了给新城长面子,太宗特别把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
丈夫升官:新城的后夫韦正矩初仕时为何官不详,但因尚主,升为奉冕大夫(从五品上),后来升到秘书监(正三品)。所以网上说因新城不得宠,使热衷功名韦正矩不得升迁,韦正矩因而冷淡新城是完全错误的。
5、葬礼问题
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去世后,高宗下令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显然是特别的恩宠了,在已知资料中,这是唯一的一例。
(二)婚嫁风波
1、订婚悔婚
贞观十六年(642年),九岁的新城被父亲太宗许配给重臣魏征的长子魏叔玉。次年(643年)正月,魏征病危,太宗亲自带着新城去魏家探望,指着新城对魏征说:“你看看这个儿媳妇吧。”可惜当时魏征已经连谢恩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小李回宫的第二天就去世了。魏征死了,魏叔玉要守孝,当然不可能马上举行婚礼,婚事就拖下来了。没想到就在这一年,因魏征生前所谓荐人失当、邀名卖直之罪,太宗亲自写诏书下令悔婚仆碑。后来,太宗又想起魏征的好处,把碑重新立起来,但是新城与魏叔玉的婚事却没有再提。原因可能有两个:一、魏叔玉已经另娶,二、当时长乐、晋阳已死,城阳已嫁,新城是唐太宗身边最后一个嫡女,可能想多留她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