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失败原因:天不时地不利人员良莠不齐
黄兴 黄花岗起义
黄兴黄花岗起义,顾名思义是由黄兴在黄花岗领导的一次革命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作广州起义,这是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作为黄花岗起义的倡议者和领导人,黄兴已然成为黄花岗起义的标签。黄兴黄花岗起义,这两个名词的叠加和拼凑,诉说着一段艰辛而惨烈的革命历史。
黄兴剧照
1911年四月,在广东省的广州市,革命人士黄兴率领一百多名敢死队的队员突然袭击两广总督署,由此发动了著名的辛亥革命之广州起义。在本次起义的战斗中七十二名敢死队队员血洒战场,壮烈牺牲。潘达微将他们的遗体骨骸收葬在广州东郊的红花岗,并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岗起义”也由此而来。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以孙中山为主要领导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同盟会也在短时间内发扬壮大。黄兴,胡汉民,林觉民等人作为同盟会的骨干势力,绝对拥护孙先生的主张和思想,并在孙中山的示意下共同筹划和发动了黄花岗起义。可以说,之于胡汉民、黄兴黄花岗起义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他们对孙中山支持的表现,也是孙中山对他们信任的体现。孙中山曾经在《黄花岗烈士事略》的序文中这样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是孙先生对黄花岗起义的高度评价,同时,为了纪念这次起义,每年的3月29日被定为青年节。
黄花岗起义时间
清政府腐败落后,在外面侵略者面前节节失败,人民生活极度痛苦,仁人志士苦苦寻找中国的未来。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方残败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作为中国现代革命的先驱登上了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1910年11月3日,孙中山开始准备进行广州起义,也就是黄花岗起义,经过多次商讨,暂定黄花岗起义时间为4月13日。
黄花岗起义雕像
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已经进行过多次起义,都以革命的失败而告终,在连续的失败的影响下,有的革命党人改变旗帜鲜明的起义方针,参与暗杀行动。但是由于革命党又进行暗杀行为,且不幸被捕,敌人已经加强了警备工作,黄花岗起义时间只好改期进行。4月23日,革命党人黄兴从香港来到了广州,准备领导起义,经过布置研究,黄花岗起义时间为4月27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这是真正的黄花岗起义时间,黄兴带领革命党人120多人,以白巾为信号,带着枪支弹药,向督署进攻。
清兵人数众多,又经历过军事训练,给革命军人员造到很大的伤忘,黄兴带领大家且战且退,虽然明知道无法战胜敌人,但革命党人还英勇地投入战斗当中,战斗一直打到天亮,又因经验不足和事先没有安排完善,战斗中还出现误伤的状况,最后只有黄兴一人生还,4月30日他带伤回到了香港。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黄花岗起义失败原因
黄花岗起义又名辛亥广州起义,发生在1911年,广东省广州市。作为同盟会发动的第十次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和之前的九次起义一样,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黄花岗起义失败原因也和之前九次起义的失败原因有很多相同之处。
黄花岗起义雕像
当时的中国虽然依旧受制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但是新思潮的大量涌现着实为腐旧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作为一股最具活力的血液,以孙中山为代表人物的革命派成立了自己的党会,并将改变中国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同盟会的会员迅速扩大到整个中国范围,但是再怎么强大还只不过是一个党会,而不是军队。这就是黄花岗起义失败原因之一,革命团体本身的力量不足。
黄花岗起义失败原因更多的在于人员的组织和分配上。当时的同盟会只顾扩充党会的规模而忽略了会员的质量问题。同盟会当中自然不少黄兴,胡汉民等骨干精英党人,但也不乏一些没有胆识的所谓“热血青年”。良莠不齐的同盟会本身也是黄花岗起义失败原因之一。虽然起义之前的部署统筹做到了完美,但是,临阵脱逃,胆怯懦弱的人却给起义写下了失败的结局。并且,温升才的单独行动以及吴镜的被捕都迫使原定的起义活动不得不另择他日。武器不能发配到人,人员不能及时到位,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黄花岗起义的最终失败。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虽然黄花岗起义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是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对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人们都是高度赞扬的。这主要涉及到黄花岗起义最直接的激发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养成,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革命救国奠定基础。
黄花岗起义雕像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遭受的奴役惨绝人寰、难以想象。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的道路走不通,表示委婉、温和的改变道路在中国是无法成功的,硬性的手段才是解决一切的关键,资产阶级革命派走的便是用鲜血来换取民众意识觉醒的道路。黄花岗起义,传播了民主与自由的思想,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文化带到了中国,资产阶级用鲜血换取国家崛起的动作震撼了全世界,如果不是这些坚强到用鲜血唤醒民众的斗士,中国的历史就当另当别论。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并非是单纯的对中国民众来讲的,它唤醒的是全亚洲乃至世界被压迫民众的反抗意识与民主与自由的精神觉醒。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不仅仅是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削减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嚣张气焰,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它使外国人意识到想要抢掠中国也许很容易,但是想要占领这个国家就很难了,炎黄子孙千千万,紧跟时代潮流的思想此起彼伏,经过这次黄花岗起义,中国人民的意识觉醒了,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随之而来的南昌起义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且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