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需要仪式感吗?
▎美剧《绝望主妇》里,勒奈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但总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深以为然。所谓形式主义,说的就是生活中的仪式感:可能只是出门前,精心化一个妆;是每天清晨,给自己冲一杯咖啡;是认真筹划一个小小的纪念日;是给心爱的人一个拥抱,轻轻说声“我爱你。”它们可能不用花费很多的气力和时间,但也正是这些微小的日常,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在认真生活,而非只是潦草地活着。 仪式感,是凌乱日子里的不将就 ▎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奥黛丽·赫本饰演的交际花霍莉,成名无果、钓金龟婿无果,靠每小时五十、一百的费用获得交际收入。在这样常常日夜颠倒、不知归途的日子里,霍莉还是会在某个清晨,叫上一辆出租车,来到蒂凡尼珠宝店门前,穿着经典的小黑裙、戴着繁复的珍珠项链,在玻璃展示窗前站定,从纸袋里拿出早餐,优雅而从容地吃完。
去蒂凡尼吃早餐,就是霍莉的仪式感,在那儿,让她凌乱的日常感受到片刻平静。恰恰是这样平静的片刻,让我们在终日碌碌奔忙中,还记得自己到底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我的闺蜜囡囡也是这种吃顿饭都“矫情死了的”人。前几天她说朋友约饭,便精心化了妆、换了件谈不上舒适的衣服。对方是个生活随意惯了的,笑她太隆重,“吃个饭至于么,这么累,还不如休息休息的好。”囡囡表示,吃饭在哪里都可以,楼下小炒店的锅包肉也不比那家餐厅的任意一道菜差。可她在路上花一小时,提前两天预定,在这几日里期待,然后精心装扮用完这餐,才能感觉的到是她选择了这家餐厅,而不是迫不得已去了那里。
其实不需要大张旗鼓去造作,一日奔忙,到家换上家居服,也是我们的小小仪式。精致还是舒适,生活的意义,我们自己赋予。 仪式感,是未知人生的一束光 ▎最近正在热映的《芳华》,原著作者严歌苓对仪式感的拿捏总是刚刚好。她说自己每天只做八个小时的“猪八戒”,她每天早起,简单洗漱后开始工作,写到下午3点。然后化妆,换上漂亮衣服,买菜做饭,等候丈夫回家。自由职业者不用准时上下班,家庭主妇不用注重打扮,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可就是这两件不必要的事,让她作为作家时自律高产,作为妻子时优雅迷人。
也是这样带着仪式感的自律,悄然地改变着生活,让严歌苓一步步成为现在的她,也让我们一点点变成未知的自己。《小王子》里,狐狸说:仪式就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河流里漂泊,不知去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撞上暗流,被一卷而走。而所谓仪式感,大概就是我们在这河流上建造的闪闪烁烁的小灯塔吧。
这些灯塔,说穿了也是毫无意义。但我们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这就是人类极为卑微又感人的地方吧。 仪式感,是“多”一点,也是“少”一点 ▎我的朋友阿达,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对她来说,仪式感,来自“多”一点点。每个周日是他们一家固定出游的日子,她平时一般不化妆,但那一天,她一定换上隐形眼镜,涂个淡妆,穿戴得当地出门。每次那打扮自己的个把小时,儿子们都得等。孩子还不大清楚周日是什么,但一看到妈妈涂脂抹粉,小朋友就开始期待,问爸爸,我们今天去哪里玩呢?
隐形眼镜和妆容,就是阿达每周日“多”一点点的仪式感,那个把小时,她让孩子看到妈妈的另一面,也没让自我在鸡毛蒜皮的日子中,离开太远,每周,还多了一点新鲜的期待。有时候,仪式感又可能是“少”一点点。我的老乡阿密,是个单身码农。虽然是独居,平时加班也是常态,但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旧物清理,换季的衣物、看过但不适合收藏的书籍,他都会捐赠或进行其他处理。这个从上大学时养成的习惯,一直伴随着他。他说每次做完清理,他都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断舍离,让拥有的看起来少一点点,是一种不妥协不将就,它带来的仪式感,让我们可以与过去的不美好告别。 仪式感,是平淡生活中的小对抗 ▎爱情终归会在婚后,淡成左手摸右手的无感,明星也不例外。黄磊有次参加杨澜主持的节目,送给男士们一个生活小技巧:“两个人在一起,不能只是每天吃饭睡觉,一定要学会制造浪漫。”有一年情人节,黄磊和邻居们一起过。黄磊在一家花店看到老板准备丢弃的玫瑰花瓣,便讨了一袋。6个大男人,用心地将这些免费花瓣洒在地上,摆出造型,氛围一下就变得浪漫起来。太太们很吃这一套,当晚效果极好。
穿梭于柴米油盐、人间烟火,在生活小事中,懂得自制幸福,活得青葱烈马,是我们对抗“油腻中年”的仪式感。知乎网友老耿,知道女孩子都喜欢节日,他给女朋友准备过这样的惊喜:帮她庆祝人生第一万天。老耿说,你看下一个一万天就是五十多岁了。人,大概就是在第一个一万天之前积累,第二个一万天之后享受。中间这个一万天,才是最重要的战场呢。于是女朋友“像捡了个生日一般”,去做了想了好久找不到理由做的戒指,吃了平时完全想不到要买的昂贵蛋糕,排队两小时为了一碗面和据说最好吃的烤鸭……甚至为此发了两条朋友圈。
村上春树说: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仪式感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感觉是在生活。而那些给你带来仪式感的人,往往都是爱你的人。朋友冬惊的爸妈,很重视一日三餐。中学时她离家很远,一年四季爸妈会双双早起为她准备早、午餐。她说,他们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就是他们的爱情,如此家常的场景却被爸妈演绎得像是一幅画,且数十年从未改变。那时候冬惊不用做任何家务,却并不妨碍长大后有了家庭孩子,也能做得一手好菜、让房间一尘不染。她说,这是心传。
《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有句台词: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仪式感大多时候,和昂贵、惊天动地无关,它只是微小而确知的幸福,只是一种爱的习惯。 仪式感,让我们不再害怕离别和孤单 ▎《十三邀》里,艺术家蔡国强聊起家乡泉州的习俗。在那儿,人去世后,葬礼非常隆重,五天不埋葬,而且这期间香不能断,金纸也不能断,因为逝者正在走向阴间的通道上。这五天里,家人要24小时轮流,边烧香要边说,“让你买路”、“让你过桥”。
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每年亡灵节,在世的人们供奉好故去的家人的照片,就在这些繁冗、重复的仪式里,我们学会了对生命的告别,也为离别分担了悲痛。再过一个多月,又到农历新年。在南方,不少人家的窗外已经挂起了腊鱼、腊肉,人们数着日子,慢慢忙起年来。备年货、做扫除、祭神祭祖、写春联、吃团年饭、串门儿拜年……甚至,还有异乡游子年年头大的春运购票。过大年,大概是国人最隆重而一致的仪式感了。
一年又一年,这些重复的步骤和琐碎,其实就是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正是它们,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也让生活显得庄重,而不孤单。?
我们是摩爸摩妈们一群坚持为孩子们产出有价值有态度的儿童文化的爸爸妈妈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和孩子就是这儿的绝对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