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波波沙冲锋枪历史解说与介绍
1939年12月,斯大林签署命令要求加快冲锋枪的研制
新的冲锋枪要有类似于索米的弹鼓供弹具,并且应该能够装入更多数量的弹药。斯大林认为,苏联设计的武器应该超过芬兰鉴于索米冲锋枪工艺过于复杂设计一款易于生产,但性能指标又要接近索米冲锋枪的苛刻任务。就交到了苏联枪械设计师乔治斯帕金的手里,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究,斯帕金终于在1940年9月完成了新式冲锋枪的定型,苏联国防委员会认为,这种冲锋枪的性能完全符合要求并命,名为波波沙41冲锋枪。
这个非常有意思的事,这个波波沙冲锋枪的巨大的供弹具的容纳量,是71发,而苏米冲锋枪的供弹具是容纳量是70发,从这一点上也恰恰印证了当时斯大林的要求,就是苏联的冲锋枪要全面超越索米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全枪长840毫米使用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枪口初速,每秒钟460米,射速每分钟900发,斯帕金设计波波沙冲锋枪时。
并没有太大的成本压力。他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可靠耐用、易于批量生产因此,其采用的木质枪托和枪身以及枪管上硕大的散热头,在当时西方设计师眼里都属于奢侈品。二战的东线战场上。波波沙冲锋枪遭遇了最强劲的对手。德军的mp40冲锋枪。虽然在设计精度上波波沙不及加工更加精密的mp40但对于近距离使用冲锋枪来说,士兵一般很少进行精确瞄准射击,只是概略瞄准扫射以火力压制对方。波波沙冲锋枪的71发大弹鼓是mp40弹匣容量的一倍实战中可以在5秒内把大弹鼓的枪弹全部发射出去。喷射出的大雨会覆盖几平方米的区域。苏军步兵战术有一条原则,以坚定不移的决心逼近敌人在进展中,将其歼灭波波沙冲锋枪正式贯彻这个战术的理想武器。
在近距离的遭遇战中,苏联士兵一般使用波波沙做10到15发的扫射,大容量弹鼓 可以持续,这样射击5到7次,熟练的老兵一个弹鼓就可以杀死十多个敌人,当德国士兵遭遇苏军冲锋枪手偷袭几秒钟内就会伤亡一片对德国士兵来讲,这简直是无法形容的可怕。德国士兵很快意识到这点,他们只要有机会就会极尽所能的搞到一支波波沙,后来,由于德军中装备波波沙的士兵数量越来越多,以致德军还特地针对波波沙设计了一个型号使其能够发射德国的枪弹苏联军方不仅对冲锋枪的研制生产投入巨大,精力更在后来的对德作战中,把冲锋枪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其最有名的战术便是坦克骑士,在每辆坦克外面挂着五六个装备冲锋枪的士兵,上百辆这样的坦克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当坦克突破敌军的时候,士兵下车后便可使用冲锋枪清扫残余的德军士兵,波波沙冲锋枪设计者曾经有一句名言‘把事情变得复杂非常简单,把事情变得简单却非常复杂,如果说索米冲锋枪凭借的是芬兰人精益求精的制造工艺,那么波波沙冲锋枪,就只有两个字,简单简单的设计理念。
使得波波沙全枪只有87个零件。大部分如机匣枪管互管都是用钢板经过简单的冲压后完成,部件的制造速度非常快,一把波波沙冲锋枪的制造,只需要7.3个工时,工人们只要把这些冲压好的部件做一些很简单的加工,最后安装在一个木枪托上就完成了,二战后期苏联成年男人几乎全部上了前线。兵工厂车间里面都是体力衰弱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就是这样的一批人,仍然能够保证高速度的生产足以证明波波沙易于生产的出色特性。虽然简单,但波波沙冲锋枪却并不简陋。其在枪管和枪膛内侧都进行了防锈处理。而且拆卸保养也非常方便这些特点使波波沙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对战争贡献最大的武器通常性能可靠,且数量庞大。二战中,英国人粗制滥造的司登冲锋枪生产了400万支德国著名的mp40产量只有120万只。但截至1945年波波沙冲锋枪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00万只,成为苏联卫国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工程,其也被冠以‘人民冲锋枪’的光荣称号。下期老唐要介绍一下54冲锋枪望各大老兵军迷订阅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