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历史介绍 西汉皇帝列表世袭 BC202-AD8

2023-10-26 02:47 来源:秀流网 点击:

西汉历史介绍 西汉皇帝列表世袭 BC202-AD8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皇帝,定都洛阳,后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西汉首次开拓了北绝大漠、西愈葱岭、南至大海、东并朝鲜的辽阔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首次确立了儒家的统治思想等。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西汉共有十四帝,历经211年。

1西汉简介
公元前三世纪,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时间灭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王朝。中华帝国自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繁荣时期,由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强盛,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此段历史是中华帝国的黄金时代中的黄金时代。在国力上达到空前的强盛,疆域也是扩张到空前的辽阔。势力也伸展至中亚。


棕色为前87年西汉疆域西汉是继秦之后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建立以后,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其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影响深远。

西汉中期,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汉武帝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推行“推恩令”、“中朝”制、盐铁官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儒家思想成为中华帝国的主流思想,抹煞了由春秋时期开始形成的灿烂缤纷的诸子百家思想。束缚了中国人的思维,但巩固了政治,使中华帝国的政治相对其它民族来得稳定。在征讨匈奴的同时,西汉政府还派张骞出使西域,拓展了对外交往,丝绸之路随之产生。

汉昭帝在位时,多次战胜匈奴,平定了西南地区的武装叛乱,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刘病已)在位时,大规模出击匈奴,大破之,导致匈奴衰弱,稽侯珊向汉称臣,并建立了西域都护府,西汉疆域北至西伯利亚,南至日南郡,西至帕米尔高原以西,东至日本海,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史称武昭宣盛世。公元前36年,陈汤斩杀呼屠吾斯,标志汉匈战争结束。

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雒阳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2]

2西汉历史

楚汉之争

汉武帝主词条: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出现割据势力,而刘邦和项羽也在此时崛起。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楚怀王(后改为楚义帝),并且各自出兵,打算灭秦。刘邦听从谋士的安排,于公元前207年12月率先攻入关中。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刘邦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因自己的实力不及项羽,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并创建楚国,史称西楚(政权),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楚义帝,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封国国号定为汉。

该年中国有18个诸侯,1个义帝。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前期并不占优势。不过,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无法与项羽相比,但刘邦善于用人,他重用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为他效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不被项羽重用的将领韩信,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局面逆转。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了项羽,而项羽拒绝了属下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建议后,在乌江边自尽,存在了五年(前206年―前202年)的西楚政权覆亡。

炎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大军行至汜水之阳(今属山东定陶)时,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诸侯王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帝。这幕“上皇帝尊号”的喜剧导演的虽然就是刘邦本人,但表面上他还要装模作样地“推让”一番。经过如此这般地表演,刘邦才答应:“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于是,二月初三在“汜水之阳”的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称帝,建国号为“大汉”,史称西汉。

定都过程
汜水之阳的定陶,只是刘邦即帝位的临时地点,汉的国都原在栎阳。楚汉战争结束后,关东广大地区都统一在汉王朝之下,若仍在栎阳建都就不妥。于是高帝五年(前202年)五月,刘邦本来想定都洛阳。但仅仅一个月,有前往陇西戍边的齐人娄敬,路过洛阳时求见刘邦。他向刘邦指出:应定都关中。娄敬详细地分析了将国都定关中的好处。他指出:洛阳附近“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不仅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而且宜于对广大的关东地区进行控制:“阴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的分析,使刘邦下定决心,立即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当天即下令定都关中。

刘邦车驾由洛阳入居关中。开始仍在栎阳旧都“治栎阳宫”,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建筑新宫,至高帝七年(前200年)二月,始具规模,首都从栎阳迁往长安。从此以后,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以后的事实证明,西汉迁都关中的措施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再加上西安靠近长城,有利于抵御匈奴和开拓疆域,并且由于关外各诸侯势力狼牙交错,定都关中也有利于控制天下,因此,西汉定都关中是正确的。

东汉时期,长安依然为西京,所以,两汉期间,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

休养生息

西汉五铢主词条: 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也就是历史上常说的“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无为而治汉高祖称帝后,有鉴于秦亡经验,遂在政策上采取道家“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的理念。首先,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在中央实行与秦朝相同的郡县制,地方实行分封制。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另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汉朝这一系列政策大体维持了一时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问题,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对外则匈奴侵略日频,威胁边区和平。

在执行这些政策之余,汉高祖也对在楚汉相争中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们起了猜忌之心。韩信就是在这时候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继被铲除。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在白马之盟上对众人说了一句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身亡。时为前195年。

吕后专权
主词条: 吕后专权、诸吕之乱

汉高祖死后,政权渐渐被高祖皇后太后所掌握,继位的太子汉惠帝因受到吕后的刺激,不理政事,惠帝死后,吕太后连立两傀儡皇帝,并渐渐削弱刘氏,并封诸吕为王,掌权长达八年。这种局面一直到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夺禁军权,斩杀吕产等人,才告消灭。

吕太后死后,由于诸吕掌握兵权,而功臣更不满吕氏专权,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由于汉高祖只余下两个儿子,朝臣以淮南王母家赵氏强横,代王母家薄家善良,故以吕太后所立的傀儡皇帝非惠帝亲生为由,迎立代王恒即帝位,是为汉文帝。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其子景帝即位后,也持续此种政策,因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二帝都是道家思想的推崇者,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此期间,国家稳定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时期,西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然而,匈奴仍屡屡犯境,边患越来越重。但文景之治使西汉国力空前提高,为后来大规模反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文景之治

张骞出使西域主词条: 文景之治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文帝时,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诏令劝农,以发展封建的农业经济。公元前167年七月,文帝下诏“除田之租税”;公元前156年六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的定制。文景时又减少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并颁布了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这些措施的施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粮价也大大降低,“谷至石数十钱”。

文景时期,在恢复经济的同时,“惩恶亡秦之政,伦议务在宽厚”。施行“约法省禁”的政策,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妻孥连坐法、断残肢体的肉刑等,并减轻笞刑,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所以这个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不求细苛,以至有“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之说。这和秦时“断狱岁以千万数”的惨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使封建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家财政实力如此雄厚,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 由此可知,西汉以“文景之治”为标志的太平盛世,是通过轻徭薄赋政策取得的。经过文景之治的治理,西汉王朝国势蒸蒸日上,经济雄厚,为大汉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盛世
主词条: 汉武盛世


楚汉之争“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西汉中期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也是中国历史的三大盛世之一。景帝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一代雄主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对外三度攻匈奴,把匈奴驱逐至漠北地区、打通西域,开创“丝绸之路”;对内则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并召开“盐铁会议”将制盐和制铁的事业收为国有。但武帝对外的战争也是有代价的,武帝时国家的税收再次增加,同时武帝将刑罚也再次加严,武帝后期因此发生了一些暴乱;开销甚大,因此创立“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采纳了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朝廷正统思想和中国固有的文化潮流。汉武帝时期,四处征战,吞并朝鲜、收复南越、降服西南夷、远征大宛,威震西域,开疆拓土,建立了“北绝大漠、西愈葱岭、东至朝鲜、南到大海”的广袤疆域,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

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历代史学家对他的充分认可和赞叹。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当代伟人毛泽东亦非常欣赏汉武帝,称其“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创初期的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不仅是一个孤立的个人,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体现了封建社会从建立到巩固、统一、发展的历程。

他是那个光辉灿烂时代的总代表,其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使其领导汉帝国的人民和官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功绩。他雄心勃勃,既建设、巩固内政,又开拓疆土,奠定了祖国疆域基础。同时,他打通了中原与周边广大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促进中西文明的共同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起了推动作用。虽然他难免有帝王“好大喜功”、“居功自傲”、“奢侈享受”的弊病,武帝晚年,发表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这也表达了汉武帝对自己深刻的反省,国家也渐渐稳定下来,国家再次走向昭宣中兴。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他足以被视为有功于历史的杰出帝王。

昭宣中兴

刘邦主词条: 昭宣中兴

刘彻死后,刘弗陵(汉昭帝)、刘病已(汉宣帝)继承遗志,他们在任时,汉国的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是世界第一,史称“武昭宣盛世”。

这一时期,西域各国纷纷脱离匈奴归附汉朝,中原与西域开始交往并且逐渐频繁。公元前60年(神爵三年),中央政府正式设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新疆开始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七二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后袭破车师,平定西域。南匈奴投降,呼韩邪单于更是亲至五原塞上请求入朝,北匈奴单于被陈汤斩杀于康居,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特征。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神爵二年(前60年),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立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郭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义。

汉宣帝刘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为汉民族的中兴、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制定庙号、谥号极其严格著称的西汉历史中,中宗宣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另三位是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皆是一代英主),可见其功德之高。

衰败灭亡
主词条: 王莽篡汉、新朝

西汉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政治日益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种种迹象表明,西汉政权已经走到穷途末路。面对这种形势,有不少人向统治者提出各种解救危机的办法。

哀帝时,大司马师丹针对当时 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愈困 的现象,提出对贵族豪富占田及奴婢的数量加以限制。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则提出了更为详尽的措施:从诸侯王到吏民百姓,拥有田产最多不能超过三十顷;占有奴婢的数量,诸侯王不得超过二百人,列侯、公主不得超过一百人,关内侯、吏民百姓不得超过三十人;富商大贾不得做官、不得拥有田产;田产、奴婢数量超过以上限制者,一律没收入官;官奴婢年在五十岁以上者,可以免为庶人。

吕后这种措施虽然不错,却根本行不通。因为当时包括丁、傅两家外戚和董贤在内的绝大多数豪强地主、贵族官僚,都早已超过最高限额,他们绝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所以,这个建议刚一提出,即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切中时弊的建议无法实施,荒诞、迷信的理论却大得市场。成帝时,齐人甘忠宣扬 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 的理论。就是说,汉代将终,应当改朝换代。这当然不被西汉统治者所接受,所以甘忠被以 假鬼神罔上惑众 的罪名下狱病死。

哀帝即位后,甘忠的弟子夏贺良又提出 汉历中衰,当更受命的理论,他对哀帝说:成帝不应天命,所以绝嗣。现陛下久病不起,灾异屡现,正是上天对世人的警告。为了延年益寿,生育子女,杜绝洪水灾异,应当更改年号。内外交困的哀帝病急乱投医,在黄门侍郎李寻、司隶校尉解光等人的怂恿下,将这种自欺欺人的作法当成救命的稻草,宣布 再受命.主要内容包括改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 太初元将 元年,改号为 陈圣刘太平皇帝.一个多月以后,哀帝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却发现夏贺良与李寻、解光等人串通勾结,企图罢退丞相、御史,以李寻、解光辅政,进而控制政权,遂将夏贺良下狱处死,李寻、解光也被流徙到边郡。 再受命 的闹剧在上演不到两个月后草草收场。

“再受命”的上演,充分显示出汉朝统治者在内外交困中走投无路、空虚绝望的心情,也表明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包括一部分官僚地主中,已经失去威望。外戚世家出身的王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公元8年十二月夺取了最高统治权,建立了新朝,充当了统治集团内部易姓受命的主角。

王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颂其功德者竟达487000人,各地方官吏也不断向王莽献祥瑞,为其制造代汉的舆论。这样王莽就在地主官僚的拥护下,由"安汉公"到"假皇帝",终于在公元8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3西汉疆域

领土范围

西汉文学(4)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武功鼎盛,国土大幅扩展。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为五郡,开始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军又平定闽越国,其地划入会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平南越国,又占有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方向,汉军征服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二年-元封三年(前109年—前108年),汉军在东北地区平定卫氏朝鲜,设置辽东四郡。边疆形势蔚为改观。

行政区划
一级政 区:郡(国)

汉初年有60多个郡,2年共103郡、国。长官最初称郡守,景帝时改称太守。

二级政区:县(侯国、邑、道) 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政区。公元2年,共有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

行部(又称刺史部):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13行部,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3]

4西汉政治
中央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相关标签:

​孤竹国历史介绍 孤竹国历史简介
2023-10-26 02:44:47

​孤竹国历史介绍 孤竹国历史简介

孤竹国历史介绍 孤竹国历史简介 提起中国 历史 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一般人会想起享国八百年的周朝。实际上还有一个国家比周朝存在时间长得多,那就是孤竹国。 一 孤竹,亦作...

​两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介绍 西域三十六国都分布在哪里
2023-10-26 02:42:32

​两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介绍 西域三十六国都分布在哪里

两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介绍 西域三十六国都分布在哪里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

​北周历史详细介绍 北周皇帝年号与在位时间
2023-10-25 19:36:01

​北周历史详细介绍 北周皇帝年号与在位时间

北周历史详细介绍 北周皇帝年号与在位时间 北周 历史 详细介绍: 北周 详细介绍 北朝 之一。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五年(公元557年—公元5...

​东周政治制度介绍
2023-10-25 19:33:46

​东周政治制度介绍

东周政治制度介绍 东周列国的政治制度 国与野 春秋和 西周 相似,在王国或侯国之内,分成国、野两个部分。国是都城及其四郊,是君主直接统治的区域;在郊以外到边境为野,或称...

2023-10-25 19:31:31

​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五代十国历史介绍 AD907-AD960

五代十国历史简介 五代十国历史介绍 AD907-AD960 五代 (公元907-960年)有时也称为 五代 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

​汉朝时期西域三十六国历史介绍
2023-10-25 19:29:16

​汉朝时期西域三十六国历史介绍

汉朝时期西域三十六国历史介绍 1、鄯善(楼兰) 西域古国名。国都扜泥城(今中国新疆若羌附近)。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

​秦朝历史介绍(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2023-10-25 19:27:00

​秦朝历史介绍(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朝历史介绍(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1简介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 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赵...

​消失的古国之徐国历史介绍 徐国历代国君简介
2023-10-25 19:24:45

​消失的古国之徐国历史介绍 徐国历代国君简介

消失的古国之徐国历史介绍 徐国历代国君简介 徐国,是 西周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流域(今山东郯城一带)...

​盘点历史上四次灭佛运动的原因
2023-10-25 19:22:30

​盘点历史上四次灭佛运动的原因

盘点历史上四次灭佛运动的原因 在中国最流行的两个宗教就是佛教和道教了,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而佛教则是东汉时期从 古代 印度(天竺)传入中国的,起初并没有多大的影...

​晋朝豪族陈郡谢氏历史介绍
2023-10-25 19:20:15

​晋朝豪族陈郡谢氏历史介绍

晋朝豪族陈郡谢氏历史介绍 关于六朝时期的陈郡谢氏家族,是仅逊色于琅琊王氏的第二大豪族。 一、谢氏家族史迹勾沉 谢氏家族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家族的来源可能与周宣王...

​东北雄鹰高句骊历史介绍 高句骊简介
2023-10-25 19:18:00

​东北雄鹰高句骊历史介绍 高句骊简介

东北雄鹰高句骊历史介绍 高句骊简介 桀骜700年—— 古代 东北地方政权高句骊军事简史 作者:宋毅(恶魔之读书者) (一)序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侵天半,轮刀耀日...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历史介绍 柔然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2023-10-25 19:15:45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历史介绍 柔然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历史介绍 柔然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2023-10-25 00:10:52

​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1930年9月23日(农历1930年8月2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第四个国民政府——北平国民政府。 从1928年国民...

​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
2023-10-25 00:08:37

​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

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 公元581年建立隋朝。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公元577年攻破北齐,统一北方后,南北对峙的天平已明显向北倾斜,可惜他却英年早逝于578年去世,年仅36岁。 继位的北周宣...

​李世民最爱的6个女人
2023-10-25 00:06:22

​李世民最爱的6个女人

李世民最爱的6个女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总共当了二十三年的皇帝。不过在李世民二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他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文德皇后。文德皇后死后,...

​女娲和伏羲有孩子吗
2023-10-25 00:04:07

​女娲和伏羲有孩子吗

女娲和伏羲有孩子吗 伏羲是中华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上古帝王。他娶了自己的妹妹,大名鼎鼎的女娲娘娘,两个人生育了人类。他还统一了整个华夏民族,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还曾经...

​南京战役死亡人数
2023-10-25 00:01:52

​南京战役死亡人数

南京战役死亡人数 南京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十分有名的战役。在规模方面,人数没有淞沪战役多;在持续时间方面,也没有衡阳战役多。可是在血腥程度说,可以说是在整个第二次世...

​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023-10-24 23:59:37

​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9月29日(农历1927年9月4日),“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是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在江西省永...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猛将
2023-10-24 23:57:22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猛将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猛将 1、项羽 项羽是中外历史上大家公认的第一猛将,在所有中外正史书籍中,项羽是单场杀敌最多的将领,而关于其最高杀敌记录是数十百人。 2、霍去病 霍去病一...

​岳飞死后被埋在哪里
2023-10-24 23:55:07

​岳飞死后被埋在哪里

岳飞死后被埋在哪里 1142年(绍兴十二年)岳飞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秘密杀害在大理寺的牢狱之中。也是在这个寒寂的夜晚,小狱卒隗顺做了一个勇敢且疯狂的决定:他用布匹把岳飞...